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母語者和第二語言學習者名名組合的理解
本文關鍵詞:漢語母語者和第二語言學習者名名組合的理解
更多相關文章: 漢語母語者 第二語言學習者 名名組合 關系解釋 屬性解釋 語言水平
【摘要】:本文通過兩個實驗考察漢語母語者和第二語言學習者對陌生的漢語名名組合的理解以及漢語水平對第二語言學習者理解策略的影響。實驗一要求43名漢語母語者和42名不同水平的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理解15個陌生的名名組合并在兩個解釋(關系解釋和屬性解釋)中選擇一個恰當?shù)慕忉?實驗二要求55名不同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對45個陌生的名名組合做出解釋。研究結果顯示:(1)漢語母語者和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理解名名組合時會采用關系解釋和屬性解釋這兩種主要的策略;(2)漢語母語者和第二語言學習者對于陌生復合詞的理解都存在關系解釋的偏好,表明關系競爭理論更適合解釋漢語名名組合的理解機制;(3)沒有發(fā)現(xiàn)關系解釋、屬性解釋的比率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而發(fā)生變化。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
【關鍵詞】: 漢語母語者 第二語言學習者 名名組合 關系解釋 屬性解釋 語言水平
【基金】: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專項資金)的支持和資助,項目編號為14ZDJ03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理解和掌握復合詞是第二語言學習者在詞匯習得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兩個名詞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復合詞或者復合結構的過程,實際上是將已有的、熟悉的概念組合起來以表達一個新概念的過程,例如“網(wǎng)友”“網(wǎng)民”“股民”?雌饋砗唵蔚拿M合,實際可能包含多種不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菡;;談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學習動機[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年06期
2 胡琳;;晚期第二語言學習者主謂一致語法加工的研究述評[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戴云娟;;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會話修正現(xiàn)象研究[J];漢語學習;2007年06期
4 葉莉萍;;由動機激發(fā)第二語言學習者會話的欲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6期
5 張林軍;;噪音背景對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詞語識別和句子理解的影響[J];世界漢語教學;2013年03期
6 張江麗;;提供核心義對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多義詞詞義猜測的影響[J];語言文字應用;2013年04期
7 呂萬英;;第二語言學習者策略研究評介[J];考試周刊;2007年31期
8 孫曉明;第二語言學習者句法知識與閱讀能力[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9 溫劍波;李秋;;第二語言學習者語音調查研究[J];語文學刊;2007年15期
10 戴燕;;學習態(tài)度對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影響[J];考試周刊;2009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同用;;關于編纂現(xiàn)代漢語常用實詞搭配詞典的設想——以第二語言學習者為使用對象[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孫曉明;第二語言學習者句法能力與閱讀能力的關系以及其閱讀加工過程中的制約因素[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2 白玉;不完全重復任務對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表現(xiàn)的影響[D];北京大學;2013年
3 戴云娟;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會話修正現(xiàn)象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4 陳晶;英語為母語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語氣習得情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5 范紅娟;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與母語者在猜詞過程中的差異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6 周長平;在線反饋對第二語言學習者寫作影響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7 朱世芳;韓國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口語語篇發(fā)展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8 陸盈伊;以《漢語教程Ⅰ》為藍本的漢字練習設計[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442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4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