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PRP與TSCs聯(lián)合應用對兔跟腱病動物模型中的肌腱組織結構和IGF-1和b FGF含量表達的影響情況,初步分析PRP與TSCs合用對肌腱病修復的影響,探討PRP與TSCs合用治療肌腱病可能的作用機制,為研究PRP與TSCs合用治療肌腱病奠定相關的理論依據及為臨床治療肌腱病提供新思路。方法:將48只雄性新西蘭大白兔,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6組,每組8只。A組為PRP組、B組為TSCs組、C組為PRP與TSCs合用組、D組為生理鹽水組、E組為模型對照組、F組為空白對照組。A、B、C、D、E組參照化學造模法(距離跟骨附著點上約2.0cm處注射前列腺素E2 300ng/0.2ml,1周/次,共4次)建立兔跟腱病動物模型;F組不予任何處理。造模完成后1周,A組予以0.5mlPRP造模處肌腱周圍注射治療,1次/3周,共2次;B組予以0.5ml TSCs肌腱周圍注射治療,1次/3周,共2次;C組予以0.5ml PRP與TSCs混懸液肌腱周圍注射治療,1次/3周,共2次;D組予以0.9%生理鹽水0.5ml肌腱周圍注射治療,1次/3周,共2次;E、F組不予任何處理。干預6周后,處死動物,收集兔跟腱標本。(1)對收集跟腱組織切片染色后進行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觀察跟腱組織纖維排列、炎癥細胞浸潤、細胞排列等情況。(2)收集跟腱標本,用ELISA法測定各組肌腱組織中IGF-1和bFGF含量表達情況,比較各組間的差異。結果:(1)標本切片染色結果顯示,A、B兩組膠原纖維排列呈波浪形,可見部分斷裂,細胞核多呈圓形;C組膠原纖維連續(xù),排列有序,細胞核呈長梭形;D、E兩組未見明顯的纖維組織,可見明顯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周圍有較多炎性細胞浸潤。說明PRP、TSCs及PRP與TSCs合用均對跟腱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修復作用,以PRP與TSCs合用促進修復效果較好。(2)IGF-1含量表達測定結果,從高到低分別是C組(4.589±0.117 ng/ml)、B組(2.502±0.083 ng/ml)、A組(1.384±0.028 ng/ml)、D組(0.350±0.037 ng/ml)、E組(0.347±0.027 ng/ml)、F組(0.286±0.033 ng/ml)。A、B、C三組分別與E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兩組分別與C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組分別與E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bFGF表達含量測定結果,從高到低分別是C組(267.415±13.251 ng/ml)、B組(124.969±1.959 ng/ml)、A組(62.779±3.255 ng/ml)、F組(21.750±1.063 ng/ml)、D組(19.861±2.025 ng/ml)、E組(19.251±1.114 ng/ml)。A、B、C三組分別與E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兩組分別與C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組與E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RP與TSCs聯(lián)合應用能夠提高兔跟腱病動物模型肌腱組織中IGF-1和bFGF的含量表達,減輕肌腱周圍炎癥細胞浸潤,促進TSCs向肌腱細胞增殖分化,恢復肌腱纖維的排列,協(xié)同促進肌腱組織的修復。
【圖文】:
單籠喂養(yǎng)

1.4 實驗地點本實驗研究主要在成都體育學院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四川學重點實驗室及四川大學天府生命科技園完成。2 實驗方法2.1 實驗分組及動物造模選取 3 月齡,體重為 2.35±0.15kg 的雄性新西蘭大白兔 48 只,每只分籠適養(yǎng) 1 周后(圖 1),隨機分為 PRP 組(A 組)、TSCs 組(B 組)、PRP 與 組(C 組)、生理鹽水 NS 組(D 組)、模型對照組(E 組)、空白對照組(,,每組 8 只。造模方法:備皮后,在兔右跟骨附著點上 2cm 處注射 PGE2 為 300ng/0.2ml,每周 1 次,共 4 周(圖 2)。各組術后不予固定患觀察各般情況(如進食、排便、精神狀況等)。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86;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祥朋;倪明;張國強;柴偉;李想;李於聰;王巖;;肌腱干細胞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促進髕腱愈合的對比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年02期
2 王文;秦勝男;陳鴻輝;董飛;李愛國;沈雁;;白藜蘆醇通過抑制β-catenin表達誘導并促進人肌腱干細胞的成骨分化[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5年19期
3 張昕;芮云峰;王宸;;尼古丁對大鼠髕腱肌腱干細胞生物學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5年08期
4 張立巖;徐睿;陳繼營;柴偉;趙博;雷昊;;肌腱干細胞的特性及在股骨頭壞死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5年03期
5 向磊;楊俊濤;;生長因子在動物肌腱損傷修復中的機制和治療進展[J];臨床骨科雜志;2014年06期
6 姜大朋;李巖;楊墨文;王帥;張玉波;蔣志濤;李昭鑄;;大鼠皮膚成纖維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基質對肌腱干細胞特性的影響[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年15期
7 馬林;唐康來;周兵華;楊廣華;陳萬;穆米多;袁成松;;機械牽伸對體外大鼠肌腱干細胞RhoA/Rho相關蛋白激酶分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4年05期
8 周游;唐康來;;肌腱病模型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年09期
9 王鵬飛;時長江;王玉亮;姜文學;;兔富血小板血漿制備及其活性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年08期
10 宋德業(yè);倪江東;;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肌腱細胞增殖中的作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游;P物質誘導肌腱干細胞增殖分化及其在肌腱病形成中的作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
26984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269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