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蟲天然分子編碼基因重組蛋白疫苗rSjHGPRT的安全性評價
本文關鍵詞:日本血吸蟲天然分子編碼基因重組蛋白疫苗rSjHGPRT的安全性評價 出處:《中南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血吸蟲 疫苗 rSjHGPRT 安全性 小鼠 家兔 豚鼠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注射日本血吸蟲天然分子編碼基因重組蛋白疫苗rSjHGPRT分別觀察家兔的皮下注射的局部刺激反應、豚鼠的全身過敏狀況及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初步評價該蛋白分子疫苗的臨床前安全性,為其進一步開發(fā)應用奠定工作基礎。 方法通過IPTG誘導,轉化含SjHGPRT/pQE30的E.coliM15,大量表達rSjHGPRT;采用SDS-PAGE、電洗脫、透析法分離純化重組蛋白;皮下注射家兔,肉眼觀察局部病理改變,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病理學變化;接種豚鼠,按規(guī)定的技術原則觀察和評價豚鼠的全身過敏反應;采用最大劑量法,,接種小鼠后觀察其ALT、AST、Cr、BUN和血常規(guī)參數(shù)等反映急性毒性作用的指標。 結果 1、采用IPTG誘導法,大量表達了rSjHGPRT,采用SDS—PAGE,電洗脫和透析等方法成功分離、純化重組蛋白,純化產物經(jīng)細菌學檢測為陰性。 2、家兔皮下注射rSjHGPRT后至72小時,局部無充血,出血,水腫等改變,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注射部位少量炎性細胞浸潤,未發(fā)現(xiàn)水腫、壞死等組織學改變。 3、豚鼠接種rSjHGPRT的全身過敏實驗顯示,實驗組僅一只出現(xiàn)弱陽性過敏反應,且很快緩解,其余豚鼠未見過敏癥狀。 4、小鼠急性毒性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小鼠未出現(xiàn)明顯的行為異常,進食、飲水及活動與對照組小鼠無明顯差異。小鼠體重變化未出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改變,檢測實驗小鼠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亦未發(fā)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果。 結論 1、成功表達、分離、純化了重組蛋白rSjHGPRT。 2、家兔皮下注射rSjHGPRT后局部刺激反應和組織病理學改變。 3、rSjHGPRT接種豚鼠幾乎無全身過敏反應,實驗組中個別動物出現(xiàn)一過性過敏反應癥狀,也能很快自行緩解。 4、接種rSjHGPRT對小鼠無明顯急性毒性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local stimuli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natural molecular encoding gene recombinant protein vaccine (rSjHGPRT) in rabbits. The systemic allergy of guinea pigs and the acute toxicity of mice were evaluated preliminarily to evaluate the preclinical safety of the protein molecular vaccine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E. coli M15 containing SjHGPRT/pQE30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M15 by IPTG, and rSjHGPRT was expressed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SDS-PAGE, electroelution and dialysis. Lo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rabbits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After inoculating guinea pigs, the systemic allergic reactions of guinea pig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technical principles. The maximum dose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parameters of alt ASTX Cr bun and blood routine to reflect the acute toxicity of mice after inoculation. Results 1. RSjHGPRT was expressed by IPTG induction metho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SDS-PAGE, electroelution and dialysis. The purified product was negative by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2. There were no changes of hyperemia, hemorrhage, edema and so on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rSjHGPRT to 72 hour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a small amount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t the injection site, and no edema was found. Necrosis and other histological changes. 3. The systemic allergy test of guinea pigs inoculated with rSjHGPRT showed that only on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had a weak positive allergic reaction, and the other guinea pigs had no allergic symptoms. 4. In the course of acute toxicity test, the mi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no obvious behavioral abnormal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od intake, drinking water and activity,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dy weigh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results were found in liver, kidney function and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Conclusion 1.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rSjHGPRT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solated and purified. 2. Local stimula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rSjHGPRT in rabbits. 3The guinea pigs inoculated with rSjHGPRT had almost no systemic allergic reaction, and the symptoms of transient allergic reaction appeared in some anima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 Inoculation of rSjHGPRT had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 in mice.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琳;黃復生;;紅內期瘧疾疫苗的研究進展(英文)[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李永;;避孕疫苗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藥;2011年03期
