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義副詞“至多”、“至少”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15 13:11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所搜集到的語料的統(tǒng)計考察,對漢語中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在語義、句法、語用等方面的對稱與不對稱現(xiàn)象進行比較全面地考察分析,細致描寫二者不對稱的情況,并從語義、認知等角度解釋其不對稱的原因。 全文共分七章,主體部分為二至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部分,闡述本文的選題緣由、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第二章從語法意義、主觀量等方面分析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在語義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對稱性。 第三章主要從句法位置、句法組合等方面考察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在句法上的對稱與不對稱。從句法位置來看,“至多”、“至少”都可用于句中,也可用于句首,呈對稱分布。從句法組合來看,“至多”、“至少”與某些詞語(能愿動詞、副詞、語氣詞)和“有”字句配合使用時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具有不對稱性。 第四章從語體選擇、句類選擇、使用頻率、語篇運用等四個方面考察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在語用上的對稱與不對稱!爸炼唷、“至少”都常用于書面語陳述句中,但“至少”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至多”,且二者在語篇運用上也存在不對稱。 第五章從語義、認知...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語料來源
第二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語義上的對稱性
2.1 最大限度與最小限度
2.2 主觀小量與主觀大量
第三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句法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3.1 句法位置的對稱
3.2 句法組合的不對稱
第四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語用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4.1 語體選擇的一致性
4.2 句類選擇的一致性
4.3 使用頻率的差異
4.4 語篇運用的不對稱
第五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不對稱的解釋
5.1 語義解釋
5.2 認知解釋
第六章 "至多"、"至少"的歷時考察
6.1 "至多"、"至少"的使用情況
6.2 "至多"、"至少"的定量分析
6.3 "至多"、"至少"歷時發(fā)展中的對稱與不對稱
第七章 結論
7.1 本文的基本觀點
7.2 本文的不足
注釋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長”、“短”不對稱現(xiàn)象看詞語的選擇[J]. 楊艷蘭. 文學教育(下). 2009(05)
[2]焦點敏感算子“只”的量級用法和非量級用法[J]. 殷何輝.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1)
[3]“最多、最少”的語法化[J]. 鄢清揚.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08(09)
[4]揣測類語氣副詞主觀性與主觀化[J]. 羅耀華,劉云. 語言研究. 2008(03)
[5]“不是A,就是B”的語義類型與語用轄域[J]. 周靜,鐘瑩.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6]“至少”的“量級模型”考察[J]. 王潔.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7]“多/少”的語法對稱性與不對稱性[J]. 王建珍. 語文知識. 2007(02)
[8]“大”與“小”的對稱與不對稱及相關動因[J]. 周靜. 修辭學習. 2006(05)
[9]“很多”和“很少”的句法意義與功能[J]. 岳中奇. 漢語學習. 2005(06)
[10]連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對條件成分的映現(xiàn)[J]. 張旺熹. 漢語學習. 2005(02)
博士論文
[1]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 李善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從比較到程度:程度副詞“相當”、“比較”的語法化分析[D]. 李佳琳.北京語言大學 2009
[2]“大/小”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楊榮華.南京師范大學 2008
[3]反義詞“早—晚”不對稱的共時和歷時考察[D]. 馮志峰.北京師范大學 2008
[4]“很多”、“很少”的對稱性問題研究[D]. 許愷愷.上海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31091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語料來源
第二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語義上的對稱性
2.1 最大限度與最小限度
2.2 主觀小量與主觀大量
第三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句法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3.1 句法位置的對稱
3.2 句法組合的不對稱
第四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語用上的對稱與不對稱
4.1 語體選擇的一致性
4.2 句類選擇的一致性
4.3 使用頻率的差異
4.4 語篇運用的不對稱
第五章 反義副詞"至多"、"至少"不對稱的解釋
5.1 語義解釋
5.2 認知解釋
第六章 "至多"、"至少"的歷時考察
6.1 "至多"、"至少"的使用情況
6.2 "至多"、"至少"的定量分析
6.3 "至多"、"至少"歷時發(fā)展中的對稱與不對稱
第七章 結論
7.1 本文的基本觀點
7.2 本文的不足
注釋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長”、“短”不對稱現(xiàn)象看詞語的選擇[J]. 楊艷蘭. 文學教育(下). 2009(05)
[2]焦點敏感算子“只”的量級用法和非量級用法[J]. 殷何輝.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1)
[3]“最多、最少”的語法化[J]. 鄢清揚.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08(09)
[4]揣測類語氣副詞主觀性與主觀化[J]. 羅耀華,劉云. 語言研究. 2008(03)
[5]“不是A,就是B”的語義類型與語用轄域[J]. 周靜,鐘瑩.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6]“至少”的“量級模型”考察[J]. 王潔.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7]“多/少”的語法對稱性與不對稱性[J]. 王建珍. 語文知識. 2007(02)
[8]“大”與“小”的對稱與不對稱及相關動因[J]. 周靜. 修辭學習. 2006(05)
[9]“很多”和“很少”的句法意義與功能[J]. 岳中奇. 漢語學習. 2005(06)
[10]連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對條件成分的映現(xiàn)[J]. 張旺熹. 漢語學習. 2005(02)
博士論文
[1]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 李善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從比較到程度:程度副詞“相當”、“比較”的語法化分析[D]. 李佳琳.北京語言大學 2009
[2]“大/小”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楊榮華.南京師范大學 2008
[3]反義詞“早—晚”不對稱的共時和歷時考察[D]. 馮志峰.北京師范大學 2008
[4]“很多”、“很少”的對稱性問題研究[D]. 許愷愷.上海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310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73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