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刺激中腦內感應電磁場分布的FDTD計算
【學位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3
【中圖分類】:R312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蔡東陽;張曉冬;王旭飛;方玉;宋宇寧;韋偉平;唐勁天;;神經磁刺激技術及系統(tǒng)設計[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順起;殷濤;劉志朋;;用于腦神經磁刺激的實驗仿體模型設計[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殷濤;劉志朋;李新;李穎;;腦磁刺激空間感應電場分布的數(shù)學模型與計算機仿真[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李哲;方征宇;黃曉琳;;不同頻率磁刺激對星形膠質細胞遷移的作用趨勢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會議指南[C];2010年
5 許濤;李新志;郭風勁;;磁刺激對脊髓損傷后脊髓組織c-fos基因表達的影響[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白玉龍;胡永善;徐一鳴;;經顱磁刺激促進周圍神經再生的實驗研究[A];第四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劉國強;王濤;蒙萌;;經顱磁刺激的時域有限元電磁場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朱炬;王渝;張哲成;劉娜;李兆妍;徐磊;秦英智;楊新忠;王素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膈神經電生理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王含;崔麗英;丁則昱;劉明生;徐濤;管宇宙;;經顱重復磁刺激對10例多系統(tǒng)萎縮運動癥狀的治療效果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韓磊;崔占忠;;地面感應電場對靜電隔墻探測的影響[A];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五屆靜電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奇 云;磁刺激為大腦“充電”打造“無眠”[N];大眾科技報;2004年
2 王振嶺;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疊加綜合癥[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3 王振嶺;磁刺激治療帕金森疊加綜合征[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4 王振嶺;孫秀巧;印素萍;磁刺激骶神經根療效確切[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5 王振嶺;印素萍;孫秀巧;磁刺激治療吞咽功能障礙[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6 談奇石;人可以不睡覺嗎[N];中國石油報;2003年
7 謝濤 鮑冬生;帕金森病的治療[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8 中石 編譯;治療耳鳴磁性刺激法奏效[N];大眾科技報;2003年
9 王振嶺 孫秀巧 印素萍;治療尿失禁一點也不疼[N];健康時報;2004年
10 劉蘭;其它腦卒中康復技術[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哲;磁刺激對星形膠質細胞遷移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楊碩;磁刺激頭部的感應電場分析及其對神經功能影響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宋毅軍;經顱磁刺激抑制癲癇發(fā)作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孫毅;經顱磁刺激技術安全性的動物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5年
5 于洪麗;磁刺激穴位腦電特征信號提取及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耿躍華;磁刺激神門穴誘發(fā)腦電信號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林宏;經顱重復性低頻磁刺激治療神經精神疾病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8 張展翅;磁刺激對小鼠原代海馬神經元突觸可塑性相關蛋白和鈣信號轉導機制影響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盧祖能;瞬目反射及膈神經傳導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10 王東軍;磁電聯(lián)合刺激對大鼠皮層運動區(qū)損傷并神經干細胞移植功能重塑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品;磁刺激中腦內感應電磁場分布的FDTD計算[D];重慶大學;2003年
2 胡驥;一種磁刺激系統(tǒng)的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韓晴;磁刺激系統(tǒng)設計及腦電信號采集與分析[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4 趙婕;磁刺激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與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陳楓;磁誘導睡眠狀態(tài)下協(xié)助記憶的系統(tǒng)設計[D];天津大學;2008年
6 徐瑞;經顱重復頻率磁刺激(rTMS)對腦缺血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楊云鳳;磁刺激引起神經元突觸生長及遷移的機制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2年
8 張強;磁刺激對大鼠脊髓損傷后Bcl-2、Bax表達和殘余尿量、后肢運動功能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孫永安;經顱磁刺激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10 張麗華;低頻重復磁刺激對小膠質細胞活化及其電壓依賴型鉀通道1.2表達的影響[D];川北醫(yī)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8221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2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