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語用學視角下的語境和歧義消除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周雙;;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試析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作用[J];國外外語教學;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覃江華;;典籍英譯中語篇銜接手段的翻譯策略初探——以《論語》的六種英譯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2 劉利平;;詞頻效應和語境效應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3 曹軍;李明;;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朱家勝;預測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5 楊麗珍;;英語廣播新聞語篇的及物性特點分析——以一則廣播稿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6 張啟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夏娟;;翻譯實踐中語篇連貫的重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楊晶;劉景霞;林俐;;從隱喻的角度分析語篇的銜接與連貫[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位巧;;主位推進的語篇功能及其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侯家旭;論語篇連貫中的詞匯銜接[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肖;;語篇銜接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2 葛衛(wèi)紅;;漢英照應成分比較及對語篇翻譯的啟示[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三輯)[C];2008年
3 趙宏偉;;英語語調(diào)在語篇中的連貫構建功能[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4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蔡有恒;;功能理論與語篇語體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肖傳芬;;從形式機制談語篇詞匯銜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彭菲;;學術論文提要的主位推進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蔣聯(lián)江;;基于RST的英語四級作文連貫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蘇建華;;從主位推進模式看語篇的銜接和連貫[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陶媛;;政治演說與新聞的關聯(lián)和及物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喜榮;英漢敘述語篇參與者標識手段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邵春;英語主位化評述結構的功能語言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林新宇;漢語和韓國語話題句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靜;語篇動態(tài)性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宮國華;國際商務信函的語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3 龍曉花;英漢指稱照應對比研究及其翻譯策略[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4 黃姍姍;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于娜;政治演講中主位及主位推進模式分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衛(wèi)青;農(nóng)村高中英語詞匯習得語境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范姝;從主述位理論看漢語政治報告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陳文華;從標記主位視角看小說《雞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彭靜;語篇翻譯中的銜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石娜;從形合意合角度比較《傲慢與偏見》兩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朱利亞;語境寓與詞匯意義[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胡健;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推理[J];山東外語教學;2001年02期
3 孫秀麗,欒述文,史閩瑞;關聯(lián)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4 陳亞杰;英語詞義與語境的關系及詞義教學的方法[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5 陳明芳;;慣用語認知機制及其詞匯語義特征[J];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6 孫玉;相關理論中的語用推理[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7 成祖堰;認知語境與單句語篇內(nèi)詞匯意義的理解[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羅靖;論語境對話語中詞匯理解的影響[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古麗夏·阿克巴爾;;大學民族班英語課堂中語碼轉換現(xiàn)象初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陸陽;;語用學視角下的習語翻譯淺論[J];考試周刊;2009年2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莊玉娟;十九世紀英語語言性別差異的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2 馬貞;《簡·愛》中對話翻譯的語用學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3 劉維;職場小說中語碼轉換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67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6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