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政治演講中的概念隱喻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20:34
本文關(guān)鍵詞:中法政治演講中的概念隱喻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概念隱喻 政治演講 比較研究 社會文化基礎(chǔ)
【摘要】: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于1980年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概念隱喻研究的革命性開端。在語言和思想中廣泛存在的隱喻不是一種獨有的語言現(xiàn)象,而是歸屬于認知范疇。概念隱喻根植于外部世界的身體經(jīng)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認識抽象概念。政治術(shù)語通;逎一\統(tǒng),因此在政治演講中使用隱喻成為促進聽眾接受和獲取支持的明智選擇。 本文首先對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的隱喻研究的主要理論流派,概念隱喻及其特點,隱喻與政治話語的關(guān)系以及隱喻的批評性分析等理論進行綜述,然后說明本文研究方法和語料。通過采用喬納森·查特里斯·布萊克在2004年提出的批評隱喻分析方法,對中法兩方語料中的概念隱喻進行比較分析,探究中法政治話語中概念隱喻的共性和個性。最后從社會文化因素的角度闡述分析其出現(xiàn)個性和共性的原因。 總體來說,本文力圖展示概念隱喻在中法政治演講中的使用,闡明其在語言溝通中的認知作用以及在傳達政治事實上的勸諫功能,從而促進讀者對于中法政治話語及其社會文化基礎(chǔ)的深入理解。
【關(guān)鍵詞】:概念隱喻 政治演講 比較研究 社會文化基礎(chǔ)
【學(xué)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2;H15
【目錄】:
- Remerciements5-6
- 摘要6-7
- 外文摘要7-10
- 正文10-78
- 參考文獻78-82
- 附件82-10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勇;劉肇云;;隱喻政治與政治隱喻:論美國政治家的政治隱喻[J];外語教學(xué);2009年01期
,本文編號:7028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7028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