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時代豆瓣網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7 06:48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曾經作為新興媒介的互聯(lián)網,也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逐漸衍變成一種對人們生活理念和思維方式影響愈加深遠的文明。特別是自2004年Web2.0概念提出以來,互聯(lián)網從Web1.0時代僅僅通過點擊html網頁單向瀏覽傳統(tǒng)網站提供的內容,轉變?yōu)閃eb2.0下用戶信息的交互生產和瀏覽。這并不是簡單的某項技術升級或者新應用的研發(fā),而是整個互聯(lián)網應用理念和架構的更新?lián)Q代,相較以往,Web2.0提供的內容更豐富、聯(lián)系性更強、工具性也更強了;ヂ(lián)網,不再是過去人機交互的模式,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聯(lián)系前所未有地方便快捷。因而,Web2.0時代下的網絡文化,也相應地會產生新的發(fā)展與變革。本文選取Web2.0網站中最具中國獨創(chuàng)氣質的豆瓣網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此為基礎,對Web2.0時代SNS網絡文化的現(xiàn)狀進行初探。 豆瓣網是我國Web2.0時代中國最具獨創(chuàng)特質的網站,素來以獨具特色的書籍、電影、音樂等的評論著稱,并且有針對不同人群喜好的各種社區(qū)小組供用戶來選擇和加入。豆瓣網在最初開發(fā)時更多地是類似于一種自發(fā)組織型的網站,聚集的用戶多為愛讀書,愛看電影的“文藝青年”。起初,這些年輕人被簡潔的網頁設計、人性化的運營模式和充足的自發(fā)內容生產空間所吸引,并在使用過程中形成了對網站極高的黏性。與此同時,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用戶在彼此的互動之間形成了穩(wěn)定的群體,群體間的互動,又打造出豆瓣網整體所特有的網絡文化。在豆瓣網種類豐富的各種文化群體之中,小資、文青、小清新三種文化是主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分析豆瓣網文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文化都屬于青年亞文化的范疇,并且在Web2.0環(huán)境中,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互動、進行抵抗與被其收編過程,也具備了與傳統(tǒng)大眾傳播時代不同的方式和特點。 研究Web2.0時代的網站,探尋它對人們現(xiàn)實生活、思維觀念所構成的影響,最好的方式就是研究該網站所承載的文化。本文對豆瓣網的文化研究,用到了許多交叉學科的理論,不僅包含了網絡傳播學、心理學學科的理論,也囊括了社會學、哲學等學科理論。在研究方法上,則以定性定向研究、比較研究以及文獻、案例分析研究為主。通過以上的理論支撐和研究方法的運用,本文依次介紹了豆瓣網的概況及其文化偏向、分析了Web2.0時代下,豆瓣區(qū)別傳統(tǒng)網站的傳播理念、架構,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展現(xiàn)的傳播特征,尤其著重探析了豆瓣網主要文化組成,并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最后對當前豆瓣網文化傳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理和思考。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06
本文編號:2630583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尹雯婷;;觸及人心的網絡——從豆瓣小組看網絡社區(qū)人性化發(fā)展[J];新聞世界;2010年S2期
2 宋石男;;互聯(lián)網與公共領域構建——以Web2.0時代的網絡意見領袖為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胡泳;;在互聯(lián)網上營造公共領域[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4 丁漢青;王亞萍;;SNS網絡空間中“意見領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網為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03期
,本文編號:26305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3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