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Rγt蛋白復合體在Th17細胞分化中的“陰-陽”調節(jié)
本文關鍵詞:RORγt蛋白復合體在Th17細胞分化中的“陰-陽”調節(jié)
更多相關文章: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Th RORγt 轉錄因子
【摘要】:Th17細胞是誘導組織炎癥反應的輔助性T細胞,而維甲酸相關孤核受體γt(RORγt)是Th17細胞的主要轉錄因子(TF)。目前普遍認為轉錄因子不會單獨發(fā)揮功能,因此RORγt會形成介導Th17細胞分化的蛋白復合體。鑒于RORγt及其潛在復合體在Th17細胞發(fā)育和功能中的重要性,本綜述總結了近期有關RORγt和潛在伙伴蛋白之間相互作用的進展,特別討論了導致Th17細胞分化的機制及其炎癥反應疾病中的潛在臨床干預靶點。
【作者單位】: 沈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中國武警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
【關鍵詞】: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Th RORγt 轉錄因子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Coffman和Mosmann首次提出假說,將CD4+效應性T細胞分成Th1和Th22個亞群[1]。隨著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迅速發(fā)展,已經確認了一些新CD4+Th細胞亞群,其中包括調節(jié)性T細胞(Treg),濾泡輔助性T細胞(Tfh)和Th17細胞。通常,CD4+T細胞亞群基于其特征性轉錄因子和細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瀟;高天舒;曲金橋;周喜玉;徐佳;;芪蠣消癭湯對NOD.H-2h4小鼠甲狀腺IL-23/IL-17軸的調控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年05期
2 江志超;唐發(fā)清;田道法;范靖瑩;;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T調節(jié)細胞和Th17細胞的免疫病理意義[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4年02期
3 胡燕;李永菊;廖珍媛;朱順飛;熊思東;徐林;;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可塑性分化的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14年08期
4 孫曉紅;梁曉君;周會祥;冷耀明;王敏;;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外周血Treg及IL-l7表達水平與肝損傷的關聯性[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年05期
5 白鋼;姜民;侯媛媛;高潔;張艷軍;羅國安;;試論“肺主治節(jié)”與植物神經功能的相關性[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代化;2014年07期
6 吳小麗;汪希鵬;;Th17細胞與上皮性卵巢癌發(fā)生和進展關系[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3年11期
7 郭薇;王辰;王宇恒;高向東;;可溶性重組人IL23R-CHR在大腸埃希菌中的表達、純化及活性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8 倪芳;張玉俠;汪心怡;趙華;汪思應;;MicroRNA-3666調節(jié)白血病細胞PTEN基因的表達[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年04期
9 王晨宇;王星;王琳;張廷劍;孟繁浩;;Th17細胞分化調節(jié)機制及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關系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4年06期
10 陳嶸yN;周飛;周英;阿彩嶺;;體外分化Th17細胞IL-17f,ctBP和Gfi1的表達[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婧;重癥肌無力危象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其臨床意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師天燕;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點及Th17細胞在發(fā)病中作用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3 許文華;調節(jié)性T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在重癥癥肌無力患者中的變化及免疫抑制劑對它們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江志超;CD4~+CD25~+T調節(jié)細胞在中晚期鼻咽癌微環(huán)境免疫耐受的病理意義及益氣解毒方的逆轉效應[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5 李敏;Th17及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及耐受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莊園;Tc17細胞在胃癌中的表達調控及作用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Samuel Essien-Baidoo;[D];江蘇大學;2013年
8 馮雪丹;自噬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小鼠神經元退行性變中的作用及機制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張磊昌;CD4+IL9+T細胞在結直腸癌免疫微環(huán)境中分布、表型、分化與募集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邵琳琳;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分層診斷及去甲基化分段治療[D];山東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斌;人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E-FABP與FAS的表達[D];鄭州大學;2013年
2 辛立建;C57BL/6小鼠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模型中SOCS1-JAK2-STAT3信號通路作用機制的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平曉芳;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對SLE患者的T細胞因子的影響和臨床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劉登堯;IL-17和VEGF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王媛;Jagged-1抑制Th17細胞分化的機制初探[D];暨南大學;2013年
