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群腦膜炎奈瑟菌NMB0315核酸疫苗與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效果初探
本文關鍵詞:B群腦膜炎奈瑟菌NMB0315核酸疫苗與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效果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B群腦膜炎奈瑟菌 外膜蛋白NMB0315 核酸疫苗 蛋白疫苗 聯(lián)合免疫效果
【摘要】:[目的]初步探討和評價NMB0315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及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誘導小鼠產(chǎn)生特異性體液/細胞免疫應答水平及其免疫保護效果,為研制高效B群流腦疫苗提供可靠實驗依據(jù)。[方法]1.對本課題組保存的真核表達重組質粒pcDNA3.1(+)/NMB0315進行鑒定后,大量制備并純化;肌肉注射免疫雌性BALB/c小鼠,采用間接ELISA法檢測免疫小鼠血清中特異性IgG、生殖道黏膜分泌物中特異性s IgA抗體水平及免疫小鼠脾淋巴細胞培養(yǎng)上清液中IFN-γ、IL-4含量,CCK8法測定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刺激指數(shù)(SI);2.對本課題組保存的含原核重組質粒pET-30a/NMB0315的E.coli BL21誘導表達重組蛋白;腹腔注射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分析其誘導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水平。3.大量制備NMB0315核酸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采用核酸初免-蛋白加強(DNA prime-protein boost)方法,聯(lián)合免疫雌性BALB/c小鼠,測定特異性體液/細胞免疫應答水平、免疫血清體外殺菌效價,觀察聯(lián)合免疫對感染B群腦膜炎球菌小鼠的免疫保護效果。[結果]1.NMB0315核酸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血清特異性Ig G水平及生殖道黏膜sIg A水平隨免疫時間呈上升趨勢,免疫后第八周抗體效價分別為1:45,000和1:3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PBS、pcDNA3.1(+)、CpG(P0.01);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刺激指數(shù)SI(2.112±0.342)、細胞因子IFN-γ(142.31±19.45 pg/mL)及IL-4(178.04±18.38 pg/mL)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bs、pcdna3.1(+)、cpg(p0.01)。2.nmb0315蛋白疫苗誘導小鼠產(chǎn)生了高水平的體液免疫應答,特異性igg水平隨免疫時間呈升高趨勢,第8周效價達1:180,000;siga水平也呈升高趨勢,第8周效價為1:40,000;免疫第八周與體液免疫有關的細胞因子il-4含量為248.47±23.37pg/ml,與細胞免疫有關的ifn-γ含量為198.12±20.02pg/ml,小鼠脾細胞刺激指數(shù)si為1.631±0.062,上述免疫指標均明顯高于pbs和fa對照組(p0.01)。3.核酸初免-蛋白加強的聯(lián)合免疫誘導的血清特異性igg,igg1,igg2a,igg2b和igg3水平及生殖道灌洗液中特異性siga水平在第八周達到峰值,抗體效價分別為1:150,000、1:70,000、1:50,000、1:22,000、1:45,000、1:30,000,脾淋巴細胞誘生的il-4含量為219.58±20.01pg/ml,上述與體液免疫相關指標均較單一重組蛋白疫苗組低(p0.05);小鼠脾淋巴細胞刺激指數(shù)(si:2.185±0.086)及ifn-γ(226.60±22.76pg/ml)這些與細胞免疫有關的指標均明顯高于重組蛋白疫苗組(p0.05);核酸疫苗組、重組蛋白疫苗組和聯(lián)合免疫疫苗組免疫血清在補體介導下的體外殺菌效價分別為1:64、1:128和1:128,72小時內對實驗小鼠的免疫保護率分別為70%、95%和80%。4.免疫2、4、6、8w時,核酸疫苗組、重組蛋白疫苗組和聯(lián)合免疫疫苗組igg2a/igg1比值均小于1。[結論]1.nmb0315疫苗誘導體液免疫(包括黏膜免疫)的效果為:重組蛋白疫苗組聯(lián)合免疫疫苗組核酸疫苗組;誘導細胞免疫的效果為:聯(lián)合免疫疫苗組核酸疫苗組重組蛋白疫苗組;2.nmb0315疫苗72小時內對實驗小鼠的免疫保護效果為:重組蛋白疫苗組聯(lián)合免疫疫苗組核酸疫苗組。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中瑞;韓東雷;趙駿菲;陳夢琳;陳敏;;利用大腸桿菌生產(chǎn)N-糖蛋白和糖蛋白疫苗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3年11期
2 鄭麗舒;段招軍;;A型流感病毒M2蛋白疫苗的研究進展[J];病毒學報;2006年06期
3 潘芹芹,崔毓桂,龔光明,吉傳義,潘勇,王興海;LHRH融合蛋白疫苗對性成熟前小鼠性腺軸系的影響[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5年08期
4 李文桂;陳雅棠;;豬帶絳蟲45W蛋白疫苗的研制現(xiàn)狀[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3期
5 張冉,易新元,曾憲芳,張順科,蔡春,Larry McReynolds;日本血吸蟲Rho GTPase DNA疫苗及重組蛋白疫苗免疫保護機制初探[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4年05期
