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語境觀下的“很N”構式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04:27
本文關鍵詞:系統(tǒng)語境觀下的“很N”構式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很N構式 系統(tǒng)語境 節(jié)點 范疇化 圖式
【摘要】:“很+N”構式是“程度副詞+名詞”結構中最為典型的一種,其構式中的“N”指名詞。從語法學的角度來說,程度副詞修飾名詞的用法曾被視為是違反語法規(guī)則的結構,但事實上,“程度副詞+名詞”不但沒有影響到讀者或者聽話者的理解,而且其獨特的表義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近年來,此構式在口語和通俗文化作品中大量涌現(xiàn)。到目前為止,不同流派的學者對于程度副詞修飾名詞的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很N”構式中,“N”這個名詞已經(jīng)被轉化成了形容詞;有的學者認為“很N”構式中的“N”只是暫時被當作了形容詞;有的學者認為“很N”構式中的“N”是多重范疇詞;受結構主義觀點影響的學者認為可以通過對結構成分的研究推斷出整個“很N”構式的意義。但結構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并不一定能夠獲得該結構的實際意義。因此,進一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很N”構式進行研究,認為此構式符合人類認知過程中的基本規(guī)律!昂躈”構式的系統(tǒng)語境研究,是對于漢語中新語言現(xiàn)象研究的一次新突破。在蘭蓋克的系統(tǒng)語境觀下,“很N”構式不再是違反語法規(guī)則的結構。系統(tǒng)語境為“很N”構式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解釋。此外,此研究還能豐富漢語的語法理論,在相關語言應用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回顧了國內外學者對語境以及“很+N”構式的研究,列舉了具有代表意義的觀點并肯定他們的研究,同時也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對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新聞媒體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中大量語料進行分析總結,收集了豐富的“很N”構式語料。之后,闡釋了Langacker的系統(tǒng)語境觀和范疇觀及其相關理論,引進了能全面解釋“很+N”構式形成機制的運作模式。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對“很+N”構式進行了簡要的分類分析,之后在Langacker的系統(tǒng)語境觀和范疇觀下,對“很+N”構式形成機制的闡釋。本文認為Langacker的系統(tǒng)語境觀能夠生動具體的解釋“很N”構式的形成機制。很“N”中的名詞是一個復雜范疇,這個復雜范疇被合理地描述成一個圖式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被一系列的節(jié)點以及一系列的弧連接這些節(jié)點構成。在這個圖式化網(wǎng)絡中,有些節(jié)點關系比其他的更突出更重要。在說話者或聽話者具體使用“很N”構式時,“N”的圖式網(wǎng)絡中某個重要節(jié)點在編碼過程中會被激活,這個被激活的節(jié)點通過范疇化,成為精細判斷中語言范疇N的一個完全圖式化的表征N’。這些圖式表征與“很”結合起來,成為了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流行用語。
【關鍵詞】:很N構式 系統(tǒng)語境 節(jié)點 范疇化 圖式
【學位授予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46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Introduction11-13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3-25
- 1.1 Researches Abroad13-18
- 1.1.1 Context Research Abroad13-17
- 1.1.2 Categorization Researches Abroad17-18
- 1.2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China18-25
- 1.2.1 Context Research in China18-21
- 1.2.2 Review of Categorization in China21-22
- 1.2.3 Chinese Phrase of“Very+N”Research in China22-25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25-40
- 2.1 Context Theory of Langacker25-30
- 2.1.1 Systemic and Situational Context25-29
- 2.1.2 Syntagmatic Context29-30
- 2.2 The View of Categorization of Langacker30-40
- 2.2.1 Categorization: A Synthesis30-34
- 2.2.2 Lexical Category and Schematic Network34-40
- Chapter 3 Analysis of“Very+N”Structure under Context View andCategorization View40-74
- 3.1 The Variety of the Chinese Phrase of "Very+N"40-44
- 3.1.1 The“Very + Common noun”Structure40-42
- 3.1.2 The“Very + Proper Noun”Structure42-44
- 3.2 Under Systemic Context View of Langacker44-54
- 3.2.1 the“Very + Common Noun”Structure under Systemic Context View ofLangacker44-49
- 3.2.2 the“Very + Proper Noun”Structure under Systemic Context View ofLangacker49-54
- 3.3 Under Categorization View of Langacker54-74
- 3.3.1 the "Very + Common Noun" Structure under Categorization View ofLangacker55-65
- 3.3.2 the“Very + Proper Noun”Structure under Categorization View ofLangacker65-74
- Conclusion74-76
- Bibliography76-79
- Acknowledgements79-80
- Appendix80-81
- 中文長摘要81-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潔;;副名結構轉喻操作的語義壓制動因[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張韌;;構式與語法系統(tǒng)的認知心理屬性[J];中國外語;2006年01期
3 吳世雄,陳維振;范疇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對認知語言學的貢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4 李敏;名詞與程度副詞組合的語義制約[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張彥彬;副詞修飾名詞現(xiàn)象摭談[J];語文學刊;2001年05期
6 宋昕;欒紅;;程度副詞修飾名詞問題淺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7 施春宏;;名詞的描述性語義特征與副名組合的可能性[J];中國語文;2001年03期
8 楊永林;試析現(xiàn)代漢語中“程度性副詞+非程度性形容詞化名詞短語”結構[J];現(xiàn)代外語;2000年02期
9 譚景春;;名形詞類轉變的語義基礎及相關問題[J];中國語文;1998年05期
10 楊梅;“副+名”的詩意存在[J];語文建設;1998年06期
,本文編號:6926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69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