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病理論文 >

大腸埃希菌耐藥基因及可移動遺傳元件與噬菌體原遺傳標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6 06:19

  本文關鍵詞:大腸埃希菌耐藥基因及可移動遺傳元件與噬菌體原遺傳標記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腸埃希菌 尿液 耐藥基因 可移動遺傳元件 噬菌體原 細胞分裂 致病性 樣本聚類分析


【摘要】:目的調查大腸埃希菌臨床分離株的耐藥性及遺傳學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患者尿液標本中分離的大腸埃希菌20株,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3種β-內酰胺酶基因、14種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6種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8種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9種噬菌體原遺傳標記以及與細菌細胞分裂相關的2種基因(dicB、kilR),與細菌致病性相關的2種基因(hofQ、ompT)。結果 20株大腸埃希菌共檢出3種β-內酰胺酶基因、6種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1種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7種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6種噬菌體原遺傳標記、2種與細菌細胞分裂相關的基因、2種與細菌致病性相關的基因;20株大腸埃希菌全部基因檢測結果的樣本聚類分析示,1、4、9、10號株為一簇,其余為另一簇。結論對大腸埃希菌尿液分離株進行β-內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可移動遺傳元件遺傳標記、噬菌體原遺傳標記以及與細菌細胞分裂相關的基因,與細菌致病性相關的基因檢測與分析,國內為首次,從樣本聚類分析圖可見,雖無克隆傳播,但6、12號株與7、18號株有較近的親緣關系,有醫(yī)院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寧波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
【關鍵詞】大腸埃希菌 尿液 耐藥基因 可移動遺傳元件 噬菌體原 細胞分裂 致病性 樣本聚類分析
【基金】:浙江省中醫(yī)藥基金資助項目(2011ZB126)
【分類號】:R378.21
【正文快照】: 細菌的耐藥基因是指借助于可移動遺傳元件而獲得的對抗菌藥物耐受基因,它們通常被稱為獲得性耐藥基因[1]。獲得性耐藥基因編碼抗菌藥物滅活酶(β-內酰胺酶、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和抗菌藥物作用靶位修飾酶或保護蛋白(核糖體16SrRNA甲基化酶、核糖體保護蛋白QNR)[1-2]。2010年Wan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糜祖煌;秦玲;;多藥耐藥鮑氏不動桿菌對5類抗菌藥物耐藥機制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佩波;蔡敏泓;黃永茂;林雁;鄒永勝;鐘利;陳楓;陳莊;向成玉;;Ⅰ類整合子在耐多藥產ESBLs大腸埃希菌中的分布探討[J];重慶醫(yī)學;2012年06期

2 趙麗霞;王家平;張曉梅;;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茵耐藥基因檢測及其與醫(yī)院感染的關系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年05期

3 張曉梅;王蘇建;宋靜玉;魯科峰;王家平;;多藥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抗菌劑外排泵基因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6期

4 周萬青;沈瀚;秦芳;寧明哲;張之烽;張葵;;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整合子及菌株同源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24期

5 屈婭榮;何肖龍;王勤;張立科;龍敏;羅軍;張文炳;曹虹;;尿路致病性大腸桿菌外膜蛋白T的致病機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6 彭亮;潘嘉韻;羅蘇;楊正慧;黃慕芳;曹虹;;ppk1基因缺失對腦膜炎大腸桿菌K1株生物學功能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7期

7 巴特爾;;我院鮑氏不動桿菌醫(yī)院感染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0年11期

8 周萬青;張之烽;胡曉菡;沈瀚;寧明哲;朱宏;顧光煜;張葵;;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對氨基糖苷類藥物耐藥機制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12年08期

9 鐘志宏;李啟星;;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藥敏結果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4期

10 賈海琴;唐麗;鄭小華;;重癥監(jiān)護病房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S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清清;禽病原性大腸桿菌與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相關鐵攝取系統(tǒng)與調控蛋白RfaH及莢膜致病作用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朱雪冰;志賀菌誘導耐藥相關基因序列克隆與測序[D];鄭州大學;2010年

2 關曉宣;米諾環(huán)素與頭孢哌酮/舒巴坦聯合應用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體外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屈婭榮;尿路致病性大腸桿菌外膜蛋白T的致病機理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周業(yè)菲;禽病原性大腸桿菌ompA、ompT基因和腸炎沙門氏菌ompA、pgtE基因突變株的構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5 陸一丹;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聯合藥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糜祖煌,陸亞華;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及其基因檢測[J];現代實用醫(yī)學;2004年01期

