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活肺炎鏈球菌對人單核細胞MMP-12表達的上調作用
[Abstract]: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arasitic on human nasopharynx,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human beings. It can cause pneumonia, bacteremia, otitis media, meningitis and other diseases. So far, it still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among children. Ten per cent of death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are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he treatment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and the role of human autoimmune system in the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has been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After infection wit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various immune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in the clear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Pulmonary macrophages play a unique role in not only phagocytosis of bacteria, secretion of cytokines,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but also removal of other necrotic inflammatory cells. Such as necrotic neutrophil and so on. Animal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when macrophages are absent,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more intense and mortality is higher after infection wit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ulmonary macrophages differentiate from monocyt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into lung tissu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 shortens the time for immature monocytes in bone marrow to enter the circulatory system. The number of mon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increases afte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 The number of macrophages in lung tissue also increased, suggesting tha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 can cause the recruitment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into lung tissue.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from circulatory system to lung tissu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need to pass through 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 lung tissue, and 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 and lung tissue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uch as collagen, elastin, etc.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of monocytes.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時榮;李萍;陳開森;;2007~2009年南昌地區(qū)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1年08期
2 扈秀武;;肺炎鏈球菌致雙耳化膿性中耳炎1例報道[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年14期
3 彭立新;龍一成;張茂好;;兒科痰培養(yǎng)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年22期
4 樊有;姜靜;蔣德升;尚寧;施毅;;96株兒童肺炎鏈球菌耐藥情況分析[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1年04期
5 倪淑芬;;兒童大葉性肺炎20例臨床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1年09期
6 MARCO PRINZ;ALEXANDER MILDNER;;Microglia in the CNS:Immigrants from Another World[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1年04期
7 曹利敏;許光輝;趙剛;;定州市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病原學研究[J];河北中醫(yī);2011年08期
8 孫恕;幸志強;邱麗紅;陳芳明;丁春平;易祥武;;他汀類藥物干預對血管內皮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1表達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年25期
9 徐友文;朱杰;王樂見;吳曉宇;;28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細胞總數及分類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1年07期
10 范亞敏;李鳳俠;王曉成;李瑩;;應用手工法與血細胞分析儀法對單核細胞分類結果的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媛媛;王一雯;孫勝利;賀建平;;耐青霉素性肺炎鏈球菌致急性化膿性腦膜炎1例[A];第九屆西北五。▍^(qū))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徐麗慧;王賢軍;王敏敏;董曉勤;;肺炎鏈球菌大環(huán)內酯藥物耐藥性及耐藥基因erm、mef的檢測[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胡曉彥;;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及基因分型[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4 胡惠麗;胡翼云;何樂健;沈敘莊;高薇;楊永弘;;肺炎鏈球菌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死亡病例中致病地位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張瑾;胡大康;俞蓮花;孫靈芬;陶柳萍;吳蘇蘇;李淑芬;楊錦紅;李向陽;;肺炎鏈球菌對THP-1細胞分泌ICAM-1影響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李耘;富田芳治;肖永紅;劉健;薛峰;池康嘉;;erm(B)和mef(E)介導紅霉素耐藥肺炎鏈球菌分子特性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周忠華;劉華;喻華;;69株肺炎鏈球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活性研究[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高薇;姚開虎;俞桑潔;楊永弘;;2000~2005年分離自北京兒童鼻咽部的19群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兒科中青年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8年
9 崔瑾;董杰;姜慧;周愛娥;董珊珊;何於娟;張雪梅;尹一兵;王虹;;肺炎鏈球菌dnaJ基因缺陷菌株的構建及毒力變化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施毅;;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診治進展[A];華東地區(qū)第6屆中青年呼吸醫(yī)師論壇暨浙江省第29屆呼吸疾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丹;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防治指南發(fā)布[N];健康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李穎;肺炎鏈球菌遇流感病毒危害更大[N];科技日報;2010年
3 王黎;WHO呼吁將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4 記者 鄭靈巧;流感繼發(fā)肺炎鏈球菌疾病危害大[N];健康報;2010年
5 記者 毛黎;遨游天宇的特殊客[N];科技日報;2007年
6 記者 吳偉農;美科學家繪制出肺炎鏈球菌基因圖譜[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7 北京兒童醫(yī)院微生物免疫室 姚開虎;接種哪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好[N];健康報;2007年
8 陳樂蓉;肺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9 萬同己;肺炎鏈球菌耐紅霉素原因何在[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10 姚文;接種哪種肺炎疫苗好[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巧;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陳蓉;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及肺炎鏈球菌耐藥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3 張雪梅;肺炎鏈球菌轉化對細菌毒力和耐藥性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王敬博;單核細胞在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終末期肝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5 馬千里;肺炎鏈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優(yōu)勢抗原篩選[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牛司強;一種肺炎鏈球菌溶菌酶樣假想蛋白質SP0987的結構和功能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馮阿磊;MCP-1調節(jié)的CD14~+CD16~+單核細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張濤;兒童肺炎流行特征、病原體診斷方法評價和肺炎鏈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楊笑;結核性腦膜炎患者腦脊液單核細胞內結核抗原檢測的應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張玲;高鹽及低鹽飲食對人外周血單核細胞亞群表型的動態(tài)影響及相關機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成;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陳保德;肺炎鏈球菌自殺性熒光報告質粒的構建與評價[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3 鄒莎莎;獼猴源肺炎鏈球菌分離和鑒定及FQ-PCR建立和在闡明其侵染機制研究中的應用[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高文謙;滅活肺炎鏈球菌對人單核細胞MMP-12表達的上調作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曾憲飛;肺炎鏈球菌LicC蛋白在致病過程中作用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吳凱峰;三種肺炎鏈球菌表面蛋白聯合誘導的特異性IgG抗體介導的免疫保護[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楊曉亮;肺炎鏈球菌假想蛋白SPD0873功能分析及對細菌毒力影響的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羅進勇;基因comE、comX、cinA、dnaK在肺炎鏈球菌感受態(tài)形成中作用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薛新娜;肺炎鏈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和溶血素基因的融合及高效表達[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周華;肺炎鏈球菌DHBPs的結構和功能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491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14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