細胞外囊泡及其在疾病診療中的應(yīng)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10 18:50
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細胞分泌的一種脂質(zhì)囊泡,尺寸介于30~5000 nm.通過不同的發(fā)生機理, EVs可以形成微囊泡體(microvesicles)、凋亡小體(apoptotic bodies)和外泌體(exosomes)等.它們通過攜帶母細胞的不同脂質(zhì)、蛋白質(zhì)和核酸等活性成分來靶向附近或遠端細胞,在細胞的信息交流及生理病理過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EVs在生物體系內(nèi)廣泛存在,其生物學功能也越來越多地被認識,或許正在成為一個"細胞外囊泡生物學"領(lǐng)域.對EVs性質(zhì)的認識也促進了相關(guān)應(yīng)用研究,涉及疾病診斷、治療和藥物運送等.本文重點闡述了EVs的生物起源、生物組成、生物學特性、生物學功能、制備和表征手段,并針對EVs在疾病診療中的應(yīng)用所面臨的問題開展討論.可以預期,對EVs形成和調(diào)控機理的深入認識,一方面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EVs的生物學功能、異質(zhì)性和功能多樣性;另一方面有可能基于這些知識來解決EVs開發(fā)應(yīng)用中的瓶頸問題.
【文章來源】:科學通報. 2019,64(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1 EVs的生物學特性
1.1 EVs的生物起源及其異質(zhì)性
1.2 EVs的組成及生物學功能
2 EVs的分離和表征
2.1 EVs的分離方法
2.2 EVs的表征技術(shù)
3 EVs在疾病診療中的應(yīng)用
3.1 EVs作為藥物運送載體
3.2 EVs作為疾病診斷標志物
3.3 EVs作為治療劑
4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28953
【文章來源】:科學通報. 2019,64(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1 EVs的生物學特性
1.1 EVs的生物起源及其異質(zhì)性
1.2 EVs的組成及生物學功能
2 EVs的分離和表征
2.1 EVs的分離方法
2.2 EVs的表征技術(shù)
3 EVs在疾病診療中的應(yīng)用
3.1 EVs作為藥物運送載體
3.2 EVs作為疾病診斷標志物
3.3 EVs作為治療劑
4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289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4289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