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洪堡特語言民族觀視角下中西方“死亡”委婉語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28 01:00

  本文關鍵詞: 洪堡特 語言民族觀 委婉語 出處:《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洪堡特的語言民族觀認為,語言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而民族精神和文化則深刻影響、甚至決定著語言的發(fā)展和走向。"死亡"委婉語,作為普遍存在于世界上各個民族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深刻受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影響。以中英委婉語語料庫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來源,利用統(tǒng)計分析法,可以從地理差異、宗教文化和死者身份三個方面體現(xiàn)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對語言的影響。
[Abstract]:Humboldt's view on language and nationality holds that language is an external express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while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nd even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 of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that exists widely in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 corpus as the source, we can make us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dead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on languag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基金】:吉林大學科學前沿與交叉學科創(chuàng)新項目“構建高校英語教師知識地圖”(421034141038)
【分類號】:H313;H1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紅;;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陳獻;;互知假設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1期

3 鄒華;;英漢思維模式差異與跨文化語言交際探論[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4 陳保亞;語言哲學的文本解釋與結構解釋——從虛擬語態(tài)看中西方哲學思維取向[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陳保亞;;寬式語形:漢詩意境形成的詩學根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王亞非;王媛;;漢語意合與英語形合的哲學思考[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7 王國華;;從邏輯圖像論到語言游戲說——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思想探討[J];北方論叢;2008年02期

8 羅祖文;;藝術符號對語言符號言說困境的超越——蘇珊·朗格的藝術符號美學解讀[J];北方論叢;2009年02期

9 申小龍;;語言的本質存在與印歐語言研究的古典傳統(tǒng)[J];北方論叢;2009年03期

10 潘涌;;積極語用:21世紀中國母語教育新觀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娟;;“語言形式”內涵辨析——附論高名凱先生的語言形式思想[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2 魏向清;;外向型漢英詞典編纂的文化傳播及其原則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3 郭中;;論語言符號任意性和理據(jù)性的對立統(tǒng)一[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家旭;;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的哲學基礎[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傳彪;;變通乃翻譯本體性特征[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李明;論英語習語中的語言世界圖景[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戴劍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導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吳琴;從象似性角度談茶詩英譯中“音”與“形”的傳遞[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安敬濤;“目的論”視角下的大學校訓翻譯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禚曉;《現(xiàn)漢》詞匯規(guī)范體系的建立與發(fā)展[D];魯東大學;2011年

7 王莎莎;小學語文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生活體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余慶;現(xiàn)象學教育學視域中的教學語言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白艷;俄、漢諺語中家庭價值觀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胡忱;郭沫若“女神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5450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5450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92f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