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馬來西亞沙巴州國立大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材的詞匯結構性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15:16
沙巴州是馬來西亞最多中國游客人數(shù)到訪的州屬。根據(jù)中國僑網的統(tǒng)計,從2015至2017年,中國赴沙巴州的游客數(shù)量分別是24萬、38萬和43萬人次。這使得“漢語熱”在馬來西亞非華裔族群日趨升溫,漢語課在大學語言課的選修上非常熱門。馬來西亞沙巴州有兩所公立大學,即沙巴大學及瑪拉工藝大學沙巴分校,皆為非華裔學生開辦漢語課程。沙巴大學從2014年開始推行“生態(tài)校園旅游”,這使得本土學生與中國游客交流的幾率也隨之增加。由于局勢所需,沙巴大學便將漢語課列為繼英語之后第二重要的外語課。校方注重學生的漢語溝通技能,既能與本土華裔交流,又能與中國人進行基本的交談。因此,沙巴大學自行編寫針對該校漢語課學生所使用的漢語教材是勢在必行的。目前,沙巴大學漢語課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問和答——速成漢語口語》(第二版)的中國通用型教材;而瑪拉工藝大學沙巴分校所使用的則是馬來西亞學而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華語》(1、2)的本土化教材。本論文以這兩套教材為研究對象,從系統(tǒng)性、層次性和銜接性來比較這兩套教材中的詞匯編選、編排的結構性,并為教材詞匯的編寫提出建議。詞匯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材料”。無論是中國出版的通...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問和答》的生詞展示(第九課,94頁)
“好”為形容詞;但對于“對不起”并沒表明詞性。對于在該單元中出現(xiàn)的??“你好”也并不另辟新生詞來解釋。而第十一課的熟語馬馬虎虎;動賓短語下雨和??刮風也沒標注詞性。圖6.1展示出《問和答》的生詞展示模式。??w'?Tt?.?…"一w?q??,1'?(幻?d?…urtu,?wo?=ko..U?/?W.?..U-r,,.??*?2*?11?|?^?)?rlr???I??:二二?<?f.?)?wnn?n?Jl?puny?/?f〇?^??(幼)?to?Held?<??/?ouvrlr.?le?,ir?^??(uric*?r^uf?????>???)??16.?rnffNi?C?45,?'y?/?*???”『》’,??1?"7?ttfi:?/。?.ts^in??-*ii??c??inko?ci?wi??Ik?/?|>rc??1H.?Mi?-f?r?%?<?*-Jt?>?iC*jxIi?uj?it>?t?*ivol?/'?〇v??kc*?-???19,卜匕?免?M'J?>?l?>r|i<?it?>?c;*?ii?|>*iriki?i?ly?/?|??:?r?A??20.?4cl{l?I?<?-f;?>?U??iy??ii?n?i?miii?i?/????l??*1????2?1?.吟?(形)?l*^???1?oolcl?/?i?〇i<l??22.熱?C?形〉??*、
《問和答》將與時間性有關的詞匯編入第十課的替換項目中,編者將在各個單??元中零散陳列的天數(shù)、時段、星期、月份及年份的替換方式一一羅列,讓學生對詞??匯之間的銜接性一目了然。經由第十課的“哪”這一語法單元的替換項目,有關哪??天、哪個星期、哪個月、哪年及哪個時段的回答模式有關聯(lián)的詞匯都整齊展示。相??關的詞組并未編入同一單元中,使得詞匯之間不能有所銜接,這將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產生知識“斷鏈”。因此,對于《問和答》這本教材,除了以上所提到將與時間??有關卻零散出現(xiàn)的詞匯在第十課“哪”的替換項目做出筆記式的整理之外,對于交??通工具、稱謂、月份等的名詞組合都沒有歸類整理。無論是教師或是學生,教材使??用者都得自行將各個單元內將各類的詞匯進行分類。??相對的,對于時間的詞組的歸類和銜接,《基礎華語》編排得比《問和答》更??吸引學生眼球。對于月份,《基礎華語》是以周期性的箭頭顯示各個月份及星期的??銜接;對于如何更有畫面地呈現(xiàn)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差別,則畫出綠豆在發(fā)芽過程??的變化;對于去年、今年和明年,則是用幼苗長成大樹來對比時間的變換。對于數(shù)??字的教學,也展示出手指比劃數(shù)量來使得所學習的詞匯與生活有所銜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來西亞短期本土化漢語教學概況探究[J]. 葉婷婷. 海外華文教育. 2018(01)
