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六級閱讀理解中偏正結構教學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08:36
HSK是“漢語水平考試”的縮寫,是專為測試外國人和少數(shù)民族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水平而設計的一種國家級標準化考試。①HSK分為新、舊兩版,新HSK于2009年11月正式組織實施。新HSK共設置了六個筆試等級,其中新HSK六級是最高級別,考查對象為掌握了大約5000詞匯量的考生。②本研究主要以新HSK六級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為研究范圍,研究其中偏正結構的考查點以及該部分的教學策略。在中高級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偏正結構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如果能夠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qū)π翲SK閱讀理解具有一定的幫助,而且能夠?qū)﹂喿x理解中的選詞填空進行完美的詮釋。與此同時,能夠?qū)⒎治龅钠Y構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對于提高自身的漢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考試的方面考慮,能夠加強大綱詞匯的搭配學習,特別是偏正結構的搭配學習,有助于在技巧上提高做題的速度,同時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語段的意思。因此,本研究試圖在已有的偏正結構本體研究的基礎上,從偏正結構的界定、特征等方面研究偏正結構的特點以及分類,以《新HSK大綱詞匯分級表》中的六級詞匯為選詞范圍,分析偏正結構,從而為教師的偏正結構教學提...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現(xiàn)狀
1.4.1 偏正結構的本體研究
1.4.2 漢語水平考試閱讀研究
第2章 新HSK六級教學策略的理論依據(jù)
2.1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2.1.1 經(jīng)典性條件作用與操作性條件作用
2.1.2 聯(lián)結主義的“試誤說”觀點
2.2 認知學習理論
2.3 圖式理論
第3章 新HSK六級閱讀理解偏正結構及選詞填空題分析
3.1 偏正結構概述
3.1.1 體詞型偏正結構
3.1.2 謂詞性偏正結構
3.2 選詞填空題概述
3.3 選詞填空題做題策略
3.3.1 上下文語境
3.3.2 慣用語搭配
3.3.3 詞語的感情色彩
3.4 選詞填空真題考查點分析
3.5 選詞填空偏正結構考查點分析
3.6 選詞填空中偏正結構的辨析
3.6.1 偏正結構在句中可視為動詞的情況
3.6.2 偏正結構在句中可視為名詞的情況
3.7 偏正結構的教學策略
第4章 新HSK六級閱讀教學策略
4.1 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心態(tài)
4.1.1 目標激勵
4.1.2 提問激勵
4.1.3 成功激勵
4.2 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4.2.1 幫助學生改掉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的習慣
4.2.2 幫助學生改掉朗讀時邊指邊讀或反復閱讀的習慣
4.3 激發(fā)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元認知策略
4.4 培養(yǎng)考生的閱讀學習策略
4.4.1 句子閱讀策略
4.4.2 語段閱讀策略
4.5 保障良好的課堂紀律
4.5.1 根據(jù)對外漢語學科的特點,提出預防性策略
4.5.2 根據(jù)學業(yè)水平的階段性特征,提出反應性策略
4.5.3 在對外漢語課堂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管理水平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漢語水平考試(HSK)與漢語精讀課教學的融合[J]. 李冰. 教育探索. 2013(03)
[2]關于偏正結構中結構助詞“的”和“地”用法的研究[J]. 張小寶.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2(07)
[3]狀位述賓短語的句法語義研究[J]. 趙春利.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2(01)
[4]從認知圖式理論角度看二語閱讀教學[J]. 張萍.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圖式理論啟發(fā)下的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策略[J]. 王輝. 漢語學習. 2004(02)
[6]現(xiàn)代漢語NV式狀中偏正結構淺探[J]. 董守志,嚴亞莉.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3(03)
[7]閱讀策略的特征、構成及分類[J]. 徐壯麗. 云夢學刊. 2003(02)
[8]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J]. 袁毓林.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2)
[9]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與認知學習理論比較[J]. 陽紅. 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3)
碩士論文
[1]新HSK六級閱讀理解應試技巧探索[D]. 羅寧寧.黑龍江大學 2014
[2]《鬼谷子》偏正結構研究[D]. 李霞.西南大學 2013
[3]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 李靜.新疆大學 2012
[4]新漢語水平考試四級與五級閱讀試題研究[D]. 張月輝.重慶師范大學 2012
