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分離耐喹諾酮陰溝腸桿菌gyrA基因和parC基因突變的檢測
發(fā)布時間:2020-07-30 21:53
【摘要】: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是廣譜抗菌素,由于其對革蘭氏陽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的良好抗菌活性被臨床廣泛應用,但近年來臨床分離常見致病菌對喹諾酮類抗菌素耐藥率迅速上升。作為條件致病菌的陰溝腸桿菌已成為院內感染的常見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及傷口等部位的感染,其耐喹諾酮菌株亦呈不斷增多趨勢,使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收集從本市四家醫(yī)院2000年6月—2001年6月臨床分離的59株陰溝腸桿菌,通過藥敏試驗測定篩選出30株耐喹諾酮菌株(萘啶酸MIC≥32μg/ml),結合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FLP)及聚合酶鏈反應—單鏈構象多態(tài)性(PCR-SSCP)分析技術,檢測耐藥菌gyrA基因及parC基因突變情況,并分析基因突變與喹諾酮耐藥表型的關系。gyrA基因PCR-RFLP檢測結果顯示,30株臨床分離耐喹諾酮菌株的gyrA全部(100%)存在Ser-83位點突變;PCR-SSCP分析顯示除Ser-83位點突變以外還存在其它類型的位點突變。gyrA基因突變株中29株(96.7%)對萘啶酸呈現高水平耐藥(MIC≥1024μg/ml),25株(83.3%)對萘啶酸、環(huán)丙沙星(MIC≥4μg/ml)及氧氟沙星(MIC≥8μg/ml)交叉耐藥。30株耐喹諾酮陰溝腸桿菌parC基因的PCR—SSCP分析結果顯示,12株(環(huán)丙沙星MIC 8μg/ml~16μg/ml)存在parC基因點突變,占40%,18株無parC突變。本研究結果表明,gyrA基因突變是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的主要原因,parC基因突變可能在對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高水平耐藥的形成中起了補充性作用。此外,臨床分離菌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可能還存在膜通透性降低和/或主動泵出等多種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R346
本文編號:2776131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R3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永紅,王其南;傷寒桿菌耐喹諾酮類機制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0年02期
2 張正;王賀;趙素蕊;王麗云;劉文蕓;閻薇;;1135株革蘭陰性桿菌對頭孢菌素耐藥性情況分析[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6年01期
3 張軍民,吳堅,趙莉萍,程彥國,劉梅,周貴民;大腸埃希菌耐環(huán)丙沙星gyrA基因突變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8年03期
4 張國俊,劉景春,張淑彩;院內獲得性支氣管肺部感染的病原學及藥敏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年04期
5 朱惠莉,龐仲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院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年05期
6 杜廷義,周兵,馬東亮,劉海云,董云華,曾光雄;陰溝腸桿菌超廣譜β-內酰胺酶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1年02期
7 陳曉燕;老年呼吸道感染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1年02期
8 李旭;陰溝桿菌下呼吸道感染33例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1年06期
9 黎世能,王浴生,雷軍;細菌β-內酰胺酶及外膜蛋白改變與耐藥性關系的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1993年04期
10 賈蓓,錢元恕;陰溝桿菌外膜通透性改變與其耐藥性關系的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1年03期
本文編號:27761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761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