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巫術與藝術之界限研究述評
本文關鍵詞:國外巫術與藝術之界限研究述評
【摘要】:巫術與藝術的界限問題在國外學術界引發(fā)了曠日持久的爭鳴。藝術考古學受到考古材料的制約,難以準確復原史前藝術發(fā)生的真實圖景。文化人類學家對藝術特質(zhì)的描述往往被對巫術特質(zhì)的描述所遮蔽,即使列維-斯特勞斯對二者的區(qū)分也有很多晦暗之處。藝術哲學則主張,原始儀式具有審美和巫術等多重功能,藝術是從混融的儀式中分離出來的。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暴露了人類認識論上的局限性,所以晚近的學者對此問題采取了規(guī)避或迂回的態(tài)度。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關鍵詞】: 巫術 藝術 界限 認識論
【分類號】:J0-05
【正文快照】: 一、藝術考古學:“薩滿教式苦思”與“總括性解釋的危險”史前藝術的考古發(fā)現(xiàn)引發(fā)了學術界曠日持久的爭論。人類學家對原始宗教的研究導致人們開始用巫術論去解釋史前藝術。認為史前藝術純粹是一種游戲行為和認為史前藝術中存在游戲因素是不同的兩種觀點。差異性和共性的存在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代明;;羌族民間藝術的認同及審美變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高蔚;;天地元聲:詩的原初生命形態(tài)[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謝健;馮建國;;李煜詞中的女性審美意象和藝術自敘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辛剛國;六朝文學批評視野中的情采關系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陳育德;;生態(tài)美學與“美的規(guī)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舒娜;;淺析舞蹈中眼兒“媚”藝術表現(xiàn)[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7 殷晶波;;對藝術特征的一種審美性詮釋——試談對莊子“言”“意”觀的認識及其對后世文學批評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劉玉葉;;從符號美學視角看漢魏六朝書法評論中的人格比興手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9 潘曉華;;從《愛》淺談文學語言模糊性的美學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王炳社;;形式思維與藝術創(chuàng)造[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美生;;姚鼐散文藝術論新解——“以詩為文”論桐城派[A];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羅春梅;;佤族傳統(tǒng)社會的社會控制[A];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珂;;論葉維廉的詩形觀及創(chuàng)作實踐[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顧穎;;論漢畫像樂舞圖的悲劇精神[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利民;;內(nèi)蒙古動漫產(chǎn)業(yè)的文化資源及發(fā)展取向[A];論草原文化(第七輯)[C];2010年
6 李樹榕;;藝術是“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嗎?——對藝術本質(zhì)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的思考[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7 李丕顯;;后實踐美學析疑[A];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C];2000年
8 鄭莉;;創(chuàng)造是音樂的生命,,音樂促進我們創(chuàng)造——簡論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李延超;;原生態(tài)民族舞蹈阿細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及其引發(fā)的思考[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10 田云飛;;“楚人尚赤”背后的楚藝術色彩觀[A];紀念中國流行色協(xié)會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國流行色協(xié)會學術年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隋曉荻;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與傳記中的事實與虛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4 趙陽;清代中期揚州學派文學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5 王峰;數(shù)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藝術及其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6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7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何圣倫;苗族審美意識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楊亭;土家族審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漆捷;意會知識及其表達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洵;蕭紅小說的感傷品格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張宇;清代吉祥紋樣在定制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蘇紅;論繪畫中的“兒童畫”情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芳;導向設計的多維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劉洋;民國前期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佳;詩為能言畫[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麗麗;社火臉譜藝術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呂娜;都市婚戀題材電視劇敘事策略與文化內(nèi)涵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范姝;材料的言說[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薛芳芳;秦漢服飾制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建儒,薩鑫;巫術的歷史作用及其終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王曉云;淺析宗教和巫術的差異[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年06期
3 朱兵;早期圖像的演變[J];東方藝術;2005年07期
4 朱兵;東西方神怪形象的發(fā)展[J];美與時代;2005年03期
5 王清亮;;巫術說與藝術起源關系研究[J];美與時代;2006年03期
6 龍紅;;論巫術對藝術生成的意義[J];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7 向軾;;近三十年我國巫術研究綜述[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高文濤;岳宗霞;;明代的巫術和巫師[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趙容俊;;漢魏晉時期的巫術特征考察[J];史林;2011年04期
10 趙容俊;;殷商巫術的研究概況[J];殷都學刊;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史燦方;;試論巫術語言的形式力[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清淮;;巫術·氣功·邪教[A];反對邪教 保障人權——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3 譚曉霞;;現(xiàn)代背景下的八寶鎮(zhèn)巫術現(xiàn)狀淺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4 韓希明;;關于民間巫術禁忌習俗中的悲情女性的思考[A];江蘇省性學會第六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李世武;巫術傳統(tǒng)視閾下的“藝術”概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王清淮;巫術迷信者的社會各群落分析(五)[N];大眾科技報;2005年
3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建偉;愚昧之錯:西方司法史上的獵巫行動[N];人民法院報;2012年
4 劉青硯 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巫術影響下的巖畫創(chuàng)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李伊忠;張家界的傳統(tǒng)巫醫(yī)[N];張家界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秋豐;論先秦時期的巫術與教育[D];吉林大學;2008年
2 呂亞虎;戰(zhàn)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黎明;宋代民間巫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4 張曉虎;周代宗教思想的演進[D];西北大學;2002年
5 方燕;巫文化視域下的宋代女性[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琴;中國古代的巫及巫術儀式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2 袁超;巫和巫術與中國早期國家形成關系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3 姜璐璐;中國人巫術原型及其典型心理安撫效應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4 白琳娜;巫術社會功能的人類學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5 王亞靜;中世紀巫術的社會功能解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江潔;巫術與早期的歐洲近代化[D];四川大學;2006年
7 孔利君;宋代的尚巫與禁巫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8 閆秀珍;對藝術起源于巫術說的批判[D];山東大學;2009年
9 邵念軒;論巫術活動在宋代社會生活中的體現(xiàn)[D];蘭州大學;2014年
10 李世武;中國工匠建房巫術源流考論[D];云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947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69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