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失血性休克 大出血 模型 動物 損傷模式 影響因素 出處:《軍事醫(yī)學》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失血性休克(hemorrhage shock,HS)動物模型應用廣泛,是闡明致病機制,研發(fā)止血材料,檢驗應急救護設備,篩選復蘇用藥的重要平臺。該文綜述了國內外報道的常用失血性休克動物模型,重點闡述了動物選擇、模型創(chuàng)建、影響因素和適用范圍等內容,力爭為科研和醫(yī)務工作者在模型選擇與應用方面提供有益參考。
[Abstract]:The animal model of hemorrhagic shock is widely used to clarify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to develop hemostatic materials, and to test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mmonly reported animal models of hemorrhagic shock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animal selection, model cre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scop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dical workers in model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資助項目(2012ZX09102301-017)
【分類號】:R-332;R605.971
【正文快照】: 快速、大量失血、失液導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外科常見的急危重癥,具有較多的并發(fā)癥,是引起創(chuàng)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提高救治率,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機制及免疫反應的研究中。而這些研究大多離不開動物模型,建立一種簡便有效,穩(wěn)定均一并貼近醫(yī)學實際的規(guī)范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娥,魏善梅;多發(fā)性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應注意的問題[J];山東醫(yī)藥;2005年24期
2 錢怡;;對失血性休克患者26例的院前診治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年10期
3 蘭靜波;廖煥元;;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繼發(fā)失血性休克1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年23期
4 田甜;蒯麗萍;陳盛新;欒瀟瀟;張佳音;;用于失血性休克的輸液類藥物的選擇研究[J];藥學實踐雜志;2008年02期
5 朱慧;;失血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年20期
6 曾發(fā)全;;失血性休克的搶救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年01期
7 趙彥華;張玉霞;;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和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年08期
8 苗春溥,史陳讓;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診斷[J];實用外科雜志;1983年01期
9 謝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處理[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1984年01期
10 周長吉,趙志,李冰;失血性休克治療的探討[J];牡丹江醫(yī)專學報;198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怡;;院前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診治體會[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2 雷秋林;;成功救治失血性休克[A];第十二屆華東六省一市麻醉學術會議暨2013年福建省麻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吳杰;王世文;陳天鐸;;失血性休克的復蘇原則[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全國第11屆創(chuàng)傷復蘇中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李倩瑜;;失血性休克10例急救體會[A];第十九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二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俞建峰;顧勤;劉寧;;動態(tài)指標對失血性休克容量狀態(tài)的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張近波;潘景業(yè);李智強;陳潔;姚震亞;吳雙華;沈曄;王衛(wèi);;失血性休克大鼠內皮細胞蛋白C受體表達的研究[A];2009香港-北京-杭州內科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景榮;姜金衛(wèi);;389例失血性休克的擴容監(jiān)護[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8 文家福;王宇川;鳥盛平;;大血管損傷嚴重失血性休克的救治[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9 謝瑩;;失血性休克的護理體會[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10 于湘珠;汪寧爾;王芳;胡瑞瑛;孟茜芳;;婦產科隱性失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早期診斷指標的探討[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楊世偉;基層醫(yī)院處理失血性休克例舉[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5年
2 申玉萍;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時應注意的問題[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3 王寶華 李水根;高滲鹽溶液治失血性休克[N];健康報;2004年
4 ;失血性休克診斷與救治[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5 中秦;“失血性休克”帶來便宜貨[N];中國證券報;2013年
6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鄭文婷;輸血綠色通道 提高搶救成功率13%[N];健康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薇;不同限制性輸液方案復蘇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余艷紅;限制性輸液復蘇孕兔失血性休克的實驗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趙鵬;失血性休克閉環(huán)復蘇關鍵算法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王新友;腹腔途徑輔助復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5 謝菲;高滲鹽液經骨髓腔通路復蘇失血性休克犬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6 李源;納米淀粉微球溶液的制備及抗失血性休克的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黃鶴;聚合豬血紅蛋白在大鼠離體小腸保存與大鼠失血性休克復蘇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趙桂玲;鈣激活鉀通道在重癥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應性中的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9 周彬;高滲鹽對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10 趙自剛;腸淋巴液致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腎損傷的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冬;醋酸鈉林格液糾正失血性休克代謝性酸中毒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張磊;不同液體復蘇方式對失血性休克大鼠腸道影響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劉潔;SAHA對失血性休克后大鼠相關凋亡蛋白在腎臟中表達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4 康豐娟;不同濃度高滲鹽水對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家兔救治效果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趙增凱;電針足三里對失血性休克大鼠腸屏障和腸膠質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6 羅晶晶;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液體復蘇策略效果及血漿代謝組學分析[D];南華大學;2015年
7 鄒彬;七氟烷預處理/后處理對低溫環(huán)境下失血性休克豬器官保護作用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劉士三;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孕兔早期腎臟功能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張斌;治療性低溫對失血性休克炎癥小體活化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10 岳云雪;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小鼠血管低反應性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4456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144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