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狀態(tài)下ADAMTS13羧基端的功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流動狀態(tài)下ADAMTS13羧基端的功能研究 出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突變體 剪切力 流動小室
【摘要】:目的研究ADAMTS13及其突變體于體外流動狀態(tài)下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降低血小板粘附形成血栓能力的差異。方法將全長ADAMTS13(FL)及缺失TSP2-8CUB1+2(MDTCS)和缺失CUB1+2(delCUB)cDNA質粒瞬時轉染COS7細胞,Western blot檢測各瞬時表達細胞分泌的蛋白。利用流體力學裝置平板流動小室(FlowChamber)培養(yǎng)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并通過蠕動泵加壓流動培養(yǎng)液模擬人體血管內流動狀態(tài),熒光顯微鏡觀測加入AD-AMTS13或其突變體蛋白后熒光標記的血小板聚集狀態(tài)的差異。結果成功在真核表達細胞內瞬時表達ADAMTS13及其突變體蛋白,簡單純化并經Western blot檢測各表達蛋白相對分子量與預期一致。Flow Chamber模擬人體血管內剪切力作用下,FL蛋白和MDTCS蛋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血小板凝集,delCUB蛋白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能力顯著下降。結論成功瞬時表達全長ADAMTS13及其突變體蛋白。初步證實流動狀態(tài)下ADAMTS13羧基端是參與裂解VWF以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主要區(qū)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DAMTS13 and its mutant on VWF in vitro. Methods to reduce the thrombotic ability of platelet adhesion. Methods the full-length ADAMTS13FLL and the deletion of TSP2-8CUB1 2 MDTCSs and CUB1 2 (2) were used to reduce the thrombotic ability of platelets. DelCUB)cDNA plasmid was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into COS7 cell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cultured by Western blot. The flow state of human blood vessel was simulated by using peristaltic pump pressurized flow medium.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fter adding AD-AMTS13 or its mutant protein. Results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ADAMTS13 and its mutation 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cells were successful. Body protein. Simple pur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s by Western blot. Flow Chamber simulated human intravascular shear stress. FL protein and MDTCS protein can inhibit platelet agglutination to some extent. Conclusion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full-length ADAMTS13 and its mutant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It was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that the carboxyl terminal of ADAMTS13 in mobile state is. Participate in the lysis of VWF to inhibit the main areas of platelet agglutination.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婦產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生殖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30671093,No.30672243)
【分類號】:R554.6
【正文快照】: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 13,ADAMTS13,即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protease,VWF-cp)是由Furlan[1]和Tsai[2]等在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生理特性時,從正常人血漿中純化的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凌;韋真理;;非典型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例診治分析并文獻復習[J];海南醫(yī)學;2010年22期
2 劉肖珩;孫胡蓉;余昶;曾燁;賴怡;韋琳;;CXCR1/2調節(jié)剪切力引起的血管內皮細遷移[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9年S1期
3 王雅丹;魏文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的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05年05期
4 高維強,沈飛,蘇健,白霞,阮長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域的表達及其單克隆抗體的制備[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5年04期
5 曾志羽;劉倩;鄭慧蕾;韋恒;馬國添;林發(fā)全;;高血壓病患者血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變化[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6 張步春;王安才;;剪切力對支架邊緣內皮細胞的生物學影響[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6年06期
7 李利芳;王安才;;剪切力與支架內再狹窄[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6年04期
8 陳勁松;匡希斌;陳海燕;陳琳;;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血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7年02期
9 莊磊;王偉娟;劉濤;趙云輝;楊向新;鄭萍;;血流剪切力對動脈粥樣硬化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年06期
10 趙星;陳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研究進展[J];血栓與止血學;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遲路湘;宋治遠;何國祥;劉建平;景濤;仝識非;冉擘力;鐘理;涂愛華;文玲;;兔頸動脈粥樣硬化流場改變對其斑塊及內、中膜病理變化影響[A];第1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專刊[C];2009年
2 劉肖珩;孫胡蓉;余昶;曾燁;賴怡;韋琳;;CXCR1/2調節(jié)剪切力引起的血管內皮細遷移[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于紅梅;常嘵年;曾衍鈞;胡金麟;;體外培養(yǎng)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在剪切力作用下分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的規(guī)律[A];全國第九屆生物力學和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楊瓊;劉錄山;;Caveo1in-1在異常剪切力誘導新西蘭兔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武曉玲;羅春霞;遲路湘;;兔頸動脈粥樣硬化流場改變對其斑塊及內、中膜病理變化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6 許海峰;楊向軍;周亞峰;惠杰;蔣遷波;宋建平;劉志華;蔣文平;;血漿可溶性血小板膜糖蛋白V在冠心病中的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7 張研;張錫文;許尚棟;;動脈瘤的流體動力學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曹書華;;血栓性微血管病[A];2009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王貴學;黃華;危當恒;鄧小燕;;低密度脂蛋白對內皮細胞與Ⅳ型膠原粘附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危當恒;王貴學;鄧林紅;楊力;劉錄山;王佐;楊永宗;鄧小燕;樊瑜波;;血管局部剪切力改變促進內膜增生及動脈粥樣斑塊形成[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介入科主任 狄鎮(zhèn)海;如何防止血栓發(fā)生[N];鎮(zhèn)江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王純;血管斑塊咋回事?[N];健康時報;2003年
3 余光明;長期服阿司匹林 須防出血[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4 潘鋒 劉莎莎;波立維適用于嚴重急性心臟病發(fā)作[N];科學時報;2006年
5 ;高血壓的日常防治[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6 李志艷;血液流變學檢查[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7 上海青島路讀者 李鐵;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脈管病[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7年
8 滿偉;ACS抗血栓藥物治療[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9 韓詠霞;5招助冠心病人過好春節(ji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良;低剪切力介導內皮細胞表達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1的機制及辛伐他汀干預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張立;以mBAFF為靶向分子雙重治療B淋巴瘤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3 孫惠文;剪切力介導血管內皮細胞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9及其信號轉導通路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張莉;擾動剪切流場的體外模擬及其對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內皮下沉積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5 趙磊;新型CD20抗體的設計及生物學功能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何昊;OPG在腹主動脈瘤中的表達及OPG與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凋亡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濤;兔頸總動脈不同形式剪切力及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構建[D];山東大學;2011年
2 許海峰;血漿可溶性血小板膜糖蛋白V在冠心病中的意義[D];蘇州大學;2005年
3 陳勁松;血漿hs-CRP、vWF、vWF-cp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相關性研究[D];南華大學;2005年
4 馬瑞芳;剪切力與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綜合危險的相關性[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5 李瑩;局部狹窄對動脈血液流動的影響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6 宋少軒;頸動脈斑塊的超聲檢查及危險因素分析[D];燕山大學;2009年
7 黃金梅;正常高值血壓者頸動脈血流剪切力與內皮功能變化[D];南華大學;2011年
8 許燦新;壓應力對人血管內皮細胞內皮脂酶表達和黏附功能的影響及機制[D];南華大學;2006年
9 韓亞剛;內皮細胞對擾動剪切流場響應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10 王元會;心肌缺血周負荷對兔冠狀動脈側支循環(huán)生成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657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136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