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薩奇病毒A組16型病毒樣顆粒的制備及其免疫原性
本文選題:手足口病 + 柯薩奇病毒A組型。 參考:《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4年11期
【摘要】:目的應用Bac-to-Bac桿狀病毒系統(tǒng)表達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病毒樣顆粒(virus-like particle,VLP),通過條件優(yōu)化,提高VLP的表達量,純化后檢測其免疫原性。方法對CVA16結構蛋白基因P1及蛋白酶基因3CD進行密碼子優(yōu)化,插入啟動子P10改造為CMV的重組桿狀病毒表達載體p Fast Bac Dual-CMV中,獲得重組穿梭質粒p Fast Bac Dual-CMV-P1-3CD,轉化DH10 Bac TM Competent Cells,提取重組桿粒Bacmid-CMVP1-3CD,轉染Sf9細胞,組裝成重組桿狀病毒Ac MNPV-CMV-P1-3CD,并進行擴增,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Western blot法及透射電鏡觀察對表達產物進行初步鑒定。對重組CVA16 VLP的表達條件(病毒接種MOI值、感染時間及細胞培養(yǎng)方式)進行優(yōu)化后,通過20%蔗糖墊層及氯化銫連續(xù)密度梯度離心法純化CVA16VLP,并通過腹部皮下注射免疫ICR小鼠3次,采用間接ELISA法檢測小鼠血清特異性Ig G抗體滴度,微量中和試驗法檢測血清中和抗體滴度。結果重組桿狀病毒Ac MNPV-CMV-P1-3CD經PCR及測序鑒定證實組裝成功;重組CVA16 VLP在Sf9細胞中成功表達,優(yōu)化的表達條件為:重組桿狀病毒Ac MNPV-CMV-P1-3CD按MOI=5接種,Sf9細胞采用懸浮培養(yǎng)方式懸浮培養(yǎng)96 h,收集細胞及培養(yǎng)上清;純化的CVA16 VLP純度可達90%以上,針對VP2的單克隆抗體能與VP0及VP2發(fā)生特異性反應,電鏡下可見大量形態(tài)規(guī)則的類球形VLP,直徑約為27 nm;純化的CVA16 VLP免疫ICR小鼠后,誘導機體產生的特異性血清Ig G滴度可達1∶105,中和抗體滴度達1∶358。結論應用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成功表達了CVA16的P1和3CD蛋白,并組裝形成完整的VLP;通過質粒啟動子的改造及表達條件的優(yōu)化,有效提高了CVA16 VLP的表達量;純化的CVA16 VLP可誘導小鼠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為CVA16亞單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ress coxsackievirus A group 16 (Coxsackievirus A16) virus like particles like particle VLP by Bac-to-Bac baculovirus system, and to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VLP by optimizing the conditions, and to detect its immunogenicity after purification. Methods the CVA16 structural protein gene P1 and protease gene 3CD were codon optimiz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p Fast Bac Dual-CMV, which was transformed into CMV by promoter P10. The recombinant shuttle plasmid p Fast Bac Dual-CMV-P1-3 CD1 was obtained. The recombinant DH10 Bac TM Competent Cells, was transformed into Bacmid-CMVP1-3 CD. then transfected into Sf9 cells,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Ac MNPV-CMV-P1-3 CD was assembled and amplified. The expression product was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fter optimizing the expression conditions of recombinant CVA16 VLP (virus inoculation MOI value, infection time and cell culture mode), CVA16 VLP was purified by 20% sucrose cushion and cesium chloride continuous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and ICR mice were immunized three times by abdominal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ndirect 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iter of specific IgG antibody in serum of mice and the neutralization tes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iter of neutralized antibody in serum.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ac MNPV-CMV-P1-3CD was successfully assembl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and the recombinant CVA16 VLP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Sf9 cells. The optimal express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ac MNPV-CMV-P1-3CD was inoculated with MOI=5 and cultured with Sf9 cells for 96 h, the cells were collected and supernatant was collected, and the purity of purified CVA16 VLP was more than 90%.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VP2 can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VP0 and VP2. A large number of regular spherical VLPs with a diameter of about 27 nm can be seen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purified CVA16 VLP can be immunized with ICR mice. The titer of specific serum IgG and neutralizing antibody were 1: 105 and 1: 35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1 and 3CD proteins of CVA16 were successfully expressed by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and the whole CVA16 VLP was assemble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VA16 VLP was improv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plasmid promoter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expression conditions. The purified CVA16 VLP can induce specific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CVA16 subunit vaccine.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北京市兒科研究所 兒科學國家重點學科 教育部兒科重大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衛(wèi)生部醫(yī)學病毒和病毒病重點實驗室;
【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病毒性傳染病病原譜流行規(guī)律及變異研究(2013ZX10004202,2012ZX10004201-003)
【分類號】:R373.23;R392-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祥鵬;檀曉娟;許文波;;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分子流行病學和疫苗研究進展[J];病毒學報;2014年04期
