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形象國內傳播與提升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206;F592.7
【圖文】:
19圖 1.1 選題研究的技術路線1.5 本研究主要創(chuàng)新點本文的研究創(chuàng)新點主要著眼于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兩部分,由于云南形象傳播及提升研究主要著眼于云南省旅游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所調實踐部分的創(chuàng)新,其創(chuàng)新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云南省旅游形象傳播及提升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在文獻綜述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旅游形象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文獻主要側形象本身與旅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這就容易造成在研究的過程旅游形象自身的研究主體,導致容易以共性研究為研究背景,而本文以為形象研究的主體,云南省旅游形象傳播與提升研究為國內外其他旅游
區(qū)的調查群體反饋表現(xiàn)出較為良好的形象空間傳播效果以及對于“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旅游宣傳口號影響下的云南省旅游形象更為認可的特點,所以我們通過分析云南省區(qū)域內空間傳播效果發(fā)現(xiàn)主要旅游目的地地區(qū)和非主要旅游目的地地區(qū)對于云南省旅游形象的傳播認知效果存在較大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英團;;重塑云南旅游新形象[J];時代金融;2015年31期
2 徐小波;趙磊;劉濱誼;吳必虎;鐘櫟娜;;中國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與分異[J];地理研究;2015年07期
3 劉樂;;云南旅游形象變遷及啟示[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年01期
4 李黎;;旅游品牌形象的要素及其傳播——以云南旅游為例[J];新聞界;2011年02期
5 王嫻;王樹剛;;云南省騰沖縣旅游形象定位設計[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2期
6 李曉莉;;事件對舉辦地的旅游形象影響與提升戰(zhàn)略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07年08期
7 鄧藝,張汝斌,彭靖里;國際大通道建設與云南旅游形象定位[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鄧明艷;峨眉山旅游形象定位的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4期
9 方世敏;懷化旅游形象要素設計與形象整合傳播方案的思考[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10 張建忠;泰安市城市旅游形象的設計與塑造[J];泰安師專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付磊;;奧運會對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作用[N];中國旅游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聶艷梅;中國城市形象影響力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同心;中國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的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3 劉春波;輿論引導論[D];武漢大學;2013年
4 付愛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游形象設計中的景觀色彩設計[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庹繼光;中國當代傳播研究中的理論體系建構[D];四川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玉芳;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年
2 王月玲;南寧地鐵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及提升策略研究[D];廣西大學;2018年
3 屈穎;武漢城市形象整合營銷傳播研究[D];廣西大學;2018年
4 夏靜;網絡媒體時代下的武漢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年
5 翟秀志;旅游目的地形象宣傳的績效評估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6 鐘慧雯;大眾傳媒作用下的“十八洞村”地區(qū)形象傳播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7 楊夢瑩;城市旅游形象輿情危機應對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8 鄭德順;烏魯木齊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7年
9 來晨星;基于游客滿意度的成都鄉(xiāng)村旅游形象提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年
10 張燕;基于扎根理論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安徽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309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73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