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的文化身份與敘事語言
發(fā)布時間:2020-07-27 20:09
【摘要】: 奈保爾的多元文化身份主要是由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經(jīng)歷決定的。他的祖先來自印度,自己也長著一副印度人的臉;出生在特立尼達;在英國求學、結(jié)婚、定居;再加上到世界各地旅游和考察,使他具有了一種特定的“多根性”,多個“家園”的“故鄉(xiāng)”情節(jié)。但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兩種文化:印度文化和英國文化。他從小主要接受的是英國文化的熏陶并進而從英國文化的視角來評判第三世界國家,同時,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印度人的血,他的家庭背景也使他留下了深深的印度烙印。特殊的文化身份造就了特殊的文化視角和洞察的敏感性,同時對其敘事語言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奈保爾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經(jīng)歷使他同時擁有了四個家園:特立尼達、印度、英國、和非洲。其中,特立尼達、印度和非洲屬于奈保爾的一個世界;英國屬于他的另外一個世界。奈保爾對于第一個世界的三個家園的殖民書寫以《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印度:受傷的文明》和《河灣》為典型代表。通過分別對這三部代表作個案的敘事語言分析,讀者可以體驗到奈保爾獨特的文化視角和心理感受,同時也可以通過敘事語言來對奈保爾的文化身份進行深入分析。奈保爾的文化身份經(jīng)歷了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從游離于特立尼達的《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自我身份的體認,到遭受文化沖擊的《印度:受傷的文明》中他者身份的體認,最后到行走于兩個世界之間的《河灣》中多重身份的體認,奈保爾在敘事方式和敘事語言中展現(xiàn)出多元文化匯聚一身的特點。奈保爾通過對自我審視進行自我剖析,同時又以他者的視野對第三世界的貧窮與落后進行了反省,使其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灰暗、震撼的特點。他的多元文化身份在不同的敘事語言中得以形成。 奈保爾在三部作品中對第三世界的貧窮與落后進行了尖刻的描敘,經(jīng)?梢钥吹疥P(guān)于“黑暗”意象的書寫,而且語言上也頻現(xiàn)辛辣的諷刺和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同時,由于奈保爾對三個不同的家園有著不同的文化身份,因而在敘事上對三部作品采用了不同敘事角度和敘事方式。此外,這三部作品在文體和敘事語言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561.074
本文編號:2772316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561.074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旭峰;;論《河灣》對后殖民政治的反思[J];當代外國文學;2012年02期
2 薛琳璐;;凡一平文化身份的嬗變及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年05期
3 曾玉洪;;以“我”為中心解析《作家周圍的人》[J];作家;2012年2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俞曦霞;V·S·奈保爾后期創(chuàng)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予淑;為印度歷史塑型:V·S·奈保爾的印度形象書寫[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2 陳玲;通往第三空間的身份之旅[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威子;奈保爾游記《印度三部曲》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4 余思洋;文化邊緣人[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毛玲燕;V.S.奈保爾旅行寫作的后殖民解讀[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6 王巖;孤獨的放逐之旅[D];吉林大學;2013年
7 趙德娟;論V.S.奈保爾小說中模仿者的文化身份[D];南京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723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77231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