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法導(dǎo)論》介紹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Grammar by Ronald W.Langacker,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2008, is "Cognitive Grammar" (Cognitive Grammar, C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G) is the latest summary and centralized presentation.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troduction,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various structures and frontier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chapters 1-3, an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ore idea of CG is that "Grammar is essentially a symbolic (symbolic)."
【作者單位】: 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建偉;;認知語言學及認知語法對提高語法能力的詮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3期
2 嚴玉培;;認知語言學與語法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王寅;認知語言學與語篇分析——Langacker的語篇分析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2期
4 劉振聰;;認知語法的新發(fā)展——Taylor《認知語法》介紹[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
5 藍純;認知語言學:背景與現(xiàn)狀[J];外語研究;2001年03期
6 王寅,李弘;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對句法成因的解釋[J];外語學刊;2003年01期
7 陳吉榮;;認知翻譯研究的可貴探索——評《跨越語言的識解:翻譯的認知語言學探索》[J];中國翻譯;2010年05期
8 萬蓉;;認知語法框架下“構(gòu)式”的識解[J];文學教育(下);2011年03期
9 溫夢;;從認知語言學角度試析“X比YW”結(jié)構(gòu)[J];語文知識;2011年02期
10 陳瑩;生成語法與認知語法之比較[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沈家煊;;轉(zhuǎn)指和轉(zhuǎn)喻[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晶 山西財經(jīng)大學;我所理解的認知語言學[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2 張繭;語言學家來湘論道[N];湖南日報;2007年
3 吳明華;認知語言學在中國[N];中華讀書報;2005年
4 李開 澳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部;語言學方法與方法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張青;基于漢字的漢語信息語法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趙世開;語言學研究在中國:回顧和展望[N];中華讀書報;2003年
7 儲澤祥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儲澤祥:追求理論方法創(chuàng)新是核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句法語文學科召開工作研討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9 唐雪凝 張金圈 曲阜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空間問題研究的新創(chuàng)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黃忠廉 焦鵬帥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翻譯科學研究所;四川大學外語學院;建構(gòu)翻譯地理學新學科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薇;名詞動用的認知修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劉宇紅;認知語言學視野中的指稱解讀:限定名詞詞組的外指與前指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3年
3 張磊;漢英視覺動詞語法化的認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蔡言勝;《世說新語》方位詞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5年
5 王松鶴;隱喻的多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魏在江;英漢語篇連貫認知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夏日光;省略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與翻譯教學[D];西南大學;2010年
8 龍丹;魏晉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駱傳偉;專名的涵義與指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劉道鋒;《史記》動詞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靖安典;從認知角度看韓禮德的語法隱喻[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廖立方;認知語言學與系統(tǒng)功能語法在語篇連貫分析中的互補性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3 江加宏;通感隱喻的認知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4 何俊平;譯者的心路歷程[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5 吳立莉;論認知取向的翻譯和翻譯教學[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王大成;現(xiàn)代漢語動詞重疊構(gòu)形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于燕萍;英漢顏色詞隱喻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杜玲莉;英漢語篇照應(yīng)詞的認知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9 呂芳;莊子《逍遙游》的博喻分析[D];蘇州大學;2006年
10 逯紅梅;篇章理解的認知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959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9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