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白細胞介素21的克隆表達、及初步純化和活性測定
【學位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R392
【部分圖文】:
圖1PCR產(chǎn)物及重組質粒①DLZ000Marker;②IL一21全長編碼基因;③IL一21成熟N末端編碼基因;④pGEX4T一2空質粒;⑤酶切的pGEX4T一2空質粒;⑥重組成功的pGEX4T一2八L一21質粒測定性(白斑)的IL一21的全長編碼基因克隆送測序部(儀器為ABIP租SM377一%,測別用自帶引物進行測通。測序結果顯示:預期一致,進一步證明重組克隆成功。測序
經(jīng)PcR擴增出的IL一21成熟膚的編碼基因片段,在酶切后插入質粒pGEX4T-2,構建成重組表達質粒。堿裂解法提取重組克隆質粒,首先用PCR初步鑒定重組質粒;然后,將PCR鑒定重組成功的質粒經(jīng)雙酶切后電泳(圖2)。4.重組質粒pGEX4T一2/IL一21在E.eo11DH5a中的表達經(jīng)SDS一PAGE蛋白電泳,考馬斯亮藍R一250染色觀察,含重組質粒的誘導菌在4100oD。位置出現(xiàn)一蛋白條帶,而未誘導的重組質粒轉化菌在相應位置的沒有蛋白條帶;含質粒pGEX4T一2的誘導菌在26000Da位置出現(xiàn)一條帶。目的基因表達的多膚相對分子量估計為150O0Da,與融合蛋白共同表達相對分子質量約為41000Da,與理論估計相一致。經(jīng)凝膠成像掃描,融合蛋白產(chǎn)量占總蛋白的10%。(圖3)圖3重組質粒表達產(chǎn)物的SDS一PAGE①低分子量蛋白marker;②未誘導的空質粒;③未誘導的重組質粒;④誘導的空質粒;⑤一⑦誘導1,2,4h的重組質粒
與理論估計相一致。經(jīng)凝膠成像掃描,融合蛋白產(chǎn)量占總蛋白的10%。(圖3)圖3重組質粒表達產(chǎn)物的SDS一PAGE①低分子量蛋白marker;②未誘導的空質粒;③未誘導的重組質粒;④誘導的空質粒;⑤一⑦誘導1,2,4h的重組質粒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偉,錢冬萌,閆志勇,趙百慧,付強,王斌;基因變構IL-2重組克隆的構建[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郭建,宋達琳,王燕鳴;糖尿病并發(fā)感染大鼠模型建立及TNFα的變化[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陳黎龍;朱曉彤;江青艷;高萍;束剛;傅偉龍;;三肽囊素對雞脾臟淋巴細胞增殖轉化、IL-2和IL-6分泌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J];動物學報;2006年01期
4 劉曉勇,張海燕,呂嬰,李衛(wèi)紅;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人牙周膜細胞增殖與ALP活性表達的影響[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1年02期
5 張建鵬,李翠英;口腔腫瘤中轉化生長因子β對纖維連接蛋白可變剪切區(qū)的調節(jié)作用[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年01期
6 陳翠麗,施定基;轉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基因的魚腥藻的構建[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陳素娟,董曉軍,孫曉麗,鐘暉;白細胞介素-4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初步應用[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2年01期
8 姚惠琴,王陽,鄭潔,李金成,宋新;急性泌尿系感染病人血、尿IL-8水平變化的研究[J];北京醫(yī)學;2001年01期
9 王莒生;劉欣;李萍;梁代英;苑惠清;劉薇;;養(yǎng)陰益氣合劑對正常及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J];北京中醫(yī);2006年02期
10 茅敏,黃秀深,賈波;小柴胡湯誘導單核細胞產(chǎn)生腫瘤壞死因子的實驗研究[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英年;劉加洪;孫榮麗;張可佳;官明德;于華;李黎;張春玲;;P-選擇素、IL-1α、sFas、sFasL、AM檢測對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價值暨與CEA比較系列研究[A];結核與肺部疾病論文集[C];2005年
2 雷楗勇;張蓮芬;楊健良;金堅;;人β干擾素-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畢赤酵母中的分泌表達[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孟凡會;田青武;曹永獻;劉忠強;孫波;趙洪國;;深低溫凍存對臍血單個核細胞免疫特性影響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低溫生物醫(yī)學及器械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趙倉煥;朱小華;盛佑祥;;IL-2穴位注射對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炎癥局部POMCmRNA和PENKmRNA表達的影響[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萍;SAg-SEB和MDV誘導雛雞與荷瘤小鼠免疫學變化及細胞凋亡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2 李術;奶山羊氟病毒理學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3 宋慧鋒;人胎兒皮膚無瘢痕愈合機制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劉輝;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珠高、低反應并存及其機制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5 張巧艷;中藥蛇床子的植物資源、種內變異和抗骨質疏松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6 范雄林;結核分枝桿菌基因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學特性的初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宋宗明;IL-1Ra對培養(yǎng)RPE炎前因子表達和實驗性PVR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8 劉振華;基于樹突狀細胞途徑的多發(fā)性骨髓瘤CTLs誘導及其免疫生物學特征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9 劉建平;腺病毒介導AT2R轉基因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生物學行為影響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10 李玲;激活誘導細胞死亡在乙型肝炎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慶永;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T淋巴細胞TCR/CD3復合物介導的信號傳導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0年
2 辛洪U_;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3 陳戰(zhàn);腫瘤壞死因子受體:Fc融合蛋白對多器官衰竭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楊國峰;畢赤氏酵母/hGM-CSF工程菌的構建及表達分析[D];華南熱帶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5 王雪峰;白介素-1β在人子宮內膜、顆粒細胞上的表達及其與胚胎著床的關系[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6 趙平;大鼠急性胰腺炎動物模型的建立和相關性肺損傷發(fā)生機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王紅梅;宮頸癌單克隆抗體AU14-1介導效應細胞對靶細胞的細胞毒[D];江西醫(yī)學院;2001年
8 張俊才;不同佐劑對卡介苗的特異性體液免疫與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的免疫增強作用的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9 劉丹;抗支口服液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模型鼠免疫學機理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10 李媛;牛流行熱病毒JB76H株G蛋白及牛白細胞介素-2基因在重組痘苗病毒中的表達[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8284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2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