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峴港學生使用漢語語氣助詞的偏誤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1-06 20:53
語氣詞是漢語表達語氣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語氣詞是虛詞的一種,它賦予句子或者句子中的個別詞以補充意義或感情色彩。任何人說話時總是帶有特定的語氣。語氣詞在人們的交際過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從本校學生平時的作業(yè),作文,及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以及筆者平時與他們交談所搜集到的語氣詞偏誤句,對本校學生使用漢語語氣詞“嗎”、“的”、“呢”、“吧”、“了”的偏誤類別進行分析,然后討論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同時提出教學設想的建議,以利于本校學生更好地把握漢語語氣詞。 本文主要分為5章: 第一章緒論:我談到論文的研究范圍與論文的選題緣由,還提到已有研究回顧包括關于語氣詞名稱的研究,關于語氣詞分類的研究,關于語氣詞特點的研究,關于語氣詞教學的研究后來提到論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關于語氣詞的偏誤類型分析包括調(diào)查結果的總體況,我進行分析語氣詞“嗎”、“呢”、“了”、“的“的偏誤.分析語氣詞“嗎”、“的”、“吧”、“呢”、“了”的偏誤.主要進行分析病句,然后找出一些規(guī)律性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第三章分析語氣詞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漢語語氣詞本身的難度,教材與教學方面的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策略,...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范圍
1.2 選題緣由
1.3 已有研究回顧
1.3.1 關于語氣詞名稱的研究
1.3.2 關于語氣詞分類的研究
1.3.3 關于語氣詞特點的研究
1.3.4 關于語氣詞教學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語氣詞的偏誤類型分析
2.1 調(diào)查結果的總體情況
2.2 語氣詞“嗎”的偏誤
2.2.1 “嗎”的遺漏
2.2.2 “嗎”的誤用
2.3 語氣詞“的”的偏誤
2.4 語氣詞“吧”偏誤
2.4.1 “吧”的誤用
2.4.2 “吧”的遺漏
2.5 語氣詞“呢”的偏誤
2.5.1 “呢”用于特指問句
2.5.2 “呢”用于反問句
2.5.3 “呢”用于選擇問句
2.5.4 “呢”用于正反問句
2.5.5 “呢”用于陳述句
2.6 語氣詞“了”的偏誤
2.6.1 “了”的遺漏
2.6.2 “了”的誤用
第三章 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3.1 漢語語氣詞自身難度的影響
3.2 教材與教學方面的影響
3.3 學習者學習策略的影響
3.4 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第四章 對于漢語語氣詞的教學設想
4.1 教學重難點的預測
4.2 教材編寫的設想
4.3 課堂教學的建議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研究綜述[J]. 孫蘋.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07(05)
[2]外國學生語氣詞使用偏誤分析[J]. 徐麗華.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2(05)
[3]“呢”的意義分析和歷史演變[J]. 齊滬揚.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1)
[4]關于“語氣詞”和“語氣助詞”──兼談“的”、“了”的類屬[J]. 向莉. 涪陵師專學報. 2000(01)
[5]語氣助詞的語氣義及其教學探討[J]. 徐晶凝. 世界漢語教學. 1998(02)
[6]語氣詞“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 李興亞. 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02)
[7]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J]. 魯健驥.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4(03)
[8]由“非疑問形式+呢”造成的疑問句[J]. 陸儉明. 中國語文. 1982 (06)
[9]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對象是什么?[J]. 朱德熙. 中國語文. 1987 (05)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生漢語語氣詞習得偏誤研究[D]. 劉培杰.吉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728332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范圍
1.2 選題緣由
1.3 已有研究回顧
1.3.1 關于語氣詞名稱的研究
1.3.2 關于語氣詞分類的研究
1.3.3 關于語氣詞特點的研究
1.3.4 關于語氣詞教學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語氣詞的偏誤類型分析
2.1 調(diào)查結果的總體情況
2.2 語氣詞“嗎”的偏誤
2.2.1 “嗎”的遺漏
2.2.2 “嗎”的誤用
2.3 語氣詞“的”的偏誤
2.4 語氣詞“吧”偏誤
2.4.1 “吧”的誤用
2.4.2 “吧”的遺漏
2.5 語氣詞“呢”的偏誤
2.5.1 “呢”用于特指問句
2.5.2 “呢”用于反問句
2.5.3 “呢”用于選擇問句
2.5.4 “呢”用于正反問句
2.5.5 “呢”用于陳述句
2.6 語氣詞“了”的偏誤
2.6.1 “了”的遺漏
2.6.2 “了”的誤用
第三章 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3.1 漢語語氣詞自身難度的影響
3.2 教材與教學方面的影響
3.3 學習者學習策略的影響
3.4 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第四章 對于漢語語氣詞的教學設想
4.1 教學重難點的預測
4.2 教材編寫的設想
4.3 課堂教學的建議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研究綜述[J]. 孫蘋.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07(05)
[2]外國學生語氣詞使用偏誤分析[J]. 徐麗華.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2(05)
[3]“呢”的意義分析和歷史演變[J]. 齊滬揚.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1)
[4]關于“語氣詞”和“語氣助詞”──兼談“的”、“了”的類屬[J]. 向莉. 涪陵師專學報. 2000(01)
[5]語氣助詞的語氣義及其教學探討[J]. 徐晶凝. 世界漢語教學. 1998(02)
[6]語氣詞“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 李興亞. 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02)
[7]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J]. 魯健驥.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4(03)
[8]由“非疑問形式+呢”造成的疑問句[J]. 陸儉明. 中國語文. 1982 (06)
[9]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對象是什么?[J]. 朱德熙. 中國語文. 1987 (05)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生漢語語氣詞習得偏誤研究[D]. 劉培杰.吉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7283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72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