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故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9-29 00:57
伍子胥作為歷史人物,曾是史學界研究對象之一:作為文學形象,也曾有論文涉及。但學界關(guān)于伍子胥故事的演變研究,今僅見按故事構(gòu)成的情節(jié)單元來行文,即把故事分解開來考察,但對故事的整體研究以及故事在各時代的發(fā)展情況,如何由歷史文本演變?yōu)槲膶W文本,歷史人物如何一步步被塑造成文學形象的,則未見詳盡的論述,至于伍子胥這一人物形象具有的美學意義及故事本身內(nèi)涵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未見涉及的文章。本文即擬以淺顯之筆來做這一補充。 本文首先按照記載有關(guān)伍子胥故事的文本形式把故事分為歷史文獻時期、歷史文獻向文學文本的過渡時期、文學文本時期三個時期,在各個時期又以時代為序,著重論述故事變化中流露的文本特點。戰(zhàn)國到西漢為歷史文獻時期,突出歷史文獻的特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為歷史文獻向文學文本的過渡時期,突出歷史到文學的過渡;隋唐到明清為文學文本時期,突出文學文本的特點。并對各時期故事的變化進行比較解釋,從而得出故事演變中具有指導意義的普遍規(guī)律。 在對故事源流探討基礎(chǔ)上,對文學形象伍子胥進行分析。依伍子胥的人生經(jīng)歷,其形象可概括為前期孝子復仇形象、后期忠臣悲劇形象,分別總結(jié)人物前后期鮮活的形象及其復雜豐...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歷史文獻時期
(一) 戰(zhàn)國初期歷史散文《左傳》《國語》中伍子胥事跡的原始記載
(二) 戰(zhàn)國后期伍子胥故事的流傳整理加工
1 戰(zhàn)國時人的評價
2 諸子文章中伍子胥故事的傳承整理
3 《韓非子》《呂氏春秋》對伍子胥故事的加工
(三) 西漢時《史記》中伍子胥故事的清晰獨立與文學加工
二、 歷史文獻向文學文本的過渡時期
(四) 東漢雜史《越絕書》和《吳越春秋》中伍子胥故事的基本定型
1 《越絕書》對伍子胥故事的進一步渲染
2 《吳越春秋》中伍子胥故事的基本定型
(五) 魏晉南北朝時期伍子胥故事從民間汲取營養(yǎng)
三、 文學文本時期
(六) 伍子胥故事的民間文本--唐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和宋元講史話本《吳越春秋連象平話》
1 唐代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
2 宋元講史話本《吳越春秋連象平話》
(七) 伍子胥故事文學化的另一載體--元明戲曲
(八) 伍子胥故事的總結(jié)--明清小說《東周列國志》
四、 余論--伍子胥形象的簡要分析
(一) 伍子胥形象及其美學意義
1 前期孝子復仇形象
2 后期忠臣悲劇形象
(二) 伍子胥形象根源解讀
1 前期孝子復仇形象解析
2 后期忠臣悲劇形象解析
3 伍子胥形象的客觀解析
注釋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3848967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歷史文獻時期
(一) 戰(zhàn)國初期歷史散文《左傳》《國語》中伍子胥事跡的原始記載
(二) 戰(zhàn)國后期伍子胥故事的流傳整理加工
1 戰(zhàn)國時人的評價
2 諸子文章中伍子胥故事的傳承整理
3 《韓非子》《呂氏春秋》對伍子胥故事的加工
(三) 西漢時《史記》中伍子胥故事的清晰獨立與文學加工
二、 歷史文獻向文學文本的過渡時期
(四) 東漢雜史《越絕書》和《吳越春秋》中伍子胥故事的基本定型
1 《越絕書》對伍子胥故事的進一步渲染
2 《吳越春秋》中伍子胥故事的基本定型
(五) 魏晉南北朝時期伍子胥故事從民間汲取營養(yǎng)
三、 文學文本時期
(六) 伍子胥故事的民間文本--唐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和宋元講史話本《吳越春秋連象平話》
1 唐代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
2 宋元講史話本《吳越春秋連象平話》
(七) 伍子胥故事文學化的另一載體--元明戲曲
(八) 伍子胥故事的總結(jié)--明清小說《東周列國志》
四、 余論--伍子胥形象的簡要分析
(一) 伍子胥形象及其美學意義
1 前期孝子復仇形象
2 后期忠臣悲劇形象
(二) 伍子胥形象根源解讀
1 前期孝子復仇形象解析
2 后期忠臣悲劇形象解析
3 伍子胥形象的客觀解析
注釋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38489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84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