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上古漢語不確定語氣副詞的區(qū)分

發(fā)布時間:2017-09-03 03:28

  本文關鍵詞:上古漢語不確定語氣副詞的區(qū)分


  更多相關文章: 上古漢語 不確定語氣副詞 傳信 主觀性 語體


【摘要】:對于研究不同種類的副詞,句法制圖方法卓有成效。但對近義副詞來說,語用學分析可以發(fā)掘出更重要的語言事實。以上古漢語不確定語氣副詞為例,它們在主語前或主語后、副詞并用、兩項副詞連用的排序、進入從句、移位方面的表現(xiàn)參差,捕捉不到整齊的規(guī)律;如果從信息渠道、主觀性(褒貶和信疑)、語體等方面審視,不確定語氣副詞內部有區(qū)分,這些話語層面的區(qū)分與語氣副詞的意義、構成方式有關,也有一套語法形式的佐證(如:對人稱、語氣、句式的選擇)。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上古漢語 不確定語氣副詞 傳信 主觀性 語體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CCY034) 天津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TJHY11-010)支持
【分類號】:H141
【正文快照】: 1.引言按照萊布尼茨的觀點,“必然”是說某命題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為真,“可能”是說某命題只在有些可能世界中為真(陳波,2003:93)。模態(tài)邏輯用符號“□”和“◇”表示“必然”和“可能”,它們可以類比主觀認識的“確定”和“不確定”(周北海,1997:2)。自然語言的不確定語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子玲;;《論語》第一人稱的指示義[J];當代語言學;2014年02期

2 蔡維天;;談漢語模態(tài)詞的分布與詮釋之對應關系[J];中國語文;2010年03期

3 周利芳;;內蒙古豐鎮(zhèn)話的語氣副詞“管(兀)”和“敢情”[J];語文研究;2008年04期

4 邢向東;神木方言的副詞[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5 張伯江;認識觀的語法表現(xiàn)[J];國外語言學;1997年02期

6 林立芳;;梅縣方言口語副詞匯釋[J];韶關大學韶關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7 吳光;《濾冠子》非偽書考辨[J];浙江學刊;1983年04期

8 劉照雄;林蓮云;;保安語和撒拉語里的確定與非確定語氣[J];民族語文;1980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盛益民;吳語紹興柯橋話參考語法[D];南開大學;2014年

2 李素英;中古漢語語氣副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蕾;;英漢“言據(jù)標記”詞匯化對比研究:事件語義視角[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2 于秀金;;漢語(非)現(xiàn)實范疇的顯赫性與擴張性——跨語言原型范疇化視角[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年05期

3 谷峰;;上古漢語不確定語氣副詞的區(qū)分[J];中國語文;2016年05期

4 潘立慧;;上林壯語體標記[J];河池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5 謝國平;王和玉;;“NP+V-起來+AP”結構的情態(tài)句法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6 崔海鷹;;黃懷信《濾冠子校注》評介[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年01期

7 陳海峰;;非真性詢問疑問句與傳信語的異常態(tài)“同現(xiàn)”[J];海外華文教育;2016年01期

8 吳福祥;;漢語語義演變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古漢語研究;2015年04期

9 王桂亮;鐘虹;;漢語方言“了”類標記的分化及其成因——以山東昌樂話為例[J];江漢學術;2015年06期

10 張軍;;傈僳語系詞的語法化[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程文文;簡帛醫(yī)書虛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2 華滿元;中國古代佛典“譯道”的知識譜系及現(xiàn)代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黃娜;南北朝譯經疑問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羅主賓;明清時期語氣副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5 秋蘭(Benyatip Suphakalin);《老殘游記》副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6 曹銀晶;“也”、“矣”、“已”的功能及其演變[D];北京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丹;;從《戰(zhàn)國縱橫家書》看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J];東方語言學;2007年01期

2 劉金玉;《論語》中“身”、“己”、“我”的自我道德教育意義[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趙君;《論語》與《論語注疏》中人稱代詞的比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曾令香;《詩經》《論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我”的比較[J];棗莊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王淑怡;《論語》中的人稱代詞[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6 蔡維天;;談“有人”“有的人”和“有些人”[J];漢語學報;2004年02期

7 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8 洪波;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我”“朕”的分別[J];語言研究;1996年01期

9 錢宗武;《尚書》自稱代詞及其特點[J];古漢語研究;1994年04期

10 廖秋忠;;《語氣與情態(tài)》評介[J];國外語言學;1989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芳;重疊多功能模式的類型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2 劉輝;現(xiàn)代漢語事件量詞的語義和句法[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群;明清山東方言副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宋永圭;現(xiàn)代漢語情態(tài)動詞“能”的否定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學春;選擇連詞“其”與語氣副詞“其”[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2 李鑫;;語氣副詞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3 楊德峰;;語氣副詞作狀語的位置[J];漢語學習;2009年05期

4 喬石豪;;語氣副詞“也”的來源及演變過程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萬光榮;;語氣副詞對復句中分句語氣異類組配的影響[J];漢語學報;2013年03期

6 李浚哲;;中日語氣副詞對照[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9年01期

7 徐巧妹;;漢日語氣副詞在句中位置分布的對比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年11期

8 肖應平;;現(xiàn)代漢語語氣副詞研究述評[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9 馬玉鳳;;語氣副詞“又”與“并”、“還”對比分析[J];語文學刊;2009年16期

10 賴琴蓮;馬貝加;;語氣副詞“還”的產生[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湯曉林;;語氣副詞“一旦”及其教學[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沈冰;;試析語氣副詞“并”的語義與語用[A];第七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4年

3 宋t熝,

本文編號:7826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826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c9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