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清俗語辭書的收詞特點——兼論辭書編纂中的“語詞分立”觀與“語詞兼收”觀
本文選題:明清俗語辭書 + 詞目; 參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摘要】:詞目是辭書中被解釋的對象,明清俗語辭書收錄詞目的特點一是"字"、"詞"、"語"兼收,二是"詞""語"為主,"詞"占重頭。從明清俗語辭書"語""詞"兼收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可以認為辭書編纂中"語""詞"兼收與"語詞分立"是可以并存的,明清俗語辭書的"語""詞"兼收現(xiàn)象不能簡單地判為不足。
[Abstract]: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 word " word " , the " word " , " the " language " , the second is the word " the word " is the main word , the word " occupies the heavy head .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俗語辭書及其所錄俗語詞研究》(批準號:09BYY048)
【分類號】:H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溫端政;論語詞分立[J];辭書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伍萍;蔣元猷;;詞典例證文化功能研究述評[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徐蓓;;“作秀”還是“做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3 徐海,羅思明;詞例研究的新進展[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溫朔彬;;創(chuàng)新思維在語典編寫中的運用[J];編輯之友;2010年06期
5 王春玲;;簡談方言詞典編纂的三個問題[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1年04期
6 陳叢梅;辨析異同 尋求等值——談雙語詞典的釋義問題[J];辭書研究;1997年05期
7 賀國偉;詞義分解與詞典括注[J];辭書研究;1998年02期
8 姚喜明;OALD第四版宏觀結(jié)構(gòu)分析[J];辭書研究;1999年03期
9 李爾鋼;“規(guī)范”問題[J];辭書研究;2000年01期
10 徐時儀,林源;兩部水滸詞典的比較[J];辭書研究;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2 梅俊杰;;論德范克主編的《ABC 漢英詞典》的實用性——兼與北外《漢英詞典》(修訂版)對比[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郭定泰;郭明惠;;論雙語詞典的例證[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羅思明;;詞典使用技能教學的認知研究[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徐海;;詞例對動詞句法轉(zhuǎn)換現(xiàn)象的處理[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6 匡倩;;詞語的表達色彩和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羅益民;;詞典內(nèi)外的釋義系統(tǒng)[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金忠;;對建構(gòu)漢俄科技術語詞典編纂理論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翔;;約翰生《英語詞典》詞目問題研究[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周海超;;英語詞典中的插圖[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麗瑋;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3 于屏方;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4 陳偉;學理反思與策略重構(gòu)[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5 楊梅;現(xiàn)代漢語合成詞構(gòu)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趙巍;譯學辭典的原型及評價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7 丁強;早期道教教職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倪永明;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詞匯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劉曉然;雙音短語的詞匯化[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徐蔚;男旦:性別反串[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曉旭;《常談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崢;《曾國藩全集·書信》謙敬婉詞研究與《謙詞敬詞婉詞詞典》修訂[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文林;犯罪隱語語匯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4 齊霄鵬;《漢語大詞典》收錄《論衡》詞語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5 陳麗萍;法律語匯中的兩棲詞語[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Wang Hui;[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1年
7 胡大柳;《現(xiàn)代漢語詞典》異形詞分析及處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解正明;《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括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黃群英;評價詞組釋義和句子釋義在生詞的理解和運用上的有效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10 劉鴻雁;《小爾雅》綜論[D];寧夏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溫端政,沈慧云;“龍蟲并雕”和“語”的研究——敬以此文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J];語文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小寶!院外語系;淺談《漢英詞典》修訂版的釋義[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2 張金梅;新時代·新語匯·新心理[J];陰山學刊;2002年06期
3 李漢威;新時期的新語匯[J];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4 張萬有;赤峰漢語方言詞匯——人品、稱謂、身體、服飾、飲食類[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5 張航;諺語的修辭特點[J];鄭州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胡佑章;成人普通話學習的特點及其策略[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7 劉偉民;公文寫作的共時性分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申向陽;九寨溝方言研究(詞匯語法部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9 崔鵬遠;淺論語文教學的多質(zhì)性特點[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年05期
10 盛新華;評《實用模糊語言學》[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世超;;東北官話的否定詞[A];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第二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密容;;網(wǎng)絡語言試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田傳茂;;摘譯新究[A];科技期刊辦刊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陸剛;;漢語連珠四字結(jié)構(gòu)與英語避虛就實的特點[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謝英;;法律文本中“的”字短語的特點及運用問題[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6 李曉琪;;《博雅漢語》編寫實踐與編寫原則[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7 楊雅璜;;淺談電視同傳的難點[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姚婷;;淺析網(wǎng)絡語言[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左燕青;;淺析商務口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10 顧月琴;;明清時期民間識字教材——雜字[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百科熱點詞匯:《新華新詞語詞典》[N];北京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jié)構(gòu)的詞匯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2 邵軍航;委婉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胡劍波;冒犯稱謂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翟燕;明清山東方言助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翁曉玲;基于元語言的對外漢語學習詞典釋義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朋建;網(wǎng)絡語言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薩仁胡雅嘎;《蒙古秘史》專有名詞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錢英嬌;當代合同語言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金金;漢語歇后語的認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進玉;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銳;《顏氏家訓》聯(lián)合式復合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王頊;《管子》復音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韋揚波;廣西宜州百姓話語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關天堯;新詞語中動、名詞性反義詞語聚合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10 胡炯梅;新疆民族雜居區(qū)的語言使用特點及其成因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334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3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