[2]近年來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研究綜觀[J]. 李潤生.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7(02)
[3]近二十年對外漢語教材研究綜述[J]. 邵明明. 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 2017(01)
[4]海外漢語教材編寫的實踐性研究——以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會話華語1》為例[J]. 蘇琦,李柏令.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12)
[5]布魯納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工作的啟示[J]. 李曉麗. 教育探索. 2015(11)
[6]海外華文教材研究狀況述評[J]. 陳曉蕾. 海外華文教育. 2015(02)
[7]叁、馬來西亞的漢語教學[J]. 鄭通濤,蔣有經,陳榮嵐.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3)
[8]東南亞漢語教學年度報告之三[J]. 鄭通濤,蔣有經,陳榮嵐.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3)
[9]馬來西亞國立大學華語課程教材的研究[J]. 何富騰.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1)
[10]說馬來語學生的漢語教材:以砂拉越大學為例[J]. 林凱祺,何富騰. 海外華文教育. 2013(03)
博士論文
[1]馬來西亞華語教材《華語入門》字詞選編研究[D]. 李璘.華中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教材中的兼類詞研究[D]. 高雄.四川師范大學 2018
[2]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淺析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D]. 唐瑜.重慶師范大學 2017
[3]中級《商務漢語·綜合教程》教材詞匯編寫及教學研究[D]. 李世琪.廣西民族大學 2017
[4]對外漢語教材兼類詞分析[D]. 蔡小云.安徽大學 2017
[5]本土教材《基礎華語》中的馬來西亞華語詞匯研究[D]. 賈蕾.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6]初級商務漢語教材詞匯研究[D]. 欒虹.河北大學 2016
[7]馬來西亞大學生漢語語音學習需求及教材滿意度調查與分析[D]. 楊麗真.浙江大學 2014
[8]對外漢語教材詞匯編排問題研究[D]. 韓麗娜.河北大學 2013
[9]《體驗漢語》生詞復現(xiàn)率對泰國學生詞匯習得影響的研究[D]. 張宇.山東師范大學 2013
[10]兩套泰國高中漢語教材詞匯問題對比研究[D]. 田班超.暨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8090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問和答》的生詞展示(第九課,94頁)
“好”為形容詞;但對于“對不起”并沒表明詞性。對于在該單元中出現(xiàn)的??“你好”也并不另辟新生詞來解釋。而第十一課的熟語馬馬虎虎;動賓短語下雨和??刮風也沒標注詞性。圖6.1展示出《問和答》的生詞展示模式。??w'?Tt?.?…"一w?q??,1'?(幻?d?…urtu,?wo?=ko..U?/?W.?..U-r,,.??*?2*?11?|?^?)?rlr???I??:二二?<?f.?)?wnn?n?Jl?puny?/?f〇?^??(幼)?to?Held?<??/?ouvrlr.?le?,ir?^??(uric*?r^uf?????>???)??16.?rnffNi?C?45,?'y?/?*???”『》’,??1?"7?ttfi:?/。?.ts^in??-*ii??c??inko?ci?wi??Ik?/?|>rc??1H.?Mi?-f?r?%?<?*-Jt?>?iC*jxIi?uj?it>?t?*ivol?/'?〇v??kc*?-???19,卜匕?免?M'J?>?l?>r|i<?it?>?c;*?ii?|>*iriki?i?ly?/?|??:?r?A??20.?4cl{l?I?<?-f;?>?U??iy??ii?n?i?miii?i?/????l??*1????2?1?.吟?(形)?l*^???1?oolcl?/?i?〇i<l??22.熱?C?形〉??*、
