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離、誘導轉化為成纖維細胞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1-27 12:34
【摘要】: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見病,發(fā)病率約40%,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d, POP)和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多數研究認為PFD盆底結締組織中總膠原含量下降,并認為是膠原纖維數量的減少導致了韌帶、筋膜等支持結構的松弛,最終導致PFD的發(fā)生。目前關于PFD的治療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適用于病情較輕的患者,手術治療又分傳統(tǒng)手術和新的手術方式治療,新手術方式應用生物材料重建盆底的支持結構,相比傳統(tǒng)術式局部損傷小,復發(fā)率低,但存在易感染,植入網片易侵蝕、外漏、排異等問題。隨著組織工程學的發(fā)展,為PFD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來源于中胚層,具有很強的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能產生具有各種表型的子代細胞。BMSCs在體內、外不同的誘導條件下,具有向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脂肪細胞、肌細胞、內皮細胞、神經細胞及支持造血的基質細胞等中胚層和神經外胚層組織細胞分化的能力。 另外,BMSCs獲取相對簡便,且可從自身獲取,對體外培養(yǎng)條件要求不高,分裂增殖能力強,具有無異體排斥反應、生物相容性好等多種優(yōu)點。此發(fā)現為組織工程中自體BMSCs替代韌帶成纖維細胞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目的 探討在體外條件下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rBMSCs)的培養(yǎng)及誘導分化為成纖維細胞的方法。本實驗采用條件培養(yǎng)液直接誘導大鼠BMSCs向韌帶成纖維細胞轉化,為韌帶組織工程構建中種子細胞的選擇提供依據。 研究方法 (1)利用差速貼壁法體外分離純化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通過形態(tài)學方法與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表面抗原表達的方法,對在體外培養(yǎng)的rBMSCs進行鑒定;并將其向成骨細胞、成脂細胞誘導證實分化潛能。 (2)用條件培養(yǎng)液(LG-DMEM含10%的胎牛血清、10ug/L bFGF、1 mmol/L磷酸維生素C、0.04 mmo/L脯氨酸)進行細胞誘導,對第3代細胞誘導分化3天、6天,使之分化為成纖維細胞后行生長曲線測定,證實其誘導后增殖能力;應用免疫細胞化學法和免疫蛋白印跡法(Western-blot)檢測其Ⅰ、Ⅲ型膠原蛋白的表達。 (3)所有數據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在免疫細胞化學染色和Western-blot的結果處理中,采用one-way ANOVA檢驗樣本與對照組之間的組間差異,以α=0.05為檢驗水準。 結果 (1)利用差速貼壁法獲得rBMSCs具有干細胞的形態(tài)學特征(核漿比大);流式細胞儀鑒定結果:BMSCs高表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表面標志CD90(98.9%)、CD44(98.6%),而造血干細胞標志CD34(1.8%),單核細胞標志CD45(3.6%)均為陰性;r BMSCs具有向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分化的能力。 (2)誘導后的BMSCs細胞分裂活躍。MTT法檢測兩組之間A值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條件培養(yǎng)液誘導3天,免疫細胞化學法和Western-blot檢測膠原合成,BMSCsⅠ、Ⅲ型膠原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條件培養(yǎng)液誘導6天,免疫細胞化學法和Western-blot檢測膠原合成,BMSCsⅠ、Ⅲ型膠原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增高均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 (1)從大鼠骨髓中成功獲取高分化潛能的BMSCs,差速貼壁法分離獲取的BMSCs純度較高,具有分化為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的能力。 (2)在體外經條件培養(yǎng)液誘導下,可促進BMSCs的增殖,促進Ⅰ、Ⅲ型膠原蛋白的合成,順利轉化為成纖維細胞。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29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鳳芹,于世鳳,龐淑珍,朱曉濱;兔破骨細胞體外分離培養(yǎng)方法的改良[J];中華病理學雜志;1996年06期
2 馬天平;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的體外分離培養(yǎng)及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4年04期
3 康非吾,吳正華,黃欣,唐休發(fā),溫玉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向成骨細胞定向分化的實驗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4年04期
4 田井琦,白日星,孫立波,張海燕,李衛(wèi)紅,介建政,張德恒;成年大鼠非胰島內Nestin陽性細胞的體外分離、培養(yǎng)及分化[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2期
5 周春麗,葉慶佾,郝飛,刁慶春;分離酶法體外分離和培養(yǎng)人毛囊黑素細胞[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1年05期
6 凌均h,
本文編號:24162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24162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