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印尼華裔學生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知覺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00:05

  本文關鍵詞:印尼華裔學生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知覺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印尼華裔學生 普通話 塞音 塞擦音 知覺同化 知覺區(qū)分


【摘要】: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先天就有感知普遍語音范疇的能力,大約一年后這種能力便逐漸下降,而對母語語音的感知能力卻不斷提高。當前跨語言感知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而且眾多的感知實驗表明人們感知母語和二語的方式存在著差異,其原因在于聽話人的母語經(jīng)驗影響了其對二語語音的感知。雖然各種實驗研究對于二語語音感知差異的解釋不盡相同,但主要還是通過母語的音系特性以及語音聲學特征等因素來解釋母語經(jīng)驗影響二語語音感知的成因;更具體地說,多數(shù)研究認為二語學習者主要依據(jù)母語音系范疇的音位對立來感知二語語音。本文據(jù)此考察了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語音的感知,印尼語和漢語普通話是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二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我們的跨語言輔音實驗研究將考察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的辨認和區(qū)分,并且探討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的感知是否受到語音環(huán)境和語言經(jīng)驗的影響:如果受到影響,那么他們又是如何感知的呢?本文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前人研究綜述,主要介紹前人對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的研究情況和印尼學生習得普通話塞音和塞擦音的研究情況,而且還簡要介紹了相關的理論背景,重點回顧了第二語言感知的兩個模型:知覺同化模型(PAM)和言語感知模型(SLM),這兩個模型是本文的理論基礎。第二部分為漢語普通話輔音和印尼語輔音的對比,首先介紹漢語輔音系統(tǒng)和印尼語輔音系統(tǒng),然后對比二者之間的主要差異,最后列舉印尼學生習得普通話輔音的主要偏誤。第三部分是知覺同化實驗,包括實驗假設、被試、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參加該實驗的共有114名被試,按漢語水平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組,每組38人。被試在母語范疇內(nèi)對普通話塞音、塞擦音進行辨認,并排出相似度,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軟件SPSS17.0列聯(lián)表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被試根據(jù)母語范疇把普通話不送氣塞音同化到母語的清塞音,把普通話送氣塞音、送氣/不送氣塞擦音歸入印尼語清/濁塞音兩個范疇內(nèi);元音環(huán)境和漢語水平對被試的知覺同化沒有顯著影響。第四部分是知覺區(qū)分實驗,包括實驗假設、被試、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所選被試與知覺同化實驗一樣。本實驗考察了被試對普通話送氣-不送氣塞音/塞擦音的區(qū)分情況,以及對不同發(fā)音部位的塞擦音的區(qū)分情況。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被試能夠很好的區(qū)分“送氣-不送氣”這一區(qū)別特征,并且能夠很好地區(qū)分漢語舌面-舌尖塞擦音;被試不能很好地區(qū)分漢語舌尖前-舌尖后塞擦音。第五部分對兩個實驗結果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其原因,并從知覺方面提出結論。最后對本文值得進一步努力的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印尼華裔學生 普通話 塞音 塞擦音 知覺同化 知覺區(qū)分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3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24
  • 1.1 課題來源11
  • 1.2 塞音、塞擦音的定義11-15
  • 1.2.1 塞音的定義12-13
  • 1.2.2 塞擦音的定義13-14
  • 1.2.3 塞音和塞擦音的聲學特征14-15
  • 1.3 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研究綜述15-17
  • 1.3.1 普通話塞音和塞擦音的時長15
  • 1.3.2 普通話塞音和塞擦音的區(qū)別特征15-16
  • 1.3.3 普通話輔音知覺特征研究16-17
  • 1.4 印尼學生普通話塞音和塞擦音習得研究綜述17-18
  • 1.4.1 傳統(tǒng)分析法17
  • 1.4.2 實驗語音學的方法17-18
  • 1.5 第二語言輔音范疇習得模型簡介18-23
  • 1.5.1 知覺同化模型(PAM)19-21
  • 1.5.2 言語學習模型(SLM)21-23
  • 1.6 本文研究內(nèi)容、目的、意義和方法23-24
  • 1.6.1 研究內(nèi)容23
  • 1.6.2 研究目的和意義23
  • 1.6.3 研究方法23-24
  • 2. 普通話和印尼語塞音、塞擦音對比24-27
  • 2.1 普通話輔音系統(tǒng)24
  • 2.2 印尼語輔音系統(tǒng)24-25
  • 2.3 普通話輔音和印尼語輔音對比25-26
  • 2.4 印尼學生習得普通話輔音的主要偏誤26-27
  • 2.4.1 送氣音的偏誤26
  • 2.4.2 舌尖音和舌面音的偏誤26-27
  • 3. 印尼華裔學生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知覺同化實驗27-47
  • 3.1 實驗目的27-29
  • 3.2 實驗方法29-33
  • 3.2.1 被試29-31
  • 3.2.2 實驗材料31-33
  • 3.2.3 實驗過程33
  • 3.3 實驗結果33-47
  • 3.3.1 印尼華裔學生漢語塞音、塞擦音知覺同化的基本情況33-35
  • 3.3.2 元音環(huán)境在二語輔音范疇知覺同化中的作用35-38
  • 3.3.3 漢語水平在二語輔音范疇知覺同化中的作用38-41
  • 3.3.4 印尼華裔學生對漢語塞音/塞擦音知覺同化的性質(zhì)41-47
  • 3.4 小結47
  • 4. 印尼華裔學生塞音、塞擦音知覺區(qū)分實驗47-56
  • 4.1 知覺同化對知覺區(qū)分的預測47-48
  • 4.2 實驗目的48-49
  • 4.3 實驗方法49-51
  • 4.3.1 被試49
  • 4.3.2 實驗材料49-51
  • 4.3.3 實驗過程51
  • 4.3.4 實驗測量指標51
  • 4.4 實驗結果51-55
  • 4.4.1 印尼華裔學生對塞音對立的知覺區(qū)分51-52
  • 4.4.2 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塞擦音對立的知覺區(qū)分52-53
  • 4.4.3 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舌尖前/后塞擦音對立的知覺區(qū)分53-54
  • 4.4.4 印尼華裔學生對普通話舌尖/舌面塞擦音對立的知覺區(qū)分54-55
  • 4.5 小結55-56
  • 4.5.1 印尼華裔學生對送氣/不送氣塞音、塞擦音的知覺區(qū)分55
  • 4.5.2 印尼華裔學生對舌尖前/后塞擦音、舌尖/舌面塞擦音的知覺區(qū)分55-56
  • 5. 實驗結果討論56-63
  • 5.1 知覺同化實驗結果討論56-59
  • 5.1.1 輔音發(fā)音方法和發(fā)音部位特征在二語輔音知覺同化中的作用56-57
  • 5.1.2 元音環(huán)境和漢語水平在二語輔音知覺同化中的作用57-59
  • 5.2 知覺區(qū)分實驗結果討論59-61
  • 5.2.1 元音環(huán)境在二語輔音區(qū)分中的作用60-61
  • 5.2.2 漢語水平在二語輔音區(qū)分中的作用61
  • 5.3 總結61-62
  • 5.4 本文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62-63
  • 參考文獻63-69
  • 附錄69-73
  • 后記73-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冉啟斌;;從音長論普通話舌尖后塞擦音聲母的性質(zhì)[J];漢語學報;2007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于小婷;韓、泰、印尼留學生習得普通話輔音的實驗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8235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235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8b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