《問和答》將與時間性有關的詞匯編入第十課的替換項目中,編者將在各個單??元中零散陳列的天數(shù)、時段、星期、月份及年份的替換方式一一羅列,讓學生對詞??匯之間的銜接性一目了然。經由第十課的“哪”這一語法單元的替換項目,有關哪??天、哪個星期、哪個月、哪年及哪個時段的回答模式有關聯(lián)的詞匯都整齊展示。相??關的詞組并未編入同一單元中,使得詞匯之間不能有所銜接,這將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產生知識“斷鏈”。因此,對于《問和答》這本教材,除了以上所提到將與時間??有關卻零散出現(xiàn)的詞匯在第十課“哪”的替換項目做出筆記式的整理之外,對于交??通工具、稱謂、月份等的名詞組合都沒有歸類整理。無論是教師或是學生,教材使??用者都得自行將各個單元內將各類的詞匯進行分類。??相對的,對于時間的詞組的歸類和銜接,《基礎華語》編排得比《問和答》更??吸引學生眼球。對于月份,《基礎華語》是以周期性的箭頭顯示各個月份及星期的??銜接;對于如何更有畫面地呈現(xiàn)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差別,則畫出綠豆在發(fā)芽過程??的變化;對于去年、今年和明年,則是用幼苗長成大樹來對比時間的變換。對于數(shù)??字的教學,也展示出手指比劃數(shù)量來使得所學習的詞匯與生活有所銜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來西亞短期本土化漢語教學概況探究[J]. 葉婷婷. 海外華文教育. 2018(01)
[2]近年來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研究綜觀[J]. 李潤生.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7(02)
[3]近二十年對外漢語教材研究綜述[J]. 邵明明. 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 2017(01)
[4]海外漢語教材編寫的實踐性研究——以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會話華語1》為例[J]. 蘇琦,李柏令.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12)
[5]布魯納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工作的啟示[J]. 李曉麗. 教育探索. 2015(11)
[6]海外華文教材研究狀況述評[J]. 陳曉蕾. 海外華文教育. 2015(02)
[7]叁、馬來西亞的漢語教學[J]. 鄭通濤,蔣有經,陳榮嵐.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3)
[8]東南亞漢語教學年度報告之三[J]. 鄭通濤,蔣有經,陳榮嵐.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3)
[9]馬來西亞國立大學華語課程教材的研究[J]. 何富騰. 海外華文教育. 2014(01)
[10]說馬來語學生的漢語教材:以砂拉越大學為例[J]. 林凱祺,何富騰. 海外華文教育. 2013(03)
博士論文
[1]馬來西亞華語教材《華語入門》字詞選編研究[D]. 李璘.華中師范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教材中的兼類詞研究[D]. 高雄.四川師范大學 2018
[2]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淺析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D]. 唐瑜.重慶師范大學 2017
[3]中級《商務漢語·綜合教程》教材詞匯編寫及教學研究[D]. 李世琪.廣西民族大學 2017
[4]對外漢語教材兼類詞分析[D]. 蔡小云.安徽大學 2017
[5]本土教材《基礎華語》中的馬來西亞華語詞匯研究[D]. 賈蕾.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6]初級商務漢語教材詞匯研究[D]. 欒虹.河北大學 2016
[7]馬來西亞大學生漢語語音學習需求及教材滿意度調查與分析[D]. 楊麗真.浙江大學 2014
[8]對外漢語教材詞匯編排問題研究[D]. 韓麗娜.河北大學 2013
[9]《體驗漢語》生詞復現(xiàn)率對泰國學生詞匯習得影響的研究[D]. 張宇.山東師范大學 2013
[10]兩套泰國高中漢語教材詞匯問題對比研究[D]. 田班超.暨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80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92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