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去交感神經、去迷走神經和完全去神經對大鼠肝再生的影響,初步探討神經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機制。 方法:將168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4組:部分肝切除(PH)組、去交感神經后肝切除(PHS)組、去迷走神經后肝切除(PHV)組、完全去神經后肝切除(PHT)組。4組大鼠分別在手術后12h、24h、36h、48h、72h、120h、168h處死取材,測量各時間點肝/體重比;用銀染法顯示肝細胞核仁組織區(qū)相關嗜銀蛋白(AgNORs);用ELISA法檢測大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肝細胞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的表達。 結果:(1)大鼠肝/體重比:在術后48h和168h,PHS組肝/體重比顯著大于PH組(P0.05);在術后168h,PHV組肝/體重比顯著小于PH組(P0.05);在術后48~120h,PHT組肝/體重比大于PH組,但無明顯差異。在術后168h時,PHT組肝/體重比顯著大于PH組(P0.05)。(2)肝細胞核AgNORs:與PH組比較,PHS組大鼠再生肝細胞內AgNORs平均數在術后24h~48h和120h顯著減少(P0.05),峰值向后延遲。再生肝細胞內AgNORs平均直徑有所增大,僅在術后168h有顯著性差異(P0.05);PHV組大鼠再生肝細胞內AgNORs平均數在術后24h和48h顯著增加(P0.05),在術后36h顯著減少(P0.05),AgNORs平均數峰值從術后36h延遲到術后48h。AgNORs平均直徑在術后36h~72h和168h顯著增大(P0.05),峰值由術后24h~48h延遲到36h~48h;PHT組大鼠再生肝細胞AgNORs平均數的變化與PHV組的一致,即在術后24h和48h顯著增加(P0.05),在術后36h顯著減少(P0.05),AgNORs平均數峰值從術后36h延遲到術后48h。AgNORs平均直徑在術后24h~168h顯著增大(P0.05)。(3)肝細胞PCNA的表達:與PH組比,PHS組各時間點PCNA陽性表達數均有所減少,而在術后24h~48h和168h有顯著性差異(P0.05);PHV組在術后各時間點PCNA陽性表達數均有所增加,在術后24h、72h、120h,PCNA陽性表達數有顯著性差異(P0.05);PHT組PCNA陽性表達數均有所增加,在術后12~36h和72~168h則有顯著性差異(P0.05)。(4)血清雌激素的含量:與PH組比,PHS組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在術后12h~24h和120h~168h顯著降低(P0.05)。PHV組大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在術后12h~36h顯著增加(P0.05),在術后120h~168h顯著降低(P0.05)。PHT組大鼠在術后12h~24h顯著增加(P0.05),在術后36h~168h顯著降低(P0.05)。(5)肝細胞MMP-9的表達:與PH組比,在術后24h~48h和120h,PHS組大鼠表達顯著降低(P0.05),但術后72h肝細胞內MMP-9顯著增加(P0.05);PHV組大鼠各時間點肝細胞內MMP-9表達均有所增加,在術后12h~120h有顯著性差異(P0.05);PHT組大鼠肝細胞內MMP-9含量在術后12h~168h均有所增加,在術后36h、72h、120h有顯著增加(P0.05)。 結論:以上結果提示:(1)去交感神經在術后12h~120h對大鼠肝再生有抑制作用,在術后168h對大鼠肝再生有促進作用;去迷走神經在術后12h~120h對大鼠肝再生有促進作用;完全去神經在術后12h~168h對大鼠肝再生有促進作用。(2)去神經對大鼠肝再生的調節(jié)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大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來參與肝細胞的早期增殖過程,通過調節(jié)肝細胞MMP-9的表達水平來調節(jié)肝組織的重建來實現的。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銅,王冬梅;大鼠肝再生過程中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牛兆建,楊金鏞,吳力群,曹景玉;c-met和PCNA在肝再生動物模型肝臟細胞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夏鋒,何振平,段恒春,李昆,陳莉,王小麗,董家鴻;去交感神經狀態(tài)對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4 夏鋒,董家鴻,何振平,李昆,陳莉,王小麗;去交感神經狀態(tài)對大鼠肝功能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5 于立宏;安英;李清;田剛;;去迷走神經大鼠肝臟GLUT2mRNA的表達[J];廣東醫(yī)學;2008年11期
6 陳棟,吳力群,曹景玉,牛兆健,趙峰,楊金鏞;PCNA和TGF-α在肝再生動物模型中的表達及意義[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1年03期
7 李利平,丁明;交感神經調節(jié)與糖代謝[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3年03期
8 張文學;榮換玲;盧正;苗艷艷;劉文玲;徐存拴;;枸杞對大鼠肝再生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9 張新勝;程秋妍;杜娟;王雁北;徐存拴;;肝再生過程中腎desmin和GFAP的表達以及MMPs的變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何春;莫維光;;DNA、核仁組成區(qū)相關嗜銀蛋白、增殖細胞核抗原定量分析與大腸癌的診斷[J];內科;2009年02期
,
本文編號:
24547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245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