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漢、傣—漢、彝—漢雙語者與漢族非雙語者的皮質下結構差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7:21
[目的]語言是人類溝通、學習的重要交流工具,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文化瑰寶,是由語音、詞匯及語法為結構而構成的一種復雜體系。研究發(fā)現,語言習得的過程會影響腦結構及腦功能。隨著神經影像學的飛速發(fā)展,語言習得和熟練程度對腦微觀結構的影響成為近年來神經語言學研究熱點,該領域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重視。以往主要通過VBM(voxel based morphometry)及 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雙語者語言學習對大腦結構產生重塑作用,尤其是皮層語言中樞,但也有人發(fā)現基底節(jié)區(qū)部分區(qū)域在雙語者與單語者間存在差異。本試驗通過對白-漢雙語者、傣-漢雙語者、彝語-漢語雙語者及漢族非雙語者兩兩間的皮質下結構差異研究,探討少數民族第二語言習得對大腦神經核團的影響,為語言神經研究提供功能神經影像學依據。[方法]研究對象分為白-漢雙語者、傣-漢雙語者,彝-漢雙語組、漢族非雙語組,一共四個組。采用PHILIPS 3.0 T磁共振掃描儀對14名熟練掌握白-漢雙語的白族志愿者、14名熟練掌握傣-漢雙語的傣族志愿者、14名熟練掌握彝-漢雙語的彝族志愿者及14名漢族單漢語...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族雙語者與漢族非雙語者腦灰質VBM-MRI的初步研究[J]. 馮祥,鮑海華,王芳芳,何盈,秦粽園. 磁共振成像. 2017(10)
[2]皮質下失語癥的研究進展[J]. 劉佳,溫蒲圓,尹佳琦.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45)
[3]蒙漢雙語者的漢語詞匯命名加工腦機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J]. 趙澄,王曉怡,陳學志,劉巨濤,盧潔,李坤成. 放射學實踐. 2013(12)
[4]維吾爾族維一英雙語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王云玲,賈琳,湯偉軍,王紅,王皓,賈文霄. 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1(06)
[5]丘腦的語言機能研究現狀[J]. 傅永旺.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06(02)
[6]左側殼核出血造成失語癥的探討[J]. 王偉時,張韌.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 1991(04)
博士論文
[1]內蒙古蒙古族多語任務腦激活區(qū)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張強.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33309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獲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族雙語者與漢族非雙語者腦灰質VBM-MRI的初步研究[J]. 馮祥,鮑海華,王芳芳,何盈,秦粽園. 磁共振成像. 2017(10)
[2]皮質下失語癥的研究進展[J]. 劉佳,溫蒲圓,尹佳琦.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45)
[3]蒙漢雙語者的漢語詞匯命名加工腦機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J]. 趙澄,王曉怡,陳學志,劉巨濤,盧潔,李坤成. 放射學實踐. 2013(12)
[4]維吾爾族維一英雙語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王云玲,賈琳,湯偉軍,王紅,王皓,賈文霄. 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1(06)
[5]丘腦的語言機能研究現狀[J]. 傅永旺.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06(02)
[6]左側殼核出血造成失語癥的探討[J]. 王偉時,張韌.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 1991(04)
博士論文
[1]內蒙古蒙古族多語任務腦激活區(qū)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張強.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333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36333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