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jié)性T細胞介導的肝內免疫微環(huán)境改變對小鼠移植肝內腫瘤生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小鼠肝移植 + 肝轉移瘤模型; 參考:《浙江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背景: 目前已知調節(jié)性T細胞(Tregs)在移植和腫瘤免疫中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調節(jié)性T細胞在肝移植(LT)后對肝內腫瘤的確切影響還不甚清楚。本實驗的目的在于研究小鼠肝移植后移植肝內免疫微環(huán)境改變對移植肝內腫瘤生長的影響,以期找到預防和控制臨床肝移植后腫瘤復發(fā)的新方法。 方法: 本實驗采用小鼠肝移植后轉移瘤模型,在體內水平研究了移植肝內調節(jié)性T細胞介導的肝內免疫微環(huán)境改變對移植肝內腫瘤生長的影響;體外腫瘤-淋巴細胞共培養(yǎng)實驗被用于檢測不同基因背景的淋巴細胞對腫瘤的殺傷能力的差異;一系列免疫組化染色被用于檢測和分析移植肝內浸潤的淋巴細胞群及兩組間的改變;RT-PCR和ELISA被用于檢測Tregs和效應性T細胞(Teffs)功能相關的各種調控因子的水平;流式細胞胞內染色用于檢測活體Tregs和Teffs的功能狀態(tài);淋巴細胞體外混合(Tregs-Teffs)和荷瘤裸鼠過繼免疫實驗用于驗證不同基因背景的Tregs對Teff增殖/凋亡以及腫瘤殺傷能力的影響。 結果: 異基因小鼠肝移植后,移植肝內的轉移瘤生長快于同基因移植組;異基因移植肝中浸潤的Teffs功能下調,無法有效殺傷腫瘤細胞;Tregs在異基因移植肝內浸潤增多,Tregs的各種免疫負向調節(jié)介質表達上調;調節(jié)性T細胞通過下調效應T細胞細胞毒性介質及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促進效應T細胞凋亡和死亡;體外淋巴細胞共培養(yǎng)實驗和荷瘤裸鼠過繼免疫實驗證實異基因來源的Tregs可以明顯促進Teffs凋亡及抑制其增殖,同時可以抑制其腫瘤殺傷能力。 結論: 異基因小鼠肝移植促進了腫瘤在移植肝中的生長;移植肝中Tregs浸潤增多并伴隨負向調控功能增強;Tregs通過減弱Teffs的免疫殺傷功能、促進效應T細胞的凋亡等機制為移植肝內的腫瘤提供了免疫庇護;控制和干預調節(jié)性T細胞在肝移植后介導的腫瘤免疫逃逸可能成為臨床肝移植后預防腫瘤復發(fā)的新方法。
[Abstract]:Background: Regulatory T cell Tregs have been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plantation and tumor immunity. However, the exact effect of regulatory T cells on intrahepatic tumor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un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n tumor growth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mice, and to find a new metho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umor 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T cell mediated intrahepatic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changes on the growth of transplanted liver tumors were studied in vivo using a mouse model of metastatic tumor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vitro tumor-lymphocyte co-cultur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ytotoxicity of lymphocytes from different gene backgrounds to tumor. A serie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groups in the transplanted liver and the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T-PCR and ELISA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various regulatory factors related to the function of Tregs and effectual T cell Teffs.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regs and Teffs in vivo, and Tregs-Teffs in vitro and adoptive immunoassay in nude mice bearing tumor were use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Tregs with different gene backgrounds on Teff proliferation / apoptosis and tumor killing ability. Results: After allogene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growth of metastatic tumor in allogeneic mice was faster than that in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the function of infiltrating Teffs in allogeneic transplanted liver was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Tregs was up-regulated by various immunoregulatory mediators which could not effectively kill tumor cells in allogene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regulatory T cells down-regulated the toxic mediators of T cells and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e co-culture of lymphocytes and adoptive immunoassay in nude mice showed that allogeneic Tregs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apoptosis an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Teffs and inhibit its tumor killing ability. Conclusion: Allogene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promoted the growth of tumor in the transplanted liver,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Tregs in the transplanted liver was increased, and the negative regulatory function was enhanced by weakening the immune and killing function of Teffs.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apoptosis of effector T cells provides immune shelter for tumor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controlling and intervening the immune escape of tumor mediated by regulatory T cell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become a new method to prevent tumor recurrence after clinic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萌;120例調節(jié)性視疲勞屈光狀態(tài)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0年05期
2 汪理;昌盛;陳忠華;;母胎耐受與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7年01期
3 瞿利帥;陳世耀;;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對胃癌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年04期
4 薛儉成;伍昌林;劉仿;;調節(jié)性T細胞及Foxp3基因在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免疫失調中的作用[J];中華兒科雜志;2007年08期
