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旅游考論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13:26
本文從魏源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和個人經(jīng)歷入手,分析其出游的現(xiàn)實原因,詳述其一生游歷經(jīng)過。魏源出生于有著尊師重儒家風的地主家庭,自小飽讀儒家經(jīng)典,而湖湘文化中求實尚踐風氣的耳濡目染,乃至江浙文化的躬身親踐,奠定了魏源的思想根基,使他畢生以經(jīng)世致用為己任,以匡時救弊為目的。同時,晚清“經(jīng)世致用”之風日盛,一批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相率沖破繁瑣考據(jù)的桎梏,邁開雙腳,走出書齋,到社會中去考察實踐,以探求富國強民之法,魏源則是他們中較為典型的代表。他選擇游歷這條道路,從早期的游學京師到中期的游幕江南,最后到晚期的游宦?lián)P州,魏源正是在旅游中關注現(xiàn)實,著述不休,實現(xiàn)了他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的有為,本文將魏源定為“親至”、“致用”游風的創(chuàng)導者。出游并非一步到位,魏源的每一次出游又都有著現(xiàn)實的原因在背后推動著,首先是魏源嗜奇好游的個性驅使他不遺余力地登山臨水,尋幽探勝;而后求學訪友之需要,也使得他數(shù)次出外遠游,以考察社會、了解民情為目的;中晚年的長期游歷江南,則是因為魏源懷抱經(jīng)世致用之心,為實現(xiàn)治水、漕糧、鹽政、兵事等經(jīng)世目的而展開了長期的游歷活動;最后是為了著述立說之需要,使他南北奔走,不能定居一地。考察魏...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章 魏源旅游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jīng)歷
第一節(jié) 魏源旅游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魏源的個人經(jīng)歷
第二章 魏源出游的現(xiàn)實原因
第一節(jié) 嗜奇好游的個性展現(xiàn)
第二節(jié) 求學應試、尋師訪友
第三節(jié) 經(jīng)邦濟世的游幕生涯
第四節(jié) 學術考察、著述立說
第三章 魏源生平的游歷經(jīng)過
第一節(jié) 青少年時期(1794 年—1814 年)
第二節(jié) 京師求學時期(1814 年—1825 年)
第三節(jié) 江南就幕時期(1825 年—1843 年)
第四節(jié) 揚州移官時期(1843 年—1853 年)
第五節(jié) 杭州事佛時期(1853 年—1857 年)
第四章 魏源旅游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旅游類型
第二節(jié) 旅游觀念
第三節(jié) “比德游”與“逍遙游”的珠聯(lián)璧合
第五章 魏源旅游對自身的影響
第一節(jié) 魏源與山水詩
第二節(jié) 魏源與輿地學
第三節(jié) 魏源與《海國圖志》
第六章 魏源旅游對后世的意義
第一節(jié) 開晚清學術之新風
第二節(jié) 啟海外紀游之先聲
第三節(jié) 蘊當代旅游之理念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魏源“經(jīng)世致用”思想形成原因初探[J]. 袁仁洪,姚蘭圖.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7(05)
[2]魏源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主要成因[J]. 蔣先寒.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7(04)
[3]略論魏源的游學思想[J]. 劉平,陳丹.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4]魏源詩歌中的山谷形象解析[J]. 林彬暉. 船山學刊. 2005(04)
[5]簡論魏源論著中的愛國主義思想[J]. 王瑋. 北京社會科學. 2004(03)
[6]晚清山水詩四題[J]. 趙維平. 中州學刊. 2004(03)
[7]魏源游山詩論略[J]. 王英志.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4(01)
[8]江蘇地方志理事單位(排名不分先后)[J]. 江蘇地方志. 2004(01)
[9]魏源山水組詩探微[J]. 林彬暉. 求索. 2004(01)
[10]經(jīng)世致用 變法圖強——論19世紀中葉啟蒙思想家魏源[J]. 郭瑞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碩士論文
[1]魏源美學思想初探[D]. 陳旭東.北京語言大學 2005
[2]起視萬花開,一花一天地[D]. 鄭紅群.安徽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63551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章 魏源旅游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jīng)歷
第一節(jié) 魏源旅游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魏源的個人經(jīng)歷
第二章 魏源出游的現(xiàn)實原因
第一節(jié) 嗜奇好游的個性展現(xiàn)
第二節(jié) 求學應試、尋師訪友
第三節(jié) 經(jīng)邦濟世的游幕生涯
第四節(jié) 學術考察、著述立說
第三章 魏源生平的游歷經(jīng)過
第一節(jié) 青少年時期(1794 年—1814 年)
第二節(jié) 京師求學時期(1814 年—1825 年)
第三節(jié) 江南就幕時期(1825 年—1843 年)
第四節(jié) 揚州移官時期(1843 年—1853 年)
第五節(jié) 杭州事佛時期(1853 年—1857 年)
第四章 魏源旅游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旅游類型
第二節(jié) 旅游觀念
第三節(jié) “比德游”與“逍遙游”的珠聯(lián)璧合
第五章 魏源旅游對自身的影響
第一節(jié) 魏源與山水詩
第二節(jié) 魏源與輿地學
第三節(jié) 魏源與《海國圖志》
第六章 魏源旅游對后世的意義
第一節(jié) 開晚清學術之新風
第二節(jié) 啟海外紀游之先聲
第三節(jié) 蘊當代旅游之理念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魏源“經(jīng)世致用”思想形成原因初探[J]. 袁仁洪,姚蘭圖.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7(05)
[2]魏源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主要成因[J]. 蔣先寒.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7(04)
[3]略論魏源的游學思想[J]. 劉平,陳丹.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4]魏源詩歌中的山谷形象解析[J]. 林彬暉. 船山學刊. 2005(04)
[5]簡論魏源論著中的愛國主義思想[J]. 王瑋. 北京社會科學. 2004(03)
[6]晚清山水詩四題[J]. 趙維平. 中州學刊. 2004(03)
[7]魏源游山詩論略[J]. 王英志.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4(01)
[8]江蘇地方志理事單位(排名不分先后)[J]. 江蘇地方志. 2004(01)
[9]魏源山水組詩探微[J]. 林彬暉. 求索. 2004(01)
[10]經(jīng)世致用 變法圖強——論19世紀中葉啟蒙思想家魏源[J]. 郭瑞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碩士論文
[1]魏源美學思想初探[D]. 陳旭東.北京語言大學 2005
[2]起視萬花開,一花一天地[D]. 鄭紅群.安徽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635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163551.html