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體基因分型及omp1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7 19:41
本文關鍵詞:沙眼衣原體基因分型及omp1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 出處:《南華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沙眼衣原體 Omp1基因 基因多態(tài)性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RFLP)
【摘要】:目的 研究從中國部分城市分離的沙眼衣原體臨床株的基因型,通過測序及進化樹分析Omp1基因的多態(tài)性,掌握中國Ct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為Ct疫苗的研制及Ct感染的防治提供實驗依據。 方法 從不同城市收集可疑的臨床標本,用McCOY細胞培養(yǎng),Ct陽性標本用于研究。按文獻設計特異性引物,巢式PCR擴增MOMP約980bp的基因片段(包括四個變異區(qū)),用內切酶Alu Ⅰ、Msp Ⅰ、EcoR Ⅰ、Dde Ⅰ酶切相應PCR產物,用3%瓊脂糖凝膠及18%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同時從GENEBANK中獲得Ct各參考株的Omp1基因序列,用DNA star軟件分析目的片段的酶切位點,得到各參考株上述四種內切酶的酶切圖譜。根據各參考株與臨床株的酶切圖譜,將臨床株分型。隨機選擇部分臨床株PCR產物雙向測序,用Mega3軟件構建進化樹分析臨床株與各參考株之間的親緣關系。 結果 細胞培養(yǎng)301份陽性標本,PCR擴增出286份,其中湖南衡陽48例、上海32例、廣州52例、廣東江門154例。RFLP分型檢測,共檢出10個基因型,分別為E(30.8%)、J(23.8%)、D(17.5%)、F(10.5%)、G(6.2%)、H(3.5%)、K(2.8%)、Ba(2.1%)、Da(1.4%)和I(1.4%)型,并且不同城市間基因型的分布沒有明顯區(qū)別(P0.05)。 對其中86份標本測序,BLAST及進化樹分析發(fā)現(xiàn),測序分型結果與RFLP結果完全吻合,且發(fā)現(xiàn)28種基因變體,其中E、F型Omp1基因高度保守,而其它基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notype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solated from some cities in China, analyze the polymorphism of Omp1 gene by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tree, and grasp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t infection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t vaccine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t infection.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R3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珊山,葉順章;南京地區(qū)性病患者沙眼衣原體感染的基因分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9年02期
2 余加林,吳仕孝,劉官信;裂解酶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對沙眼衣原體的初步分型[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1342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3429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