6 宋娟;郭衛(wèi);柴景蕊;由振東;路長林;;可卡因-苯丙胺調節(jié)轉錄肽蛋白疫苗在嗎啡鎮(zhèn)痛及其耐受中的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任繼玲;王華;楊明;王麗;吳秀麗;王麗穎;于永利;;人乳頭瘤病毒重組蛋白疫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真核表達[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年01期
8 吳婷;歐山海;程通;何水珍;伍小路;鄭舟;張軍;夏寧邵;;戊型肝炎病毒重組顆粒性蛋白疫苗在小鼠體內誘導的免疫應答研究[J];病毒學報;2005年06期
9 郝建軍;;亞單位糖蛋白疫苗免疫動物后原發(fā)無癥狀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檢測[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90年06期
10 ;治療性乙肝蛋白疫苗有望打破乙肝免疫耐受態(tài)[J];透析與人工器官;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娟娟;;蛋白疫苗中佐劑應用進展[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2 潘芹芹;崔毓桂;賈悅;王興海;;LHRH融合蛋白疫苗對性成熟前小鼠性腺軸系的影響[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何曉文;章亞男;何穎;李凱;姜磊;孫樹漢;;乙肝DNA疫苗聯(lián)合基因工程蛋白疫苗提高免疫效果的研究[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長三角生物醫(yī)藥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張淑芳;張吉鳳;高航;馬吉春;臺桂香;;重組人MUC1-MBP融合蛋白誘導小鼠Th1活化[A];第九屆全國腫瘤生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董長青;萬克森:研制適合國人的蛋白疫苗[N];北京日報;2011年
2 彭勇;治療性疫苗有望打破乙肝免疫耐受[N];南方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滕新棟;結核病亞單位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性[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宋欣欣;提高HPV融合蛋白疫苗療效策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劉波;雙功能HPV治療性融合蛋白疫苗的抗癌作用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王秀麗;hCGβ-C3d3融合蛋白疫苗的體液免疫效應及其抗生育潛能[D];復旦大學;2004年
5 方芳;重組MUC1-MBP融合蛋白疫苗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曾瑞紅;RSV重組蛋白疫苗的制備及其免疫原性和保護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7 章宏海;熱激蛋白HSP70融合蛋白疫苗的抗腫瘤作用研究以及HSP70在免疫調控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6年
8 譚光宏;重組異種endoglin蛋白疫苗抗腫瘤作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李金耀;通過共免疫鼠卵透明帶3 DNA和蛋白疫苗技術增強免疫不孕效果及降低卵巢炎癥反應的研究[D];新疆大學;2007年
10 李曉楠;手足口病新型疫苗的初步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菲;結核潛伏抗原篩選與治療性融合蛋白疫苗的制備[D];蘭州大學;2016年
2 宋迎春;B群腦膜炎奈瑟菌NMB0315核酸疫苗與重組蛋白疫苗聯(lián)合免疫效果初探[D];南華大學;2016年
3 任繼玲;口蹄疫重組蛋白疫苗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宋娟;可卡因—苯丙胺調節(jié)轉錄蛋白疫苗對嗎啡誘導的小鼠條件性位置偏愛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趙莉群;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蛋白疫苗的制備及免疫效果評價[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趙明麗;DNA疫苗預敏蛋白疫苗增強策略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免疫應答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崔珂;CpG ODN對口蹄疫重組蛋白疫苗增效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黃智勇;納米氫氧化鋁吸附抗淋病LTB-PorB重組蛋白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D];南華大學;2011年
9 張璐思;B群腦膜炎球菌重組LTB-NspA融合蛋白疫苗免疫活性及保護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4年
10 李岱容;肺炎鏈球菌蛋白疫苗ClpP免疫保護效果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973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119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