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民日報》(2001—2010)報道中的村官媒介形象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予敏;;論媒介形象及其生產(chǎn)特征[J];國際新聞界;2007年11期
2 欒軼玫;;媒介形象生成的社會空間——一個關于媒介空間關系資源的理論[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3 宣寶劍;;媒介形象內涵分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03期
4 于德山;;30年來我國運動員媒介形象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9年04期
5 張倩;;解析代表媒介形象的典型人物價值[J];軍事記者;2009年08期
6 魏娟;;危機事件中的領導人媒介形象研究[J];新聞前哨;2009年09期
7 茍國旗;;農(nóng)民工媒介形象與轉型[J];求索;2009年09期
8 萬珊;;消費社會中公眾力量對建構媒介形象的影響[J];東南傳播;2010年02期
9 王朋進;;“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論背景、歷史脈絡和發(fā)展趨勢[J];國際新聞界;2010年06期
10 江根源;季靖;;城市媒介形象及其傳播戰(zhàn)略的選擇——解讀杭州市在三份國家級報刊中的媒介形象[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靜;;從李娜“法網(wǎng)奪冠”看運動員媒介形象的全媒體塑造策略[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2 江根源;季靖;;城市媒介形象:中國新聞體制下歷史和現(xiàn)實的建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3 高煥靜;;差異的表征:少數(shù)民族媒介形象的符號學解讀[A];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靜怡;張常悅;;抗爭與爭議:在美華人抗議者媒介形象分析——以《吉米脫口秀》抗議事件為例[A];媒介化社會的社會文明建構——第四屆“華中地區(qū)研究生新聞傳播學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3年
5 唐冰寒;;“千年鹽都”媒介形象傳播策略研究[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六輯)[C];2013年
6 李枚;;關于網(wǎng)絡媒體對“高學歷女性”群體媒介定型偏差的實證調查[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邰子桐;運用名牌策略樹立媒介形象[N];吉林日報;2011年
2 駐鄂記者 錢忠軍 通訊員 萬建輝 肖屈;周朝時就有“城管”[N];文匯報;2011年
3 馬威;用新聞方式觀察形象的背影[N];鐵嶺日報;2007年
4 黃升民;包裝改版:事關媒介形象大事[N];中華新聞報;2002年
5 記者 來建強;虛假廣告:為社會增添不和諧因素[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宣寶劍;媒介形象系統(tǒng)論[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2 嚴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巍;我國報紙媒介形象廣告語分析[D];重慶工商大學;2011年
2 孫沙;危機事件背后的大學媒介形象重塑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陳旭光;雷鋒媒介形象的變遷與重構[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4 王洪智;醫(yī)生媒介形象的變異及重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5 童帥;擬態(tài)環(huán)境理論視域下我國城管的媒介形象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魏超;大學生村官媒介形象與現(xiàn)實形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7 白麗敬;鳳凰網(wǎng)“城管”報道的媒介形象與現(xiàn)實形象差異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8 陳騫;新媒體語境下中國國家領導人媒介形象傳播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9 邢玉龍;“剩男”媒介形象的傳播學解析[D];內蒙古大學;2015年
10 韓璐;《南方人物周刊》中都市精英女性媒介形象的呈現(xiàn)與傳播[D];內蒙古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222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2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