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05 13:19

  本文關鍵詞: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08年

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

劉洋  

【摘要】: 語用學的建立和發(fā)展歷時不長,卻是語言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由于語用學的研究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語言,以及語言和它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它已經(jīng)超越了語言學的理論框架。語用學對語言進行動態(tài)的描述,并進行了更為實用的研究。語用學的興起吸引了國內(nèi)外眾多的語言學家,尤其是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更加備受關注,它在指導現(xiàn)實世界語言交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中,作者不僅研究了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的理論框架及基本內(nèi)容,而且著重在實踐層面上研究會話含義理論的實際應用。近年來,語言教學不再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始越來越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以及語言最終在真實環(huán)境中的應用。眾所周知,人類最初都是從”聽”開始接觸語言并學習語言。因此,在語言學習中,聽力成為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越來越受重視,并且成為了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課題。但是,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必需經(jīng)歷一個漫長而且持續(xù)的過程。多年來,課堂聽力理解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項非常輕松簡單的事情,聽錄音然后檢查答案。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教師嘗試各種辦法來幫助學生消除聽力理解中語言以及非語言的障礙,學生們也認真配合,全力以赴。但是,在聽力理解中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即使聽力材料非常簡單,涵蓋的詞匯量小,語法亦沒有難點,學生們依舊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的意義。有時,他們只能抓住聽力原文的字面意思。所以,在做此類聽力練習時,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誤,不能選出正確的答案。出現(xiàn)這類問題的原因在于,聽力課堂上,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法。教師和學生只注重語言的表層,例如語音,而忽略了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的發(fā)展,使學生缺乏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本文作者選擇英語聽力作為論文的主要研究課題,認為分析聽力理解中具有隱含意義的會話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對此類知識一無所知,他們很難能在聽力理解中得到正確答案。 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是語用學中重要內(nèi)容之一。該理論將研究焦點設置在超出字面意義的隱含意義。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處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及考量,人們總是傾向于違反合作原則從而生成了會話含義,例如,為了保全某人的面子,為了遵循禮貌原則,由于缺乏背景知識等等。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會話,理解交際者的真正意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引入此類相關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中,作者首先簡明地介紹和討論了會話含義理論的理論框架,主要內(nèi)容及作用,影響等等,然后采用示例法來研究該理論的應用。作者從違反合作原則的角度出發(fā),重點分析和討論那些產(chǎn)生會話含義的聽力會話材料,并統(tǒng)計出違反合作原則各項準則產(chǎn)生的會話含義在整個會話聽力材料中分別所占的比重。這些聽力原文選自兩本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使用的英語聽力教材(21世紀大學英語聽力教程和大學基礎英語聽力教程)。通過分析聽力教材中的會話材料發(fā)現(xiàn),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影響了學生的聽力理解。作者試著找出一些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提出幾點對教師,對學生都有益的建議,來幫助進一步完善英語聽力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本文僅是將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應用到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一次嘗試。在中國,應用理論指導方針來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或是將研究成果應用到英語聽力教學實踐當中,仍然具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時,本文寫作的另一個意義也在于檢驗并豐富了會話含義的理論研究,為會話含義理論研究的深化和細化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H030
【目錄】:

  • Synopsis5-9
  • Introduction9-12
  • Chapter On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12-29
  • 1.1 Gricea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12-23
  • 1.1.1 Natural Meaning and Non-natural Meaning12-15
  • 1.1.2 Defini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15-18
  • 1.1.3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18-20
  • 1.1.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20-22
  • 1.1.5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22-23
  • 1.2 Gricean Cooperative Principle23-29
  • 1.2.1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23-24
  • 1.2.2 The No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24-25
  • 1.2.3 The Influenc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25-26
  • 1.2.4 The Evalu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26-29
  • Chapter Tw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29-45
  • 2.1 Ways of Gener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29-38
  • 2.1.1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32-34
  • 2.1.2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lity34-35
  • 2.1.3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Relevance35
  • 2.1.4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Manner35-38
  • 2.2 Reasons of Gener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38-43
  • 2.2.1 Incapable of Cooperation38
  • 2.2.2 Unwilling to Cooperation38-39
  • 2.2.3 Unable to Cooperation39-40
  • 2.2.4 Unbending to Cooperation40-41
  • 2.2.5 Failure to Cooperation41-43
  • 2.3 Nature of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43-45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on the CI Analysis from Violation of45-50
  • 3.1 Objectives45-46
  • 3.2 Subjects46-47
  • 3.3 Method47
  • 3.4 Instruments47
  • 3.5 Data Collection47-48
  • 3.6 Data Analysis48-50
  • Chapter Four Result and Discussion50-63
  • 4.1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50-52
  • 4.1.1 More Information50-51
  • 4.1.2 Less Information51-52
  • 4.2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lity52-56
  • 4.3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Relevance56-58
  • 4.3.1 Partial Irrelevance56-58
  • 4.3.2 Complete Irrelevance58
  • 4.4 CI Generated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Manner58-61
  • 4.4.1 Obscurity58-59
  • 4.4.2 Ambiguity59-60
  • 4.4.3 Prolixity60
  • 4.4.4 Disorder60-61
  • 4.5 Summary61-63
  •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63-70
  • 5.1 Major Findings63-64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64-70
  • 5.2.1 Encouraging Learners to Think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65-66
  • 5.2.2 Enforc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66-67
  • 5.2.3 Providing Necessar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terpretation for Students67-69
  • 5.2.4 Improving Learner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of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69-70
  • Conclusion70-71
  • Bibliography71-75
  • 中文摘要75-77
  • Abstract77-80
  • Acknowledgements80-81
  • 導師及作者簡介81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丹;論合作原則在中英文訪談類節(jié)目會話中的應用[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婁芳;用合作原則分析《紅樓夢》中寶黛對話的會話含義[D];中南大學;2011年

