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田漢戲劇譯著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及審美再現(xiàn)
本文關(guān)鍵詞:論田漢戲劇譯著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及審美再現(xiàn)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意象再造 戲劇翻譯 格式塔意象 審美再現(xiàn)
【摘要】:本論文以姜秋霞所提出的文學翻譯審美過程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為視角,以田漢戲劇譯著為例,對戲劇翻譯的審美再現(xiàn)進行初步的研究。 戲劇是最古老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小說、詩歌和散文構(gòu)成文學的四種基本體裁。戲劇是一種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shù)等藝術(shù)手段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綜合性舞臺藝術(shù)。戲劇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也是一門表演藝術(shù)。在體現(xiàn)小說、詩歌、論述等文體的特點的同時,更擁有自身獨特的語言形式,這就是臺詞,即過人物的語言來描述人物的性格、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主題的表現(xiàn)方式。戲劇的展現(xiàn)方式是舞臺,這就意味著其美學品質(zhì)在翻譯中的再現(xiàn)也是極為重要的?v然戲劇可以被視為文學作品進行閱讀,但其本質(zhì)又決定了戲劇是借助舞臺表演并且由觀眾欣賞的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形式。作為舞臺表演的藝術(shù),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戲劇翻譯便具有特殊性。戲劇劇本的雙重性(供舞臺表演和供讀者閱讀)使得戲劇翻譯不能簡單套用其他文體的翻譯標準。戲劇翻譯不僅涉及從源語到目的語的語言轉(zhuǎn)換,而且還涉及諸多語外因素。作為文學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如何進行戲劇翻譯,如何有效傳遞戲劇中的審美因素,使目的語讀者獲得與源語讀者相似的審美體驗,就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 論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論文結(jié)構(gòu)并提出研究問題。 第二章為文獻綜述。首先回顧了國內(nèi)外戲劇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從中揭示出無論是在國內(nèi)還是在國外,戲劇翻譯研究都是翻譯理論和實踐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著述。同時,有關(guān)戲劇翻譯的研究大都著重在于對戲劇文本的研究,其美學價值常常被忽略。其次,通過對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研究的回顧,進一步指出該理論普遍應(yīng)用于詩歌散文的翻譯研究中,而對戲劇這一領(lǐng)域的關(guān)注卻很少。 第三章提出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用于戲劇翻譯研究的設(shè)想。作者重點分析了戲劇的特性及構(gòu)成戲劇文本的基本要素。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戲劇語言具有文學作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換言之,戲劇不僅是一種文學藝術(shù),也是一種表演藝術(shù)。單純的語言對等不僅可能造成目標語讀者的理解障礙,也會喪失原文本身所蘊含的美學品質(zhì)。這就意味著戲劇翻譯不僅要實現(xiàn)語言層面的對等,其美學品質(zhì)也應(yīng)得到有效傳遞。其次,通過分析戲劇中所存在的兩種格式塔意象--即戲劇沖突和人物性格,進而指出戲劇翻譯過程即為格式塔意象再造過程。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用于戲劇翻譯的可能性。 第四章是論文的重點部分,作者重點分析了田漢戲劇譯著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及美感再現(xiàn)。姜秋霞指出,格式塔意象在文學作品翻譯中的作用主要有三點,第一,有效傳遞美感體驗,在準確表達意義的同時,把握原文美學要素,獲得對原文場景,人物,事件等性對獨立的整體所蘊含的情感,氣氛,語調(diào)等的審美體驗;第二,有助于譯文結(jié)構(gòu)的整體和諧;第三,決定了詞義的選擇。鑒于此,作者從意象的實現(xiàn)和美感再現(xiàn)兩個層面來分析田漢戲劇的美感再現(xiàn)。意象的實現(xiàn)主要涉及意象的完整性和意象的準確性,其中,對意象完整性的討論將從兩個方面展開,即戲劇中所存在的兩種主要種格式塔意象:戲劇沖突和人物性格。美感再現(xiàn)方面主要包括譯文的措辭和譯者的翻譯策略。譯文的實現(xiàn)過程及意象的再造過程是每個局部意義有機結(jié)合的結(jié)果,每個局部美感色彩的選擇取決于依附的整體。一個詞或一個短語可以有很多個意義,包含多種感情色彩,只有當它與特定的語境,特定的意象結(jié)合,才能體現(xiàn)最恰當?shù)淖饔谩?第五章是論文的結(jié)論部分。通過以上論述,研究最終得出結(jié)論: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對分析研究田漢戲劇譯著具有指導意義,文學翻譯過程也是格式塔意象再造過程,成功的翻譯取決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戲劇的審美再現(xiàn)其本質(zhì)上也是格式塔意象的語言再造,這一再造的過程是重現(xiàn)原文的美感,實現(xiàn)原文與譯文在審美層面的對等,使目的與讀者獲得和源語讀者相似的審美體驗。最后,作者指出研究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處,并對此領(lǐng)域的研究提出建設(shè)性的意見。
【關(guān)鍵詞】:意象再造 戲劇翻譯 格式塔意象 審美再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059;I046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8
