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當代電視廣告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的協(xié)調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國內當代電視廣告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的協(xié)調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視廣告是各種電視媒體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廣告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還同時具有對社會文化取向的導向性價值。而社會文化取向,作為社會對文化價值觀念的反映,同時也對電視廣告的市場效應起到巨大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電視廣告這種形式與社會文化取向之間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趨勢日漸明顯。在當前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階段,有必要對電視廣告的市場效應和文化取向的協(xié)調性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確保充分發(fā)揮電視廣告的市場效應的同時,對社會文化取向起到更加積極,正向的引導作用,使兩者產生良性的循環(huán),互相促進。這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有非常明顯的實踐價值。隨著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的電視廣告業(y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涌現(xiàn)出一批在藝術性和觀賞性上非常優(yōu)秀的電視廣告作品,其中不乏對整個社會文化的導向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認,由于絕大多數電視廣告仍然屬于商業(yè)廣告,所以廣告主更注重廣告帶來的短期直接的經濟效益,而輕視廣告作品對文化取向的影響。片面地要求企業(yè)放棄對經濟效益的重視而去追求電視廣告的對文化取向的引導價值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本文希望通過對如何利用文化取向對電視廣告的影響作為研究,以探究通過政府引導以及提高廣告主、廣告媒體、廣告人和受眾文化素養(yǎng)的途徑,找到一條能更好的放大電視廣告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的雙贏之路。
【關鍵詞】:電視廣告 市場效應 文化取向
【學位授予單位】:聊城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713.8;G229.2-F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2
- 第一節(jié)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8-9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9-11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12-14
- 第一節(jié) 電視廣告的審美特性12-13
- 第二節(jié) 電視廣告的市場效應13
- 第三節(jié) 電視廣告的文化取向13-14
- 第二章 國內當代電視廣告的現(xiàn)狀與反思14-18
- 第一節(jié) 當代電視廣告的現(xiàn)狀14-16
- 第二節(jié) 對當代電視廣告現(xiàn)狀的反思16-18
- 第三章 基于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電視廣告創(chuàng)意的原則與標準18-26
- 第一節(jié) 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原則18-22
- 第二節(jié) 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標準22-26
- 第四章 基于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電視廣告視覺表現(xiàn)及傳播策略26-33
- 第一節(jié) 把握腳本寫作的親和力26-27
- 第二節(jié) 加強視覺表現(xiàn)手法27-30
- 第三節(jié) 體現(xiàn)文化正能量30-31
- 第四節(jié) 把握廣告播出時間的分配31-33
- 第五章 當代電視廣告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作用與途徑33-41
- 第一節(jié) 對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認識33-34
- 第二節(jié) 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作用34-37
- 第三節(jié) 對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相協(xié)調的途徑37-41
- 結語41-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4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貴泉;電視廣告 情感因素的運用[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年S2期
2 李濤;談電視廣告的實播監(jiān)測[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年S2期
3 李永明;淺談電視廣告的誤區(qū)[J];中國有線電視;2000年06期
4 馬榮;電視廣告的豪華與百姓生活的樸實[J];價格與市場;2000年04期
5 金萍華;;“聽出”品牌——論電視廣告聲音與品牌塑造[J];廣告大觀;2001年03期
6 李穎莊;;世界格局中的中國電視廣告[J];中國廣告;2001年01期
7 李克成;王春霞;;淺談電視廣告的創(chuàng)意[J];山東視聽;2002年11期
8 溫冬開;堯旭華;;中國電視廣告的信息內容研究[J];廣告大觀;2002年03期
9 黃升民;;重壓之下 無所畏懼——談談2002年的電視廣告市場經營[J];廣告大觀;2002年06期
10 姚水君;電視廣告的機遇與挑戰(zhàn)[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可明;;受眾價值觀對電視廣告創(chuàng)意的制約[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杰文;;民間魔幻敘事與電視廣告的招徠術[A];《民族遺產》(第一輯)[C];2008年
3 余睿;;從合作原則看現(xiàn)代電視廣告語[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詹丹;;論中國電視廣告中的兒童形象[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輯)——書寫城市:文學與城市體驗[C];2014年
5 楊鐵黎;肖鵬;;我國體育用品企業(yè)電視廣告投放現(xiàn)狀及其策略研究[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迪;;上海兒童健康信息認知的“知溝”研究——以電視廣告為例[A];第一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波;電視廣告“亂”從何來?走向何方?[N];中國電影報;2005年
2 馬善記;電視廣告“五大病”[N];光明日報;2004年
3 李素滿;日本郵政電視廣告激發(fā)國民寫信熱情[N];人民郵電;2005年
4 仇紹強;電視廣告經營的集散地模式[N];中華新聞報;2002年
5 王積龍;電視廣告面臨的危機及出路[N];中國工商報;2007年
6 劉冬梅;精當剪輯彰顯電視廣告視聽沖擊力[N];中華新聞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劉蓓蓓;圖書電視廣告:炒作?創(chuàng)新?[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8 周士君;助“假”為虐的電視廣告[N];中國工商報;2002年
9 于慧;剖析廣告對兒童的影響[N];長治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劉廷艷;建議開設電視廣告頻道[N];協(xié)商新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楊志欣;俄語電視廣告語篇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2 唐英;消費時代電視廣告審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喜希格尼瑪;蒙古國與中國大學生的電視廣告的心理效應的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泓;從“意義轉移”到“意義依附”[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宋連蓮;模擬電視觀眾對電視節(jié)目和電視廣告的觀賞行為[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國珍;電視廣告定價模型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2 張寧;中國電視廣告創(chuàng)意思考[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袁迪;電視廣告躲避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雪珂;電視廣告監(jiān)管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馬燕;論我國電視廣告對消費文化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6 齊晶;電視廣告的有效說服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馬迪;電視廣告故事敘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宋衛(wèi)衛(wèi);洗化類電視廣告語言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9 倪麗平;數字特效在電視廣告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趙國紅;日常生活敘事在電視廣告中的運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國內當代電視廣告市場效應與文化取向的協(xié)調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19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