    3 楊微;會話含義理論視角下的“寂寞句式”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程雨民;;格賴斯的“會話含義”與有關的討論[J];國外語言學;1983年01期

    2 蘇文妙;英語聽力理解障礙與教法分析[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莫莉莉;言語交際中違反合作原則現(xiàn)象芻議[J];外語教學;1999年03期

    4 錢冠連;語用學:統(tǒng)一連貫的理論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語用學》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3期

    5 熊學亮;含義分類標準評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2期

    6 洪崗;語用學研究的意義:相互作用中的意義──評《相互作用中的意義:語用學導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年02期

    7 陳融;格賴斯的會話含義學說[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8 李紹山;論格賴斯的非自然意義理論[J];現(xiàn)代外語;199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覃江華;;典籍英譯中語篇銜接手段的翻譯策略初探——以《論語》的六種英譯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2 劉利平;;詞頻效應和語境效應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3 曹軍;李明;;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朱家勝;預測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5 楊麗珍;;英語廣播新聞語篇的及物性特點分析——以一則廣播稿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6 張啟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夏娟;;翻譯實踐中語篇連貫的重構(gòu)[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魏月紅;會話含義的語用闡釋[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楊晶;劉景霞;林俐;;從隱喻的角度分析語篇的銜接與連貫[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位巧;;主位推進的語篇功能及其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肖;;語篇銜接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2 葛衛(wèi)紅;;漢英照應成分比較及對語篇翻譯的啟示[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三輯)[C];2008年

    3 康盛楠;;熱議流行語“給力”[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4 趙宏偉;;英語語調(diào)在語篇中的連貫構(gòu)建功能[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5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shù)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蔡有恒;;功能理論與語篇語體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肖傳芬;;從形式機制談語篇詞匯銜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彭菲;;學術(shù)論文提要的主位推進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蔣聯(lián)江;;基于RST的英語四級作文連貫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10 蘇建華;;從主位推進模式看語篇的銜接和連貫[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喜榮;英漢敘述語篇參與者標識手段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盧建平;基于拓撲學和統(tǒng)計學的無字庫漢字智能造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高蕓;從SDRT的視角探析漢語話語結(jié)構(gòu)的修辭格式[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的語法轉(zhuǎn)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靜;語篇動態(tài)性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宮國華;國際商務信函的語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3 龍曉花;英漢指稱照應對比研究及其翻譯策略[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4 趙才華;會話含義及其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黃姍姍;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jié)構(gòu)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于娜;政治演講中主位及主位推進模式分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衛(wèi)青;農(nóng)村高中英語詞匯習得語境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范姝;從主述位理論看漢語政治報告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陳文華;從標記主位視角看小說《雞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彭靜;語篇翻譯中的銜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雪鈺;;從合作原則探討網(wǎng)絡交際中的其他語用原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2 尹平平;;2010年網(wǎng)絡流行語的特征及發(fā)展趨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3 武艷超;;流行語“V的不是A,是B”微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4 林琳;;網(wǎng)絡流行語中“哥”的語用學釋義[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黃海波;;網(wǎng)絡流行語的產(chǎn)生和規(guī)范問題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曲彥斌;王焯;;網(wǎng)絡語言的模式、特征及發(fā)展趨勢——兼就《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有關部分談網(wǎng)絡語言生活的和諧問題[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楊昱華;;嘲弄式仿擬在網(wǎng)絡新句式“寂寞體”中的運用[J];大家;2010年19期

