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分析與語義研究
[Abstract]:Discourse analysis has two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o closely combine the linguistic form study with its use context, and the other is the hypersentence organization as the typical object of study. Because of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not only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semantic research based on structuralism, but also widens the scope of semantic research and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many semantic problems. This greatl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language ont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use. Based on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work and achievement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semantic research.
【作者單位】: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語言與比較文化研究學院;
【分類號】:H03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Ellen F.Prince;徐赳赳;;話語分析:語言能力研究的一部分[J];當代語言學;1993年03期
2 白德銘;;論話題與話題框架的互動關系[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S1期
3 陳光;;話語分析中的語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宋振華;;關于語義的性質[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5 李葆春;;“話語”和“話語分析”——界定與分歧[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徐赳赳;話語分析二十年[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01期
7 范宏雅;近三十年話語分析研究述評[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8 朱翠玉;吳元珍;;也談《話語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9年01期
9 王寅;;語言學中“意義”的定義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1992年Z1期
10 陳麗江;;批評語言學之批評[J];外語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娟;;“語言形式”內涵辨析——附論高名凱先生的語言形式思想[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2 長召其;張志毅;;語文性辭書的語義學原則[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3 陳君均;;轉喻與話語分析的語用機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易美珍;;幽默的預設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侯敏;孫建軍;;面向漢英機器翻譯的句組研究[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2002年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王葆華;;構式語義的經驗基礎——兼談身體化的經驗對語言形式表達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7 王慧;;修辭學的重要概念:零度與偏離[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8 劉一玲;;簡縮手法和簡縮詞語[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9 馬林;;論意義的漸進過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10 關興麗;;試論金岳霖的語義學和語用學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毛浩然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立足漢語篇章 關注研究熱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天水市麥積區(qū)新陽中學 胡潤文;淺談篇章的過度學習[N];甘肅日報;2009年
3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一半處于消亡邊緣[N];浙江日報;2006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顧曰國;話語、權力與話語剖析[N];社會科學報;2008年
5 北京大學 陳汝東;話語學研究現狀與趨勢[N];社會科學報;2008年
6 顧曰國;話語研究縱橫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7 蕭家成;語言的記載和詮釋功能[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周建民;用和諧語言打造和諧廣告[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9 蘭卡才讓;淺析藏族諺語翻譯中的幾個問題[N];黃南報;2007年
10 張佳佳;警惕校園里面的“語言垃圾”[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詠梅;現代語言哲學視域中的漢語語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唐斌;《人民日報》中(1987-2007)農民工的話語再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趙英玲;漢語沖突話語語用修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杜世洪;脈辨[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莊;漢語基數詞語義和語用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6 于天昱;現代漢語反問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張玉芳;演講話語象征性互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代樹蘭;電視訪談話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李華;《左傳》修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趙燕珍;趙莊白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莉華;從話語過程的角度看口譯[D];四川大學;2003年
2 馬輝;分析話語標記語的能力對交替口譯的影響[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3 董素蓉;隱喻的語篇功能[D];山東大學;2005年
4 王e,
本文編號:24430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4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