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臍帶血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20:49
目的從健康足月新生兒臍帶血中分離內皮祖細胞進行培養(yǎng)鑒定,為后期研究提供細胞來源。方法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獲取單個核細胞,接種在鼠尾Ⅰ型膠原包被的培養(yǎng)板中,用內皮細胞培養(yǎng)液EGM-2(endothelial cell growth medium-2)培養(yǎng),觀察臍帶血來源的內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生長情況,通過觀察細胞形態(tài)、雙熒光染色法、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法及流式細胞儀等技術對培養(yǎng)的內皮祖細胞進行鑒定。結果人臍帶血可分離獲得內皮祖細胞;臍帶血內皮祖細胞在培養(yǎng)10~21 d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貼壁和典型的"鋪路石樣"形態(tài)。采用雙熒光染色法、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法及流式細胞儀可鑒定EPCs。結論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可獲得較好的人臍帶血來源內皮祖細胞。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20,41(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EPCs的形態(tài)學變化
EPCs生長曲線(d)
FITC-UEA-Ⅰ和DiI-AcLDL雙染色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凍存臍帶血中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生物學特性鑒定[J]. 付亞茹,孫陽陽,王洪星,劉小盾,曲廷瑜.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9(01)
[2]循環(huán)內皮祖細胞與腦梗死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關系研究[J]. 鐘平,劉時華,程燕,汪國勝,馬爭飛,張蕾.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7(08)
[3]內皮祖細胞攜帶KAI1/CD82基因對人鼻咽癌細胞裸鼠模型肺轉移的影響[J]. 汪庚明,周燕,孫謙,徐洪波,查從亮,江浩,項平,陳振東.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7(03)
[4]兩種不同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J]. 陳靜園,趙海恩,吳赪,閆君,尹鄲丹,嚴學倩,梁英民.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5(26)
[5]人外周血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J]. 喬威,冉峰,劉長建.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36)
[6]大鼠骨髓與外周血來源內皮祖細胞生物學特性比較[J]. 曹廣煜,陳慶偉,李興升,楊彥,李桂瓊.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06)
[7]微孔法分離大鼠骨髓內皮祖細胞[J]. 王佐,童中藝,周曉峰,姜志勝,唐朝克,宋硯明,田永鳳.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7(07)
本文編號:3520900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20,41(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EPCs的形態(tài)學變化
EPCs生長曲線(d)
FITC-UEA-Ⅰ和DiI-AcLDL雙染色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凍存臍帶血中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生物學特性鑒定[J]. 付亞茹,孫陽陽,王洪星,劉小盾,曲廷瑜.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9(01)
[2]循環(huán)內皮祖細胞與腦梗死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關系研究[J]. 鐘平,劉時華,程燕,汪國勝,馬爭飛,張蕾.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7(08)
[3]內皮祖細胞攜帶KAI1/CD82基因對人鼻咽癌細胞裸鼠模型肺轉移的影響[J]. 汪庚明,周燕,孫謙,徐洪波,查從亮,江浩,項平,陳振東.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7(03)
[4]兩種不同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J]. 陳靜園,趙海恩,吳赪,閆君,尹鄲丹,嚴學倩,梁英民.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5(26)
[5]人外周血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J]. 喬威,冉峰,劉長建.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36)
[6]大鼠骨髓與外周血來源內皮祖細胞生物學特性比較[J]. 曹廣煜,陳慶偉,李興升,楊彥,李桂瓊.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06)
[7]微孔法分離大鼠骨髓內皮祖細胞[J]. 王佐,童中藝,周曉峰,姜志勝,唐朝克,宋硯明,田永鳳.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7(07)
本文編號:35209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3520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