2 王蓓,王長嫻,糜祖煌,凌健華;淋病奈瑟菌對大觀霉素耐藥性及耐藥基因[J];江蘇醫(yī)藥;2005年05期

3 趙瑞珍;陳乾;鄭躍杰;糜祖煌;;在鮑曼不動桿菌兒童分離株中發(fā)現bla ADC的一種新亞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年10期

4 糜祖煌,黃支密,秦玲;鮑氏不動桿菌耐藥性和氨基糖苷類修飾酶、β-內酰胺酶基因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4年09期

5 侯天文;尹曉琳;馬翠卿;徐樹彬;陳晶;陳興;李瑋;白云;;產DHA-1型AmpC酶和TEM-1型β-內酰胺酶及攜帶Ⅰ類整合子的鮑氏不動桿菌[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年08期

6 趙仲農;錢小毛;;鮑氏不動桿菌β-內酰胺酶和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年08期

7 蔡挺;張順;陳琳;許小敏;;鮑氏不動桿菌耐藥基因和整合子、轉座子遺傳標記及菌株親緣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年10期

8 季萍;張瓊;張堅;朱震宏;;鮑氏不動桿菌β-內酰胺酶、氨基糖苷類修飾酶、氯己定、磺胺耐藥基因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魯寧,勞漢昌,張寶華,胡偵明;遺傳標記在骨科疾病致病基因基礎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年01期

2 程觀熾,金力,劉祖洞;中國人群的β地貧的可診斷率與產前診斷中遺傳標記的選擇策略[J];遺傳學報;1990年03期

3 侯一平,茍清,吳梅筠;蛋白質遺傳標記同步等電聚焦及其在法科學中的應用[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4 郭群,蘇瑋;中藥(植物藥)鑒定分析中所依據的遺傳標記概述[J];中藥材;1996年01期

5 潘犁,薛京倫;免疫球蛋白的遺傳標記[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85年06期

6 陳偉;卵巢癌與一些遺傳標記的相關性[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90年05期

7 凌鳳俊,鄭秀芬,葉健,程建波,吳微微,李彩霞,季安全,姜成濤,趙興春,徐秀蘭,葛蕓英;牛多態(tài)性DNA遺傳標記系統(tǒng)的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5年09期

8 柳燕;新的人類遺傳標記-脫氧核糖核酸酶Ⅰ[J];法醫(yī)學雜志;1996年04期

9 楊發(fā)蓮;周琪;楊文天;汪聞紹;趙桐茂;;裕固族人群中Gm、Km因子的分布[J];中國輸血雜志;1989年01期

10 孫桂鳳,武盈玉,張學,金春蓮,孫開來;中國人肢帶型肌營養(yǎng)不良相關遺傳標記多態(tài)性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湯浩茹;王小蓉;甘玲;董曉莉;羅婭;;遺傳標記及其在梨上的應用[A];全國第四屆梨科研、生產與產業(yè)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楊關福;;前言[A];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鄭勇奇;于默奧;;遺傳標記和數量性狀在林木基因保存中的應用[A];面向21世紀的中國林木遺傳育種——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第四屆年會文集[C];1997年

4 陳幼春;狄冉;;二十世紀以來遺傳標記在畜禽資源保存和利用中的研究進展[A];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葉俊華;楊前勇;;犬DNA遺傳標記技術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A];第十一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和勇;陳敏;廖志華;孫敏;易茂祥;;植物遺傳標記的發(fā)展及應用[A];重慶市遺傳學會第一屆學術年會暨紀念孟德爾規(guī)律再發(fā)現10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7 楊關福;;前言[A];第十二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積友;;遺傳標記研究現狀及其在綿羊業(yè)生產中的應用研究[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yǎng)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9 饒龍兵;;以冷杉為例的基因組DNA遺傳標記芯片研究[A];全國生物遺傳多樣性高峰論壇會刊[C];2012年

10 丁曉東;睢薇;呂柳新;;遺傳標記、連鎖圖譜及其在果樹上的研究進展[A];中國園藝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記者 鄢玫;第七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學術研討會在昌舉行[N];江西日報;2000年

2 記者 胡德榮;亞洲人源于非洲又添佐證[N];健康報;2001年

3 記者 丁常英;我市二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大獎[N];石家莊日報;2006年

4 張星海;北京猿人并非中國人祖先[N];中國民族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Olowofeso Olajide;[D];揚州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傅俊生;草菇雜交育種研究及其分子遺傳標記的建立[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2 解曉鵬;L-蘇氨酸高產菌的選育[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0410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410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ff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