6 羅曉波;IPEX綜合征及XLP-1臨床與分子特點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崔偉;B7-H4在腎癌細胞核內表達及其核定位序列對HEK293細胞在SCID小鼠體內成瘤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8 趙楨;樂復能對實驗性結腸炎小鼠TNF-α和IL-13表達的影響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3年
9 余鑫海;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外周血CD4~+T細胞FOXP3基因DNA甲基化異常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10 黎建緒;放射性肺損傷中Foxp3,RORγt和IL-17的網絡研究及恩度的調控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巖;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打開人體細胞分化和演變的大門[J];國外科技動態(tài);2002年11期
2 陳運賢,鐘雪云,歐瑞明,陳惠珍,羅偉瓊,鐘立業(yè),邢達,韓忠朝;CD34~+細胞的心肌細胞分化潛能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年02期
3 朱紅琴;;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6與腫瘤和細胞分化[J];生命的化學;2009年01期
4 李建軍;趙亞溥;;細胞鋪展動力學的研究進展[J];力學學報;2012年05期
5 葉秀珍,朱德厚,陳瑞銘;腦垂體前葉細胞分化的超微結構觀察[J];動物學研究;1982年S1期
6 凱倫·溫特勞布;;卵原干細胞[J];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2年07期
7 陳素;李稻;;鐵代謝與細胞分化[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12期
8 蔣琬素;;兩棲類胚胎少量細胞的短期離體培養(yǎng)[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1年01期
9 雷建章;;組織胚胎學講座 第一講 細胞——人體結構的基本單位[J];中國農村醫(yī)學;1988年01期
10 史敏言;調節(jié)T細胞的輔助-抑制-反抑制系統(tǒng)[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志彥;;《細胞分化》教學案例(教學內容安排1課時)[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2 尹青;張雷;李莉;謝丹丹;龔淼;;體外心肌樣環(huán)境對P19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誘導作用[A];中國解剖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2年
3 丁建東;;圖案化表面與干細胞分化[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大會邀請報告[C];2013年
4 陳思;黃欣;陳少華;楊力建;鄭海濤;李揚秋;;BCL11B基因在T細胞分化和增殖中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5 江鍵;崔黎麗;宋誠榮;王小平;宋茂海;;負極性駐極體誘導3T3細胞表面電荷和游離鈣濃度的變化[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梁冀;于會梅;傅繼東;郭昂;楊黃恬;;內質網鈣離子釋放受體對干細胞分化的調控[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受體、腫瘤和免疫專業(yè)委員會聯合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羅家江;;TH17細胞的研究進展[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項盈;金潔;沈丹;鄭強;謝純剛;賈冰冰;黃國平;王金福;;復蘇的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向多系細胞分化的誘導[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汪洋;朱椰凡;余華軍;符竣惠;徐啟綱;曾其強;吳建波;張啟瑜;;三種全肝臟去細胞化流程對細胞外基質的影響及細胞組分殘留量的研究[A];2013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常平安;陳瑞;李薇;伍一軍;;神經病靶標酯酶的增強表達抑制哺乳動物細胞的增殖[A];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抗誘變劑和抗癌劑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次全國學術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貴州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榮祥;人類生命細胞 再生物質的發(fā)現與研究[N];健康報;2007年
2 張佳星;干細胞分化路徑存在差異性[N];中國礦業(yè)報;2008年
3 史軍;剝開黏合的細胞之書[N];健康報;2012年
4 常麗君;美生物學家打造出“細胞黑客”[N];科技日報;2010年
5 記者陳超;日開發(fā)細胞間隔離培養(yǎng)技術[N];科技日報;2003年
6 張佳星;分化之路 殊途同歸[N];科技日報;2008年
7 記者 施嘉奇 通訊員 王姿英;探索中藥對干細胞分化的作用[N];文匯報;2009年
8 陳超;科學家發(fā)現引發(fā)細胞分化的分子通道[N];科技日報;2010年
9 記者 白毅;我國科學家用iPS細胞首獲克隆豬[N];中國醫(yī)藥報;2013年
10 記者 錢錚;日本用人類iPS細胞首次制成血小板[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瑩;NIH3T3細胞中PKC通過MPF影響G2/M期進程[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孫麗光;誘導T細胞成熟及免疫抑制劑對調節(jié)性T細胞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6年
3 孫敬巖;吲哚胺2,3雙加氧酶誘導調節(jié)性T細胞參與腫瘤免疫耐受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胡石瓊;細胞附著的力學和動力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恩德;人記憶性T細胞的調控及調節(jié)性T細胞在骨髓微環(huán)境中作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陳鈞;中醫(yī)圓道理論指導下模擬微重力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潛能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陳,
本文編號:10616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6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