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論文中客觀事實與主觀態(tài)度的表達
本文關鍵詞:醫(yī)學論文中客觀事實與主觀態(tài)度的表達 出處:《中國科技翻譯》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醫(yī)學論文 客觀事實 主觀態(tài)度 表達
【摘要】:本文研究了醫(yī)學論文中客觀事實與主觀態(tài)度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發(fā)現(xiàn)客觀事實主要包括背景性事實、證據(jù)性事實和推斷性事實。而事實的呈現(xiàn)同時會傳遞作者的主觀態(tài)度,表明對所述事實的肯定程度,或對基于事實論斷的可能性大小的看法,目的是使話語更具客觀性。了解醫(yī)學論文中客觀事實與主觀態(tài)度的表達,對論文讀者和作者正確解讀和傳遞信息都非常重要。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e facts and subjective attitudes in medical papers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form, and finds that objective facts mainly include background facts. Evidentiary facts and inferential facts. The presentation of facts at the same time conveys the author's subjective attitude, indicating the degree of affirmation of the facts in question, or the degree of likelihood that the facts are based on the facts. Understanding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 facts and subjective attitudes in medical pap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aders and authors to correctly interpret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15
【正文快照】: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科技文章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文章中不能摻雜作者個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陳述必須客觀、準確。這既是科技文章的特征,也是對科技文章作者的基本要求。[1]所謂主觀意識,是指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和看法,包括贊成和反對,喜歡與不喜歡,表示抉擇等,也可包括作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英玲;英語科技語體中的模糊限制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瑋;;從新聞報道的特點看英語模糊限制語及其功能[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劉艷;;模糊限制語的研究對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魏曉芳;;新聞語篇中的模糊限制語[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陳大寶;動詞BE的用法與含義[J];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1995年03期
5 馮茵;周榕;;學術論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語的調查與分析——基于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與國外期刊論文的對比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2007年02期
6 吳臻;;閃避語在醫(yī)學英語語篇中的語用功能探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伍志輝;從課堂的英語語調到交際的英語語調[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8 周紅;錢紀芳;;模糊限制語——表達禮貌的語言策略[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02期
9 朱丹江;英語句子中否定詞不否定之淺議[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10 朱丹江;;英語句子中否定詞不否定之淺見[J];貴州商專學報;199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崔鳳娟;庭審語篇中模糊限制語的順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周惠巍;模糊限制信息檢測中融合方法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3 趙文超;中學科學教科書中的知識表征[D];廈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建林;基于語料庫的國際英語學習者書面語中使用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江媛;二語習得論文英語摘要中遁言使用對比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巨玉娟;表范圍的模糊限制語在英語新聞語篇中的語用分析[D];西北大學;2011年
4 張小亮;基于語料庫的上海世博會英語新聞報道中模糊限制語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5 肖璇;漢英《京華煙云》中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亞銀;論文學作品中的語用模糊及其翻譯[D];蘭州大學;2011年
7 岳強;俄英語否定意義表達法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娟;基于關聯(lián)論的外交模糊限制語的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蓮蓮;[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張婷;美國每日新聞發(fā)布會簡報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晉霞;;反事實“如果”句[J];語文研究;2010年01期
2 王天佑;;漢語取舍句的預設問題[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文士其;說“特”——常用字義源流簡析之五[J];咬文嚼字;1999年04期
4 周文凱;;“重于泰山”“輕于鴻毛”本義考[J];咬文嚼字;2009年12期
5 彭穎;;構式“還NP呢”的負面評價功能歸因[J];語文學刊;2011年12期
6 吳波;;淺談統(tǒng)計調查分析寫作的要點[J];統(tǒng)計與咨詢;2011年03期
7 楊承興;;維語虛擬式形式表對別意義芻議[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8 于康;;命題內成分與命題外成分——以漢語助動詞為例[J];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01期
9 馬明艷;;“要不是”句式的三維考察[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魯素霞;朱蕾;;現(xiàn)代漢語連詞“要不”兩個義項的分析[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魯素霞;;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梁銀峰;;《祖堂集》助動詞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3 游來林;;文情略論[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7年務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鐘明榮;謝雙園;;主觀性和“還NP呢”句式[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忠;劉英;劉敦榮;;性質語意邏輯[A];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劉正光;;指稱與句法[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7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萬禾;意愿范疇與漢語被動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方小燕;廣州話句末語氣助詞對句子表述性的作用[D];暨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娟;現(xiàn)代漢語“輕易”的句法語義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2 牛媛媛;漢語語態(tài)指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經晶;語氣副詞“未免”與“不免”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4 趙曉偉;“X是X”結構的多維考察[D];南昌大學;2007年
5 張秋杭;現(xiàn)代漢語“畢竟”類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徐曉菁;現(xiàn)代漢語可能情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范熙;副詞“也”的主觀性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汪瑩;認知語言學觀照下的漢語指示詞表達功能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9 齊燕;中文學術書評中的模糊限制語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10 封小雅;插入成分漢英對比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382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3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