3 彭小紅;黃復生;;紅外期瘧疾疫苗的研究進展(英文)[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左志華;吳艷霞;唐弦;;佛山市順德區(qū)2009年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5 律清宇;陳哲;鄭玉玲;郝淮杰;姜永強;呂淑霞;;2型豬鏈球菌細胞壁蛋白SSU1664的表達、純化及活性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年07期
6 羅四維;周秦;;血吸蟲疫苗的研究進展[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1年04期
7 蔣斌;魏駿;;我國日本血吸蟲核酸疫苗的研究進展[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戚園;楊玨;葛國洪;;不同劑量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對成人免疫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年23期
9 常利民;王華慶;;接種疫苗所致過敏性休克臨床特征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1年04期
10 劉少剛;吳潔;;ELISA測定疫苗中慶大霉素含量的結果評價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政;鄧小紅;王希良;;布魯氏菌OMP16重組亞單位疫苗的初步研究[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唐文革;趙代虹;周爽;雷基榮;胡聯(lián)友;;流行性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效果的病例對照研究[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國強;高雪芹;韓金祥;;人巨細胞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A];山東省藥學會2006年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馮志新;邵國青;劉茂軍;;豬支原體肺炎防治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三屆豬病防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熊一力;賈彥征;王添章;劉光澤;祖萍;張宜俊;;HBsAg疫苗對HBV轉基因小鼠細胞免疫和HBV表達的影響[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熙才;伍治平;陳艷;谷玉蘭;金從國;劉馨;周永春;左曙光;;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對小鼠的免疫效應[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曹立輝;韓瑞玲;李志華;馬國紅;劉迎;;石家莊地區(qū)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初探[A];紀念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成立30周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華東區(qū)第十九次中獸醫(yī)科研協(xié)作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孫新六;趙蔚明;卞繼峰;于修平;賈繼輝;周亞濱;齊眉;欒怡;;人乳頭瘤病毒HPV6b重組減毒沙門菌疫苗的構建[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9 楊慧蘭;;單純皰疹病毒DNA疫苗的現(xiàn)狀及進展[A];200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10 王永明;王曉麗;范忠軍;龍冬;馬大亮;李士成;;豬鏈球菌的病原學及其疫苗的研究進展[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獸醫(yī)生物制品學、獸醫(yī)微生物學學術論壇論文集(2008)[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上;疫苗事件:心理暗示導致群體癔癥[N];北京科技報;2005年
2 尹衛(wèi)國;別讓“問題疫苗”傷人[N];中國婦女報;2005年
3 伊逸;“疫苗事件”漸行漸遠 監(jiān)管警鐘仍須長鳴[N];中國改革報;2005年
4 記者 羅蕓 實習生 王長鋒 申妮;我市將購入豬鏈球菌病疫苗[N];重慶日報;2005年
5 欣牧;新一代疫苗——基因疫苗[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邢少文;韶關樣本:疫苗流通渠道調查[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7 記者 譚克揚 通訊員 劉后紅 周蔡敏;接種一類疫苗政府買單[N];湖南日報;2005年
8 王樂民;二類疫苗放開會帶來什么[N];健康報;2005年
9 王雪飛 魏萍 邢遠翔;對疫苗我們還有信心嗎[N];健康報;2005年
10 健康時報記者 韓林濤;哪些疫苗必須注射?[N];健康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學農;豬帶絳蟲六鉤蚴45W-4B和TSO18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2 王敏;基因優(yōu)化的表達人輪狀病毒重組腺病毒免疫效果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朱中元;結核DNA疫苗的構建、免疫功能及保護效果研究[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蔡永國;肝素酶基因修飾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對胃癌細胞的免疫效應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鄭尚永;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S蛋白重組腺病毒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學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溫志遠;衰老對流感疫苗誘導體液和細胞免疫的影響及機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7 潘建青;重組腺相關病毒介導的轉EB病毒潛伏期膜蛋白治療鼻咽癌的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Kedsirin Sakwiwatkul;木鱉子皂甙對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強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朱翔;日本血吸蟲輻照尾蚴免疫小鼠早期免疫應答特征及其相關分子機制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李衛(wèi)華;表達HCV-NS3抗原的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艷環(huán);微生物來源CpG疫苗佐劑篩選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2 丁力;幽門螺桿菌CagA基因克隆及表達[D];鄭州大學;2005年
3 李春芬;安徽部分地區(qū)鴨疫里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吳琳;以HBc顆粒為呈現(xiàn)載體的豬囊蟲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煒;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在百脈根中的表達及其免疫豚鼠試驗[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6 馬臻;基于遺傳算法的構件化軟件測試用例生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7 蔡巖;無鋁佐劑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免疫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曾雅明;以霍亂毒素B亞基為佐劑開發(fā)AO型口蹄疫雙價粘膜多肽疫苗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崔亞洲;增乳寶對奶牛乳房炎的預防作用及其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周曉晶;一種新型CpG ODN對乙肝疫苗增效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3748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7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