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肌腱損傷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8 13:00
研究目的:使用兔肩胛下肌建立兔肩袖損傷模型驗證其可行性,在不進行手術治療的前提下,進行肩袖損傷生物力學、組織學、影像學研究觀察兔肩袖肌腱損傷后2周到8周的肌腱愈合情況。方法:40只成熟雄性新西蘭大白兔隨機編號,選取4只不進行任何處理,用于前期準備及調(diào)試工作不計入實驗結果,其余36只均行右側肩袖下肌部分離斷,建立肩袖損傷模型,對側行假手術進行對照。術后不限制活動。分別于術后2、4、6、8周行肩關節(jié)MRI觀察肩袖肌腱愈合情況,通過HE染色觀察脂肪浸潤情況及肌肌腱愈合情況;通過Masson染色觀察組織中肌纖維愈合情況;通過生物力學測試檢查肌腱強度。結果:兔肩胛下肌具有和人相似的解剖結構和組織結構,適用于建立肩袖損傷模型,手術操作過程簡便、可重復性高。除去實驗麻醉死亡4只,實驗動物右側肌腱損傷后于8周在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可觀察到肌腱內(nèi)膠原纖維排列規(guī)則、緊密,存在少量疏松結締組織,基本恢復正常的纖維結構。磁共振顯示術后2周,損傷側肌腱內(nèi)可見局限性信號增強影,肌腱內(nèi)結構不規(guī)則,肌腱外形欠佳,可見明顯的肌腱損傷,肩關節(jié)腔內(nèi)可見信號增高影;術后2-6周,損傷肌腱內(nèi)局限性增強影逐漸減少,關節(jié)腔內(nèi)...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 材料
1.1 實驗材料
1.2 實驗儀器
2 動物模型的建立
3 大體觀察
4 生物力學測試
4.1 標本的切取和固定方法
4.2 生物力學測試方法
5 組織病理學觀察
5.1 標本的切取和固定
5.2 HE染色觀察
5.3 Masson染色觀察
6 核磁共振掃描:
7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二章 結果
1 實驗動物結果分析
2 生物力學測試
3 組織病理學結果
3.1 HE染色結果
3.2 Masson染色結果
4 核磁共振分析
第三章 討論
1 肩袖肌腱相關解剖學研究
2 肩袖肌腱損傷(rotator cuff tear,RCT)
3 實驗動物的選擇
4 實驗結果分析
5 實驗局限性
第四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肩袖損傷診治及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一、肩關節(jié)相關解剖學研究
二、肩袖肌腱損傷的危險因素
三、肩袖肌腱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四、肩袖肌腱損傷的治療
五、肩袖肌腱損傷動物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
綜述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節(jié)鏡下治療65歲以上老年肩袖損傷[J]. 李嘉,戴海峰,趙楊,劉莎莎,徐叢. 臨床骨科雜志. 2017(06)
[2]老年退變性肩袖損傷的肩關節(jié)鏡治療體會[J]. 董燚,孫斌峰,徐鋒,錢平康,吳曉峰.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29)
[3]骨性Bankart損傷合并肩袖損傷的病例特點和關節(jié)鏡治療策略[J]. 楊睿,陳仲,鄧海權,宋斌,歐陽毅,侯景義,譚偉權,周云烽,李衛(wèi)平.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4]老年退變性肩袖損傷的肩關節(jié)鏡治療[J]. 李小飛,謝文瑾,盛路新. 實用骨科雜志. 2016(02)
[5]兔肩袖損傷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組織學研究[J]. 李奉龍,姜春巖,魯誼,黎廣平,盧耀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20)
[6]肩袖損傷后修復的實驗研究[J]. 王曉濱,黃公怡,孫常太,張耀南. 中華骨科雜志. 2002(11)
博士論文
[1]術后制動和被動活動對兔肩袖愈合的影響[D]. 張樹蓉.復旦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肩袖岡上肌骨—肌腱結合部損傷愈合模型的實驗研究[D]. 陳奇.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3
[2]肩袖損傷修復后不同強度應力刺激效果的實驗研究[D]. 王鵬程.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93834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 材料
1.1 實驗材料
1.2 實驗儀器
2 動物模型的建立
3 大體觀察
4 生物力學測試
4.1 標本的切取和固定方法
4.2 生物力學測試方法
5 組織病理學觀察
5.1 標本的切取和固定
5.2 HE染色觀察
5.3 Masson染色觀察
6 核磁共振掃描:
7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二章 結果
1 實驗動物結果分析
2 生物力學測試
3 組織病理學結果
3.1 HE染色結果
3.2 Masson染色結果
4 核磁共振分析
第三章 討論
1 肩袖肌腱相關解剖學研究
2 肩袖肌腱損傷(rotator cuff tear,RCT)
3 實驗動物的選擇
4 實驗結果分析
5 實驗局限性
第四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肩袖損傷診治及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一、肩關節(jié)相關解剖學研究
二、肩袖肌腱損傷的危險因素
三、肩袖肌腱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四、肩袖肌腱損傷的治療
五、肩袖肌腱損傷動物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
綜述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節(jié)鏡下治療65歲以上老年肩袖損傷[J]. 李嘉,戴海峰,趙楊,劉莎莎,徐叢. 臨床骨科雜志. 2017(06)
[2]老年退變性肩袖損傷的肩關節(jié)鏡治療體會[J]. 董燚,孫斌峰,徐鋒,錢平康,吳曉峰.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29)
[3]骨性Bankart損傷合并肩袖損傷的病例特點和關節(jié)鏡治療策略[J]. 楊睿,陳仲,鄧海權,宋斌,歐陽毅,侯景義,譚偉權,周云烽,李衛(wèi)平.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4]老年退變性肩袖損傷的肩關節(jié)鏡治療[J]. 李小飛,謝文瑾,盛路新. 實用骨科雜志. 2016(02)
[5]兔肩袖損傷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組織學研究[J]. 李奉龍,姜春巖,魯誼,黎廣平,盧耀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20)
[6]肩袖損傷后修復的實驗研究[J]. 王曉濱,黃公怡,孫常太,張耀南. 中華骨科雜志. 2002(11)
博士論文
[1]術后制動和被動活動對兔肩袖愈合的影響[D]. 張樹蓉.復旦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肩袖岡上肌骨—肌腱結合部損傷愈合模型的實驗研究[D]. 陳奇.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3
[2]肩袖損傷修復后不同強度應力刺激效果的實驗研究[D]. 王鵬程.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938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1938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