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論視域下的漢英語義貶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茁;;英語人體成語的隱喻性[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趙艷芳,周紅;語義范疇與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J];鄭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艷;;略論詞義模糊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2 劉暉;簡析中阿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J];阿拉伯世界;2003年03期
3 鄧莉;隱喻對語義變化的闡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邱牧;古代漢語教學方法探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杜艷青;;《金瓶梅》稱謂語的語用特點及其文化內(nèi)涵[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6 楊松巖;關于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于黎明;挖掘文化積淀與接受新的文化信息[J];北方論叢;1998年06期
8 呂松琳;;從原型范疇理論看英語語義演變[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8期
9 許正琳;;英漢詞匯的聯(lián)想意義差異[J];才智;2011年02期
10 鄧春霞;;英語中的性別歧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阿不力米提·優(yōu)努斯;維吾爾象征詞及其文化含義[D];新疆大學;2003年
2 季琴;三國支謙譯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芮東莉;上古漢語單音節(jié)常用詞本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4 車淑婭;《韓非子》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賈影;中西認知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場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6 李艷紅;《漢書》單音節(jié)形容詞同義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7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郭穎;《諸病源候論》詞語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陳長書;《國語》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2 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04期
3 王吉輝;詞義的虛化及虛化的類別[J];語文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慧慧;;從原型理論看空間介詞above[J];青年文學家;2011年12期
2 董國華;李瑛;;淺議專有名詞普通化中的原型理論[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3 段鎢金;張金玲;張畔楓;;原型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世紀橋;2011年11期
4 繆辰;魏巍;;從原型理論分析英語動詞進行體的用法[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3期
5 張柏柯;;娜拉出走之新探[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唐智芳;;空間介詞Over的認知語義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7 馮靜;楊景萍;;淺談原型理論框架下的英語詞匯習得[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8 張丹;;論榮格原型批評理論[J];今日科苑;2011年12期
9 陳波;;論動詞運用的陌生化[J];名作欣賞;2011年20期
10 胡鴻;;原型理論視角下英語習語的解讀[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樹華;;原型與意義推斷-動詞break之原型與意義推斷實證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李云燕;;關于原型與形態(tài)共鳴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侯麗娟;;認知語義學中的原型理論及其外語教學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琳琳;李朝旭;;大學生愛的原型初探[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謝婷玉;;原型理論在英語學習型詞典釋義中的應用——以《牛津高階英語學習詞典》(第八版)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曉明;李朝旭;張文靜;;大學生榮辱觀的的原型分析(Ⅰ)[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研;李福印;;漢語情感詞范疇:一項實證及對比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陳林華;;原型在創(chuàng)建文化品牌與塑造品牌文化中的應用[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楊萬兵;趙燕;;PSC評分體系的原型理論闡釋[A];第二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章宜華;黃建華;;充分必要條件與原型理論[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曉琳;榮格、原型理論與中國[N];中華讀書報;2005年
2 劉鋒杰 莫先武;援“詩”入“學”的創(chuàng)造[N];中華讀書報;2004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江藍生;人民的語言學家永在[N];光明日報;2004年
4 程金城;打開俄羅斯文化的窗戶[N];社會科學報;2004年
5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論語言學著作[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默凡;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雪春;現(xiàn)代漢語等同范疇的語義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梁麗;基本層次范疇及其在英語教學研究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楊俊光;唱歌就問歌根事[D];蘇州大學;2007年
5 夏秀;原型理論與文學活動[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詹衛(wèi)東;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xiàn)代漢語短語結(jié)構(gòu)規(guī)則研究[D];北京大學;1999年
7 趙亮;空間詞匯系統(tǒng)的認知語義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8 俞詠梅;現(xiàn)代語言哲學視域中的漢語語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黃碧蓉;人體詞語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王小穹;疑問代詞語義范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笑君;從認知角度看英語移動動詞的意義[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2 唐樹華;原型與意義推斷——基于多義基本動詞BREAK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劉傳江;原型理論在詞義分析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5年
4 杜冰;范疇化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林懿;一般現(xiàn)在時的原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亞麗;翻譯等值的原型理論詮釋[D];西南大學;2007年
7 王春梅;英語短語動詞教學模式的認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趙澍;原型理論分析比較《霍比特人》和《西游記》[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9 陸禾禾;《小妖精集市》原型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10 米廣春;氧化還原反應原型學習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643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6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