2 ;Developments of Subunit and VLP Vaccines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J];Virologica Sinica;2012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曲梅;李潔;賈蕾;檀曉娟;高志勇;嚴寒秋;郭婧;李錫太;黎新宇;王全意;許文波;黃芳;;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的病原構成及柯薩奇A組16型病毒基因特征分析[J];病毒學報;2010年06期
2 楊文升;;104例兒童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特征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年17期
3 賈蕾;趙成松;張莉;李爽;張代濤;劉白薇;王全意;黎新宇;;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兒的相關特征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年08期
4 張偉;王玉光;楊朝暉;龐保東;吳昊;楊巧芝;金敏;楊金玲;李興旺;劉清泉;張永利;;腸道病毒71型與柯薩奇A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發(fā)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年29期
5 楊永娟;郝春生;李懿;宋冬梅;劉宇;馬淑花;田龍;李秀玲;;柯薩奇病毒A組16型VP1蛋白的原核表達及其免疫原性[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年01期
6 劉澤;白冰珂;高蓉;蔡少平;胡燕;沈宏輝;貌盼勇;;利用減毒沙門菌遞送的柯薩奇病毒A16型VP1基因重組質粒的構建和鑒定[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年05期
7 崔愛利;許文波;李秀珠;胡家瑜;唐偉;;上海市2002年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基因特征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嘯;潘玉竹;陳中偉;邢麗;劉坤;王文娟;楊鵬輝;王希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初步研究[J];免疫學雜志;2011年06期
2 尚偉龍;胡珍;楊維杰;夏令明;饒賢才;;登革病毒樣顆粒研究概況[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7期
3 司菡;曲新勇;陸家海;;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8年01期
4 王亞君;華育平;;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08年05期
5 單軍;葛以躍;戚宇華;張文帥;李顯;崔侖標;;含腸道病毒5'端非編碼區(qū)部分核糖核酸序列病毒樣顆粒的構建[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6 董曉燕;劉曉丹;張麟;;內含肽介導的鼠多瘤病毒樣顆粒生產表達和純化[J];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2014年04期
7 王健偉,姜慧英,屈建國,趙同興,洪濤;同時表達藍舌病毒四個主要結構蛋白可裝配成病毒樣顆粒[J];病毒學報;2000年02期
8 楊靖佳;井申榮;曾韋錕;;病毒樣顆粒在疫苗研究中的進展[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S1期
9 龍遺芳;郭中敏;陸家海;;病毒樣顆粒技術——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應用的新平臺[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3年04期
10 朱詩應,戚中田;丙型肝炎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陳霄;周子華;廖玉華;王敏;;乙肝核心病毒樣顆粒的克隆、改建、表達和純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戚宇華;崔侖標;史智揚;葛以躍;李顯;單軍;陸祖宏;;H5N1禽流感病毒樣顆粒的制備與應用[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3 柯昌文;李天成;武田直和;;BK病毒VP1的C端陽電荷殘基對病毒樣顆粒形成的影響[A];2004年中國科學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學術討論會摘要集[C];2004年
4 魏蘭蘭;;16型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5 仝光杰;樓覺人;;HPV52 L1蛋白在畢赤酵母中的優(yōu)化表達[A];第五次全國免疫診斷暨疫苗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張艷;鄭龍;宋淑霞;魏林;;對攜帶HCC表位的HBc病毒樣顆粒負載的DC疫苗的免疫評價[A];河北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免疫學大會資料匯編[C];2010年
7 胡仲廉;焉晉絢;查世欽;劉克相;方華;劉靜敏;戈士文;;病毒樣顆粒——一種與食管癌密切相關的實體結構及其立體構型[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通訊員 于洋 記者 張兆軍;病毒樣顆粒熒光示蹤研究獲重要進展[N];科技日報;2011年
2 孫國根;新型HIV—1病毒樣顆粒表達系統(tǒng)制備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3 俞忠良;我國克隆出SARS病毒樣顆粒[N];健康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碩;多價登革熱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王曉雯;高致病小RNA病毒病毒樣顆粒的制備及部分顆粒的免疫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劉大維;預防性人乳頭瘤病毒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趙東海;HIV-1病毒樣顆粒疫苗臨床前期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張富泉;用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構建攜帶日本腦炎病毒囊膜糖蛋白的逆轉錄病毒樣顆粒[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7年
6 范國成;水稻瘤矮病毒病毒樣顆粒組裝及Pns12蛋白的亞細胞定位[D];福建農林大學;2008年
7 朱詩應;丙型肝炎病毒結構基因的表達及其病毒樣顆粒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孫士鵬;內含HIV-1 gag編碼mRNA的MS2病毒樣顆粒構建及體外表達和體內免疫應答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9 王麗娜;HPV58型衣殼蛋白L1和L2基因的克隆表達及病毒樣顆粒的裝配與免疫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10 王淼;人乳頭瘤病毒6型衣殼蛋白L1和L2基因的克隆、表達及病毒樣顆粒的裝配與免疫學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維;腸道病毒71型病毒樣顆粒的制備、純化與鑒定[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嘯;甲型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3 陳琳;兩種人腸道病毒病毒樣顆粒的制備與鑒定[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蔣桂云;攜帶Aβ37-42肽段的重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樣顆粒的制備[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董虎;南非2型口蹄疫病毒樣顆粒體外組裝及嵌合病毒樣顆粒的初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6 王立強;H5N1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7 王澤捚;人博卡病毒樣顆粒的研制及初步應用[D];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2010年
8 孫暢;HBc病毒樣顆粒在篩選多功能單克隆抗體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9 李朋;日本腦炎病毒樣顆粒疫苗及雙氧水滅活疫苗的探討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刁文真;PCV2b病毒樣顆粒疫苗的制備及檢測[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459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94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