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骶骨腫瘤切除臨床解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03 10:36

  本文選題:骶骨 切入點:腫瘤 出處:《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 研究骶骨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的特點,為骶骨腫瘤切除時避免相鄰區(qū)域組織的損害提供解剖學資料,為臨床手術提供參考。 方法: 對10具20側成人尸體腰骶部及其周圍的結構特點進行觀察,對具有臨床意義的數(shù)據(jù)進行解剖學測量,所得的解剖學測量數(shù)據(jù)經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腹主動脈分叉點在腹主動脈分叉點在腰4椎體水平的占40%(4/10),在腰4/5椎間盤水平的占40%(4/10),在腰5椎體水平的占20%(2/10),分叉角度為(54.6±7.7)°,腹主動脈分叉距骶岬上緣的距離為(50.7±7.8)mm,左、右髂總靜脈匯合成下腔靜脈的位置:在腰4/5椎間盤水平的占60%(6/10),在腰5椎體水平的占40%(4/10)。左、右髂總靜脈匯合成下腔靜脈的匯合點距骶岬上緣線的距離為(32.3±9.2)mm。 2髂總動脈的長度為:左側(45.7±17.8)mm;右側(40.0±13.6)mm,寬度為:左側(10.1±2.7)mm、右側(10.4±2.7)mm。髂總靜脈的長度為:左(57.2±24.0)mm;右(43.4±15.2)mm,髂總靜脈的寬度為:左(15.4±4.3)mm;右(11.8±2.4)mm。 3骶前“血管三角”的組成、高度、寬度及面積 兩側髂血管與骶岬上緣水平兩側髂血管間的連線共同圍成了一個三角形區(qū)域(骶前“血管三角”)。骶前“血管三角”的高度為:(28.4±8.1)mm,寬度為:(40.7±5.8)mm,面積為:(587.5±211.2)mm2,左髂總靜脈未被左髂總動脈覆蓋的寬度為:(9.0±2.3)mm。 4骶正中動脈均自腹主動脈下端分叉處稍上方的背面發(fā)出(10/10),骶正中動脈自腹主動脈的起點至腹主動脈下端分叉處的距離為:(8.3±3.0)mm。骶正中靜脈的匯入左髂總靜脈的占90%(9/10)(圖4),匯入左髂內靜脈的占10%(1/10),骶正中靜脈的匯入點距左右髂總動脈匯合成下腔靜脈起點的距離:(19.6±7.1)mm。 5骶交感干在骶岬上緣距骶正中線的距離為:左(21.9±4.0)mm;右(22.7±3.8)mm。 6腰4神經根前支出神經孔處在髂骨翼水平距骶髂關節(jié)的距離為:左(23.8±4.6)mm;右(24.8±5.1)mm,腰5神經根前支出神經孔處距骶髂關節(jié)的距離為:左(20.3±4.0)mm;右(20.8±4.0)mm。本組觀察10具解剖標本共20側第六具解剖標本左、右兩側的第4腰神經前支與第5腰神經前支沒有合干成腰骶干,其余9具18側的腰骶干的長度為:左(32.2±13.3)mm;右(32.1±11.3)mm,寬度為:左(9.1±2.4)mm;右(9.6±2.8)mm。本組觀察10具解剖標本共20側其18側合成腰骶干,第六具解剖標本左、右兩側沒有合干成腰骶干,第五具解剖標本左、右兩側在入小骨盆平面以下合干。其余8具解剖標本其16側腰骶干入小骨盆處距骶髂關節(jié)的距離為:左(7.4±2.7)mm;右(7.8±3.6)mm。 7骶神經前支從出骶前孔處到匯合成骶叢的長度:S1左(35.7±8.4)mm;右(31.6±5.6)mm,S2左(32.3±9.8)mm;右(30.5±9.7)mm,S3左(21.5±4.7)mm;右(20.3±4.9)mm,S4左(15.9±2.9)mm;右(15.1±2.9)mm。兩側骶神經前支出骶前孔其內側緣的距離為:S1 (31.6±3.8)mm;S2 (29.6±3.1)mm;S3 (27.8±2.9)mm;S4 (25.7±2.2)mm。兩側骶前孔內側緣連線與骶岬上緣水平線的距離為:S1左(31.5±3.2)mm;S2左(56.8±5.9)mm;S3左(77.7±5.2)mm;S4左(92.2±5.1)mm。 8臀上動脈、靜脈、神經束內側緣在梨狀肌上緣與同一水平骶骨外側緣的距離為:左(25.1±7.1)mm;右(24.8±7.5)mm。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緣與同一水平骶骨外側緣的距離為:左(41.8±11.6)mm;右(40. 7±10.7)mm,陰部內動脈、靜脈、神經束內側緣在梨狀肌下緣與同一水平骶骨外側緣的距離為:左(20.5±4.0)mm;右(20.6±3.6)mm,陰部內動脈、靜脈、神經束內側緣在骶結節(jié)韌帶下緣與同一水平骶骨外側緣的距離為:左(31.2±4.4)mm;右(31.2±4.4)mm。 結論 1骶骨岬、骶髂關節(jié)與骶前血管和腰骶干;骶骨外側緣與臀后血管神經束;骶髂關節(jié)下緣與第2骶神經前支;骶正中棘上緣與硬膜的終點有比較恒定的解剖關系,上述的骨性標志可作為術中保護上述神經、血管的解剖標志。 2本實驗測得結果顯示:骶前“血管三角”面積為: (587.5±211.2)mm2,可為前路骶骨腫瘤切除提供安全的手術空間。 3前路骶骨腫瘤切除時可以以右側髂總動脈作為標志,從骶前“血管三角”右側仔細鈍性分離可避免損傷髂靜脈和下腹下叢。 4骶區(qū)周圍的神經血管可能存在變異,手術時要注意。 5骶叢分支出盆腔后在臀部與梨狀肌和骶結節(jié)韌帶有比較固定的關系,與骶骨外緣有一定的距離,在行后路骶骨腫瘤切除時可以靠近骶骨外側緣處操作,避免損傷上述神經。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8.1;R3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康武;楊惠林;陸儉;莫建強;王斌;;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術治療及并發(fā)癥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08年12期



本文編號:15606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15606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77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