[5]新漢語水平考試(HSK)閱讀理解型試題的研究與教學[D]. 李佳楠.黑龍江大學 2012
[6]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材選材研究[D]. 盧曉嫻.山東大學 2011
[7]從新舊HSK的對比看對外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D]. 馮仁芳.四川師范大學 2011
[8]對外漢語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 湯莉娜.華東師范大學 2009
[9]現(xiàn)代漢語“地”的隱現(xiàn)研究[D]. 羅建邦.南昌大學 2007
[10]現(xiàn)代漢語名動式偏正結構研究[D]. 唐昱.華中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06073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現(xiàn)狀
1.4.1 偏正結構的本體研究
1.4.2 漢語水平考試閱讀研究
第2章 新HSK六級教學策略的理論依據(jù)
2.1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2.1.1 經(jīng)典性條件作用與操作性條件作用
2.1.2 聯(lián)結主義的“試誤說”觀點
2.2 認知學習理論
2.3 圖式理論
第3章 新HSK六級閱讀理解偏正結構及選詞填空題分析
3.1 偏正結構概述
3.1.1 體詞型偏正結構
3.1.2 謂詞性偏正結構
3.2 選詞填空題概述
3.3 選詞填空題做題策略
3.3.1 上下文語境
3.3.2 慣用語搭配
3.3.3 詞語的感情色彩
3.4 選詞填空真題考查點分析
3.5 選詞填空偏正結構考查點分析
3.6 選詞填空中偏正結構的辨析
3.6.1 偏正結構在句中可視為動詞的情況
3.6.2 偏正結構在句中可視為名詞的情況
3.7 偏正結構的教學策略
第4章 新HSK六級閱讀教學策略
4.1 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心態(tài)
4.1.1 目標激勵
4.1.2 提問激勵
4.1.3 成功激勵
4.2 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4.2.1 幫助學生改掉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的習慣
4.2.2 幫助學生改掉朗讀時邊指邊讀或反復閱讀的習慣
4.3 激發(fā)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元認知策略
4.4 培養(yǎng)考生的閱讀學習策略
4.4.1 句子閱讀策略
4.4.2 語段閱讀策略
4.5 保障良好的課堂紀律
4.5.1 根據(jù)對外漢語學科的特點,提出預防性策略
4.5.2 根據(jù)學業(yè)水平的階段性特征,提出反應性策略
4.5.3 在對外漢語課堂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管理水平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漢語水平考試(HSK)與漢語精讀課教學的融合[J]. 李冰. 教育探索. 2013(03)
[2]關于偏正結構中結構助詞“的”和“地”用法的研究[J]. 張小寶.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2(07)
[3]狀位述賓短語的句法語義研究[J]. 趙春利.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2(01)
[4]從認知圖式理論角度看二語閱讀教學[J]. 張萍.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圖式理論啟發(fā)下的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策略[J]. 王輝. 漢語學習. 2004(02)
[6]現(xiàn)代漢語NV式狀中偏正結構淺探[J]. 董守志,嚴亞莉.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3(03)
[7]閱讀策略的特征、構成及分類[J]. 徐壯麗. 云夢學刊. 2003(02)
[8]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J]. 袁毓林.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2)
[9]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與認知學習理論比較[J]. 陽紅. 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3)
碩士論文
[1]新HSK六級閱讀理解應試技巧探索[D]. 羅寧寧.黑龍江大學 2014
[2]《鬼谷子》偏正結構研究[D]. 李霞.西南大學 2013
[3]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 李靜.新疆大學 2012
[4]新漢語水平考試四級與五級閱讀試題研究[D]. 張月輝.重慶師范大學 2012
[5]新漢語水平考試(HSK)閱讀理解型試題的研究與教學[D]. 李佳楠.黑龍江大學 2012
[6]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材選材研究[D]. 盧曉嫻.山東大學 2011
[7]從新舊HSK的對比看對外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D]. 馮仁芳.四川師范大學 2011
[8]對外漢語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 湯莉娜.華東師范大學 2009
[9]現(xiàn)代漢語“地”的隱現(xiàn)研究[D]. 羅建邦.南昌大學 2007
[10]現(xiàn)代漢語名動式偏正結構研究[D]. 唐昱.華中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060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20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