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地震后受傷災民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injured victims after the Yushu earthquake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injured persons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crisis. Methods: the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70 injured victims (78 males and 92 females) who were admitted to various hospitals in our province. The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was us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7.0.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t test, ANOVA LSD test, chi-square test, linear regression and so on. Results: 3.6% of the patient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agnosis of ASD. Fifty-four percent of the people surveyed ha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64 women and 36 men. 57.8% of anxiety and 59.6% of depression were detected.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in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en (P0.0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factors of depression, anxiety, somatization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P0.05). The total scores of SCL-90,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middle age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young and elderly groups (P0.05). The symptoms in the bereav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related group. The survey showed that 12. 6% of the injured victims had suicidal thought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compulsion, hostility and psychosis were 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arthquake victims. Conclusion: the injured victims had obv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speciall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en days after the earthquake. Age, marital status, psychological status is also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disaster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jured victims, especially to women, bereaved groups and other special groups.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3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麗華;曹鮮娟;;臨時護士心理健康調(diào)查分析及應對措施[J];全科護理;2011年20期
2 沈秀珍;朱依敏;;輔助生殖技術對子代心理健康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1年04期
3 段旭紅;李瑞垣;謝躍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疾患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2期
4 徐遠潔;;性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及護理干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5 呂永紅;王淑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狀況分析與護理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1年22期
6 郭華英;連文;;護理干預對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康復期心理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7 韓淑華;;心理護理在急診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年20期
8 郭玉琴;郭燕;;留守中學生網(wǎng)絡成癮流行狀況調(diào)查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年13期
9 譙林林;;急診患者的心理狀況及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年08期
10 來源;張曼華;王宇;史從戎;高保興;;山西農(nóng)村地區(qū)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心理狀況的質(zhì)性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柏華;;大學新生中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狀況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2 鄧秋迎;張廣清;李彥麗;陳淑珍;謝海燕;;急診科護士心理狀況的影響因素與對策[A];2005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5年
3 趙燕;;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心理狀況的初步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汪敏;郭晗鋒;陳莉;周賽君;何金彩;;護士眠睡質(zhì)量和心理狀況的變化研究[A];2006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5 譚燕;彭瑛;羅楊坤;王捷;郎錦義;文浩;;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間心理狀況及其心理干預預防措施[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六屆二次暨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放療專業(yè)委員會二屆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高啟華;楊年;;一例產(chǎn)前心理狀況護理分析[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2010年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鐘華;吳愛勤;;阿爾茨海默病行為和精神癥狀對照料者心理狀況影響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程秋生;程建華;李建丹;;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影響因素的分析及綜合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付京;程秀華;;燒傷患者各階段心理狀況調(diào)查分析及對策[A];第五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后臟器損害的臨床救治論文匯編[C];2007年
10 關念紅;唐濟湘;易歡瓊;張晉碚;陶炯;;高校離退休老人心理狀況與家庭特征的相關性研究[A];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創(chuàng)刊20周年優(yōu)秀論文集(1988-2008)[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蔣易展 記者 李水根;金華外來務工者心理狀況令人憂[N];健康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張守敏;讓孩子在陽光普照下茁壯成長[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3 梁占凱 河北省衛(wèi)生廳副廳長;重視轉(zhuǎn)型期心理健康問題[N];學習時報;2008年
4 陳柏江 亞坤;舉行紀念“三八”婦女節(jié)活動[N];貴州政協(xié)報;2009年
5 記者 朱振岳 通訊員 陳勝偉;不讓一個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掉隊[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鄧新建 本報通訊員 肖金;“貧二代”心理健康問題引發(fā)社會思考[N];法制日報;2010年
7 全國人大代表 民革湖北省委會副主委 彭富春;關注國民心理健康問題[N];團結報;2010年
8 丁青云;領導干部心理健康問題及其解決[N];山西黨校報;2009年
9 記者 陳飛;汶川老年人心理狀況明顯改善[N];健康報;2010年
10 慈利一鳴中學教師 張立海;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索及對策[N];張家界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慧;中國企業(yè)家心理與企業(yè)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琴;三峽水庫移民社會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及其干預對策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李紅政;陸軍新兵心理狀況與生活事件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4 宋麗紅;轉(zhuǎn)型時期我國基層政府公務員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薛峰;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變化的自身對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寇長貴;大學生神經(jīng)癥環(huán)境因素與COMT基因多態(tài)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9 張登浩;基層黨政干部的人格特質(zhì)、成就動機與幸福感[D];北京大學;2008年
10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燕;澳門中學生心理應激水平和應對方式及其相關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2 孫偉偉;青海玉樹地震后受傷災民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3 肖建偉;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燕;大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5 李淵;對云南省中專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建梅;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主觀因素[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葛靜霞;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堯;吉林省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D];吉林大學;2008年
9 邢宜靜;初中生逆反心理疏導和策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10 徐偉;城鄉(xiāng)結合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調(diào)查及干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336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223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