5 楊梅;張鶯鶯;潘興花;;前列腺癌患者調節(jié)性T細胞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7年09期
6 古力米熱·布然江;古麗娜·庫爾班;;調節(jié)性T細胞與婦科惡性腫瘤免疫研究進展[J];癌癥進展;2011年02期
7 趙建斌;龔匡隆;張津萍;鐘銘英;尚淑賢;鄭波;王千秋;;梅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bright)調節(jié)性T細胞的檢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年05期
8 趙n\;王紅祥;李菁媛;毛紅;鄒萍;;調節(jié)性T細胞在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的作用[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6年03期
9 武莉;;眼部調節(jié)功能異常[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07年S1期
10 錢莉;錢程;;凋亡細胞可通過誘導調節(jié)性B細胞的產(chǎn)生保護小鼠免受自身免疫炎癥反應[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付蓉;陳瑾;王紅蕾;王君;李麗娟;劉惠;王一浩;任悅;邵宗鴻;;骨髓Coombs實驗(+)血細胞減少患者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許利軍;吳南屏;陳亮;范薇薇;;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和CD38的表達在HIV感染者中的關系[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張愛軍;冀學斌;王琳;張曉琳;彭軍;侯明;;靛玉紅對小鼠CD4~+CD25~(high)調節(jié)性T細胞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07年
4 申潔;劉健航;費燁;陳洪;陳向東;;PV患者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及Foxp3基因表達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畢美;周瑾;李玉姝;單忠艷;滕衛(wèi)平;;Graves病小鼠模型發(fā)病中調節(jié)性B細胞的表達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周家國;劉玉潔;湯勇波;龐瑞萍;丘欽英;關永源;;Simvastatin抑制腦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與容積調節(jié)性氯通道的關系[A];第七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袁向亮;陳磊;李美星;董平;張通通;薛劍;沈立松;;胃癌微環(huán)境調節(jié)性T細胞通過COX2-PGE2途徑發(fā)揮免疫抑制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8 沈立松;;調節(jié)性T細胞與腫瘤免疫調節(jié)的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9 韓巖梅;郭秋莉;張明剛;曹雪濤;;CD4~+CD69~+CD25~-新型調節(jié)性T細胞亞群在腫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閆曉波;馮銀玲;凌云陽;王麗華;;雌二醇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調節(jié)性T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鄔滄萍;人口老齡化能調節(jié)性別比嗎[N];中國老年報;2001年
2 記者 于麗珊邋通訊員 黃顯斌;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獲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3 胡德榮 黃歡;調節(jié)性T細胞有望阻斷脂肪肝惡化進程[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黃顯斌;我國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獲重大進展[N];大眾科技報;2007年
5 黃顯斌;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獲重大進展[N];健康報;2007年
6 黃顯斌;我國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7 記者 施嘉奇邋通訊員 黃歡;調節(jié)性T細胞有望阻止脂肪肝惡化[N];文匯報;2007年
8 記者 唐先武邋通訊員 黃顯斌;我科學家在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中獲新進展[N];科技日報;2007年
9 黃顯斌邋唐明山;我科學家在肝癌發(fā)病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N];光明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江卉、實習生 吳星、通訊員 朱思標;8萬課改生參加武漢“新中考”[N];湖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康杰;調節(jié)性T細胞與肝細胞肝癌發(fā)生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王臻;暴發(fā)性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調節(jié)性T細胞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趙小峰;人類上皮性卵巢癌細胞培養(yǎng)上清誘導CD4+CD25-CD45RA+初始T細胞向調節(jié)性T細胞轉化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4 李小燕;人類調節(jié)性γδT細胞的體外誘導、表型鑒定、免疫調節(jié)活性及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5 林星光;調節(jié)性T細胞在母胎耐受中的作用機制及對H-Y皮膚移植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邱甬鄞;調節(jié)性B細胞與腎移植免疫狀態(tài)關系及其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7 王軍;調節(jié)性細胞容積減小的離子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唐春蓮;調節(jié)性T細胞對日本血吸蟲GST疫苗保護性效果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范華驊;體外擴增的人調節(jié)性T細胞抑制小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曾波;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蒙菁菁;香煙暴露大鼠中CD4+Foxp3+調節(jié)性T細胞與CD4+IL-17+T細胞的變化及意義[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陳云龍;卡介苗/結核菌純蛋白衍化物對兒童哮喘T細胞亞群及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陳玉梅;雙歧桿菌完整肽聚糖治療食物過敏小鼠及對調節(jié)性T細胞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丁元;調節(jié)性T細胞介導的肝內免疫微環(huán)境改變對小鼠移植肝內腫瘤生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童琳琳;過敏性紫癜患兒外周血CD4~+CD25~+CD127~-調節(jié)性T細胞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姜山;Ⅰ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研究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林琳;手術切除對胰腺癌患者CD4~+CD25~+Foxp3~+調節(jié)性T細胞的影響及臨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宋紅利;不同強度運動對小鼠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及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影響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楊軼;食管癌患者CD4~+CD25~+Foxp3~+調節(jié)性T細胞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10 龍瑤;IL-1對Treg細胞分化發(fā)育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424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184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