    8 陳建東;試論格賴斯的會話含義學說[J];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02期

    9 胡壯麟;;語用學[J];國外語言學;1980年03期

    10 程雨民;;格賴斯的“會話含義”與有關的討論[J];國外語言學;198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瑞珠;網(wǎng)絡流行語傳播的社會心理動因及社會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麗皓;語境的動態(tài)性和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3 楊柳;用合作原則和禮貌理論分析《傲慢與偏見》中的會話含義[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4 陳建鋒;現(xiàn)代漢語否定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存美;網(wǎng)絡流行語語情調(diào)查[D];武漢大學;2004年

    6 孫靖宇;沖突中的人物心理——霍桑在《紅字》中的人物刻畫技巧[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7 范艷波;英語廣告語言中合作原則的遵守與違反[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8 張美玲;用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分析20世紀90年代美國愛情電影中的情人會話含義[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周育萍;格氏會話含義理論在《簡·愛》會話語言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力;電影對白中違反合作原則現(xiàn)象的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貝貝;1995年俄譯本《紅樓夢》寶黛對話的會話含意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莫莉莉;動態(tài)語境與語言交際[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年02期

    2 莫莉莉;話輪與交際原則[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3 胡庚申;“會話含意”在國際交流言語行為中的控制和運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02期

    4 林紀誠;合作原則相對性論略[J];現(xiàn)代外語;1991年02期

    5 張亞非;;關聯(lián)原則及其話語解釋作用[J];現(xiàn)代外語;199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覃麗;李冀宏;;論合作原則的違反及其語用效果[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11期

    2 朱麗艷;;論合作原則的違反與會話含義的產(chǎn)生[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年09期

    3 何泉;;《喜福會》人物對白違反會話合作原則的會話含義[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1期

    4 張聰;;會話含義與聽力理解[J];內(nèi)江科技;2007年08期

    5 莫莉萍;;會話含義理論在英語聽力試題中的應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2期

    6 管向麗;范通英;;合作原則與英語會話幽默[J];天府新論;2006年S2期

    7 郝玲玉;高月琴;齊麗莉;;Violation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The 2008 Final Presidential Debate”[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8 董兵;;“美”的探討:《畫像》里斯蒂芬·迪達勒斯與院長的會話分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9 王曉曉;李欣;;合作原則的違反與會話含義[J];文教資料;2009年31期

    10 李麗;;談會話含義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巍;姜杰;;聽力理解中的合作[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2 戴連云;;幽默欣賞與合作原則[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3 賀君婷;;從語用學的角度談談幽默語篇[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4 劉雅倩;;試論聽力理解的三個階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姚文勇;;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批判——合作原則不必是原則(英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徐靜;;從語用的角度解析艾米莉悲劇命運的成因[A];貴州省外語學會2008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葉蔚萍;;語境化思維模式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文學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3年

    8 葉淑斌;;比較合作原則與關聯(lián)理論——語用推理模式的不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楊詠波;;聽力理解在語言方面的障礙及對策[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10 林慶揚;;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在商務英語函電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文學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黔西南州分校 龔童文;[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2 記者杜海濤;[N];人民日報;2003年

    3 記者 任麗梅;[N];中國改革報;2003年

    4 王東;[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5 記者誠至;[N];中國水運報;2003年

    6 記者蔡巖紅;[N];法制日報;2003年

    7 徐淳;[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7年

    8 首都師范大學英語系教授 林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江西省上高縣南港中學 陳小毛;[N];學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紅梅;[N];國際商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康洲;基于測試使用論證的聽力理解任務效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康立新;課堂環(huán)境下基于任務支持的語篇聽力理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梁琦秋;網(wǎng)絡語言模糊性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5 魏麗娟;簡·奧斯丁小說中人際關系的語言解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胡穎慧;英語聽力測試中受試行為的制約因素研究:測試方法特征和中國英語學習者考生個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胡穎慧;英語聽力測試中受試行為的制約因素研究:測試方法特征和中國英語學習者個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8 王志棟;語用要點識別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9 李佳;聽力水平差異化學生聽力三個階段表現(xiàn)下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10 張春星;對幽默翻譯中語境調(diào)整的語用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洋;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趙佳;會話含義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賈淑芹;會話含義理論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力;電影對白中違反合作原則現(xiàn)象的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5 王任環(huán);會話含義綜合模型在廣告語言分析中的應用[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6 王建容;語用學理論在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鐘紅;會話含義理論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D];西南大學;2006年

    8 宋文楊;會話幽默的語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周育萍;格氏會話含義理論在《簡·愛》會話語言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趙英科;英語幽默的語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2479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79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3d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