- 1.1 Introduction to Tian Han and His Drama Translation12-13
- 1.2 Research Background13-15
-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5
- 1.4 Research Questions15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4
- 2.1 Studies of Drama Translation18-19
- 2.2 Studies of Tian Han’s Drama Translation19-20
- 2.3 Studies of Image Actualization20-22
- 2.4 Summary22-24
- Chapter Three Image-Gestalt Actualization and Drama Translation24-42
- 3.1 Image-Gestalt Actualization Theory24-32
- 3.1.1 Image in General Sense25-27
- 3.1.2 Image in Gestalt Sense27-28
- 3.1.3 The Gestalt Qualities28-31
- 3.1.4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Image-G31-32
- 3.2 Image-G in Drama Translation32-38
- 3.2.1 Drama and the Major Elements of Drama32-36
- 3.2.2 Image-G in Drama Translation36-38
- 3.3 Drama Translation as a Progression of Image-G Actualization38-41
- 3.3.1 Image-Gestalt Perception in Understanding Process39-40
- 3.3.2 Image-Gestalt Reconstruction in Translating Process40-41
- 3.4 Summary41-42
- Chapter Four Image-Gestalt Actualization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in Tian Han’s Drama Translation42-68
- 4.1 Aspects of the Image-G Actualization43-59
- 4.1.1 Integrity of Image43-53
- 4.1.2 Accuracy of Image53-59
- 4.2 Aspects of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59-66
- 4.2.1 Diction in Translation60-64
- 4.2.2 Translation Strategy64-66
- 4.3 Summary66-6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8-72
- 5.1 Major Findings68-70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70-72
- Bibliography72-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葉青;;唯美之終結(jié)——通過《莎樂美》對唯美主義的反思[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4期
2 龍仕文;郝麗娜;王志林;;散文翻譯中的情境再現(xiàn)探析——以《英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為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鄧春霞;文化意象的理解和翻譯——對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的初步研究[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楊恒;;《莎樂美》:一曲唯美主義的悲歌[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石發(fā)林;論文學翻譯中的形象轉(zhuǎn)換問題[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6 童瑩;顧飛榮;;翻譯研究的格式塔視角[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孟瑾,馮斗;意象與文學翻譯[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蔣勤國;員榮亮;;論《莎樂美》對中國現(xiàn)代話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J];三峽學刊(四川三峽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1期
9 呂靜;;論田漢戲劇的唯美主義追求與實踐理性品格[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10 潘衛(wèi)民;李巍;;格式塔理論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林;論田漢的戲劇譯介與藝術(shù)實踐[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邢彬;從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看許淵沖古詩英譯中美的傳遞[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明;從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看中國古詩英譯中模糊美的再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文娟;論《莎樂美》的唯美性[D];山東大學;2008年
4 馮娟;論田漢譯著的本土文化特色[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921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79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