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教材《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AP教材《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AP教材 《新實用漢語課本》 教材編寫 比較研究
【摘要】:教材作為語言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是教授語言知識的文本,更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語言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P (Advanced Placement)是美國大學的先修課程,為高中生提供學習大學課程的機會,相應地,參加考試會得到大學承認并換取一定的學分。AP漢語教材是因AP中文課程及考試的推出應運而生的。到目前為止,AP漢語教材還沒有統(tǒng)一版本,但標準都是統(tǒng)一依照《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中的“5C”為目標。因此,AP教材的設計和安排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漢語教材略有不同。與國內教材相比,它的交際性和實用性更強,涵蓋中國文化的內容更多,這個特點符合未來漢語教材的發(fā)展方向。本文主要以AP教材《奇妙中國游》和《新實用漢語課本》(1-4冊)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jù)教材編寫理論和原則,通過對兩套教材的生詞、整體結構、課文、語言點、練習、文化項目等部分的比較,結合學生使用情況的調查結果分析,分析各自的優(yōu)點與不足,尤其是國內教材為代表的《新實用漢語課本》,進一步結合學生意愿和需求的搜集分析,借鑒美國漢語教材編寫理念,提出國內漢語教材的編寫改進措施,以期達到指導教學、促進漢語傳播的目的。
【關鍵詞】:AP教材 《新實用漢語課本》 教材編寫 比較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一 緒論8-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9
- 1.1.3 研究意義9-10
- 1.2 研究內容及方法10-11
- 1.2.1 研究內容10-11
- 1.2.2 研究方法11
- 1.3 研究現(xiàn)狀11-15
- 1.3.1 AP中文課程、教材與考試研究11-12
- 1.3.2 《新實用漢語課本》研究12-15
- 二 《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概況15-21
- 2.1 AP漢語教材《奇妙中國游》15-19
- 2.1.1 教材概況15
- 2.1.2 《奇妙中國游》編寫理念和標準15-17
- 2.1.3 AP課程、考試概況17-19
- 2.2 《新實用漢語課本》19-20
- 2.2.1 教材概況19
- 2.2.2 《新實用漢語課本》的編寫大綱19-20
- 2.3 小結20-21
- 三 關于留學生對初級漢語教材及《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的問卷調查情況21-30
- 3.1 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21-22
- 3.1.1 調查目的21
- 3.1.2 調查對象21-22
- 3.1.3 調查內容22
- 3.2 問卷調查結果22-30
- 3.2.1 問卷一客觀選擇作答情況22-24
- 3.2.2 問卷一主觀題作答情況24-25
- 3.2.3 問卷一情況小結25
- 3.2.4 問卷二題目作答情況25-29
- 3.2.5 問卷二情況小結29-30
- 四 《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比較30-56
- 4.1 教材編寫理論與原則30-31
- 4.2 教材整體結構與安排31-32
- 4.3 生詞32-38
- 4.4 語言點38-43
- 4.5 課文43-46
- 4.6 練習46-49
- 4.7 文化項目49-53
- 4.8 其他53-55
- 4.9 小結55-56
- 五 對兩種對外漢語教材的評價及漢語教材的編寫建議56-60
- 5.1 教材評價56-57
- 5.2 關于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建議57-60
- 六 結語60-62
- 6.1 研究結論60-61
- 6.2 研究展望61-62
- 參考文獻62-65
- 附錄65-70
- 附錄一 關于留學生對初級漢語教材編寫的情況調查65-67
- 附錄二 關于留學生對兩種漢語教材《奇妙中國游》與《新實用漢語課本》總體感受調查67-70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謝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鴻亮;楊曉玉;;試論對外漢語教材對中華文化的呈現(xiàn)方式[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2 謝天蔚;;美國大學中文教學與中學銜接問題[J];國外漢語教學動態(tài);2004年03期
3 羅青松;;美國《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評析——兼談《全美中小學中文學習目標》的作用與影響[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1期
4 卜佳暉;關于對外漢語教材生詞處理的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5 韓萱;;全球視閾下的對外漢語教材評述[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04期
6 陳紱;;對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的反思——AP漢語與文化課及美國教學實況給我們的啟發(fā)[J];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S1期
7 陳紱;;從AP中文課程看美國外語教學的標準[J];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03期
8 羅青松;;淺析AP中文考試成績評定系統(tǒng)——兼談AP中文課程與考試的相關性[J];語言文字應用;2009年02期
9 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概說[J];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蕾;《中文聽說讀寫》與《新實用漢語課本》(初級)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葉青;對外漢語教材中語法點“著”的設計[D];西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406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4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