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外泌體 + 心血管疾病。 參考:《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年04期
【摘要】:正人體諸多生理功能的發(fā)揮是通過細胞間的信息交換來完成的。目前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換涉及的機制較為復雜,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分泌生長因子、各種小分子物質(多肽類、生物活性脂類和核苷酸)、細胞間接觸和分泌到胞外的基質成分等。新近發(fā)現(xiàn)的外泌體(exosomes)作為一種細胞分泌到胞外的囊泡狀小體,自發(fā)現(xiàn)以來就不斷引起研究者的興趣。近年來對于exosomes參與心血管疾病生理及病理過程的
[Abstract]:The exertion of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positive human body is accomplished by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ells. At present,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cells is complicated, among which the important ones are secreting growth factors, various small molecules (polypeptides, bioactive lipids and nucleotides), intercellular contact and secretion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etc. Exocrine exosomes, as a kind of vesicular bodies secreted by cells into the cells, have been of interest to researchers since their discovery. In recent years, exosomes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作者單位】: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研究中心;南方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330007;No.81120108003) 國家973計劃項目(No.2012CB526602)
【分類號】:R3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胡國文;汪泱;沈曉黎;鄧志鋒;;外泌體及其在干細胞中的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2 孫愛麗;胡曉燕;關廣聚;鄧浩萍;劉元濤;陳詩鴻;劉軍莉;鄧景惕;;尿胞外體亮氨酸氨基肽酶及二肽基肽酶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4期
3 張在云;李曉梅;王涓冬;孫建華;姜玉華;潘祥林;;IL-18基因修飾對肺癌細胞來源exosome誘導殺傷腫瘤細胞作用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9期
4 余思;鄧建中;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錫;曹金鵬;;未成熟樹突狀細胞-胃癌細胞融合細胞來源的exosome誘導特異性抗腫瘤免疫[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沃燕波;鄒繼華;黃幸雷;張桂春;;參照CLSI EP方案評價亮氨酸氨基肽酶試劑性能[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14期
2 陳俊佶;趙強;;心肌再生——從實質到間質[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3年05期
3 徐向東;吳小候;;外質體及其源性微RNA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4年10期
4 黃楷森;劉微;黃德嘉;;外泌體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4年04期
5 周強;羅建東;;循環(huán)miRNA與2型糖尿病[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21期
6 陳勝;王偉;王亮;張穎;賈戰(zhàn)生;;胞外體在微RNA轉運過程中的作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24期
7 阮承蘭;陳從新;;間充質干細胞修復肝損傷的機制及膜微粒的生物治療潛力[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年01期
8 李崎;楊祥勝;周曉華;肖露;林曦;張風波;李玲麗;余艷紅;馬燕琳;;microRNA-133a拮抗苯腎上腺素誘導的小鼠心肌肥大[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9期
9 紀曉霞;陳林;;亮氨酸氨基肽酶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11年12期
10 沃燕波;鄒繼華;黃幸雷;張桂春;馬葵芬;;不同廠家試劑檢測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方法比對[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素麗;血漿microRNA與急性心梗發(fā)病風險和焦爐工心率變異性改變的關聯(lián)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王喜梅;Sitagliptin對缺氧環(huán)境下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保護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3 蔣智;人子宮內膜干細胞通過旁分泌作用保護心肌并促進心肌再生改善大鼠心梗后心功能[D];浙江大學;2013年
4 楊林;腎癌細胞來源exosomes的提取鑒定及對腎癌惡性演進的影響和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張麗琳;釀酒酵母應對鎘脅迫的分子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趙運英;酵母細胞基因組中與鈣離子穩(wěn)態(tài)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黃素麗;血漿microRNA與急性心梗發(fā)病風險和焦爐工心率變異性改變的關聯(lián)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馮宇亮;熱休克干細胞在心肌梗死治療中的作用及其調控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姚優(yōu)修;微小RNA對心肌損傷的動態(tài)評價及圍術期心梗的早期預警&通氣有效性預測心衰存活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10 張瑩瑩;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循環(huán)miR-223水平與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期間血小板反應性的相關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楊英;轉染IL-18基因對大鼠膠質瘤細胞的體內外抗瘤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孫禎;腸系膜淋巴結固有exosome的制備及其對異體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楊德忠;旁分泌機制在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肌梗死中的作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4 趙國順;天祝白牦牛和雙峰駝卵泡發(fā)育過程中卵泡液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5 林瑞竹;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Exosomes對于乳腺癌細胞系遷移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6 段偉;HGF基因修飾的BMSCs條件培養(yǎng)液對小鼠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保護作用[D];河北北方學院;2012年
7 劉玉清;門控~(99m)Tc-MIBI SPECT顯像評價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小鼠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作用[D];瀘州醫(yī)學院;2013年
8 鄧海;血漿miRNAs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D];中南大學;2013年
9 楊濤;可溶性環(huán)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劑抗心律失常機制的探討[D];中南大學;2013年
10 鄔云斌;白藜蘆醇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抗凋亡作用與Sitrl-p53通路的關系[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余思;何曉順;胡安斌;付必莽;馬毅;;雷帕霉素聯(lián)合未成熟樹突狀細胞誘導小鼠皮膚移植免疫耐受[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張紅梅;張利旺;任軍;白俊;劉文超;;樹突狀細胞-肝癌細胞株HepG2融合細胞來源的exosome抗肝癌效應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6年09期
3 張在云;吳金民;;白細胞介素18基因轉染的肺癌細胞對樹突狀細胞免疫特性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年04期
4 傅永強;張在云;李旭升;柳月安;;白細胞介素-18干預誘導的樹突狀細胞表型和活性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8年07期
5 羅治彬,徐采樸,孫貴銀,謝家印,田玉靜,朱高友,房殿春,王東,王閣;致敏樹突細胞及exosome對胃癌的免疫治療作用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3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shù)赂?陳曉庫,姬曉青,陳曉庫,姬曉青;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3期
2 李為民;循證醫(yī)學與心血管疾病[J];黑龍江醫(yī)學;2002年11期
3 彭景添;秋冬季節(jié)心血管疾病的預防[J];科技廣場;2002年11期
4 張文莉,王士雯,陳光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2年01期
5 張s,
本文編號:18967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89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